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三部六病薪传录  经方的继承与创新
三部六病薪传录  经方的继承与创新

三部六病薪传录 经方的继承与创新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文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166895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集百位医家研习“三部六病”心得而成,主要从三部六病理论探索、临床应用、方药、歌诀等方面对“三部六病”学术体系进行梳理和总结,体现各家对经方继承与创新,是中医学术薪传之路又一力作。本书作为三部六病研究人员的工具书,亦可为经方爱好者和中医临床工作者以及中医学子们开阔视野,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三部六病学术的参考书。
《三部六病薪传录 经方的继承与创新》目录

理论探讨篇 2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探讨 2

古天文历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辨框架&(马文辉) 2

先后天的演变——历法中先后天的意义&(马文辉) 13

五行源于古天文历法&(马文辉) 14

三阴三阳研究之我见&(马文辉) 15

三阴三阳的时、位、性&(马文辉) 25

一分为三与三阴三阳&(苏庆民) 27

试论“一分为三”和“三阳三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马文辉) 33

少阴也主枢&(马文辉) 37

对“天人合一”的思考&(马文辉) 38

因时之序与因天之序&(马文辉) 48

“道”的感悟&(马文辉) 49

中医的思维是什么&(马文辉) 56

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再认识&(苏庆民) 58

第二章 《伤寒论》理论探讨 67

第一节 哲学、方法论 67

刘绍武评讲《伤寒论》&(马文辉) 67

经络体系和方药体系不可混淆&(马文辉) 69

张仲景医学思想的认识论分析&(刘剑波 韩振国 贾万国) 71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哲学渊源&(马文辉) 73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是《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马文辉) 78

《素问·热论》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时位比较&(马文辉) 81

《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三部六位体用观&(马文辉) 82

第二节 辨证论治方法探讨 87

《伤寒论》中“证”的含义及其特性&(马文辉) 87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程序&(马文辉) 90

知病必先知证&(马文辉) 92

《伤寒论》中“越部证”辨析&(马文辉) 94

第三节 理论体系初探 95

论《伤寒论》之辨证是“六病”而非“六经”&(于殿生) 95

《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马文辉) 99

《伤寒论》病证系统观剖析&(任添华 等) 102

试论《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及“三部”定位&(马文辉) 105

《伤寒论》的三部定位&(马文辉) 112

《伤寒论》之三部定位观&(李晓文) 114

《伤寒论》的三部六证九治法&(马文辉) 115

《伤寒论》对疾病的分类方法&(马文辉) 117

《伤寒论》的两种体质和两种和法&(马文辉) 118

据体质辨邪气是《伤寒论》的证治精神&(李国栋) 119

第四节 理论体系再探 123

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 123

再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 126

再论《伤寒论》是经典广义的外感病学&(臧锦 臧东来) 130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马文辉) 133

《伤寒论》六病、六时、六证之辨&(马文辉) 138

浅析《伤寒论》与六病时位辨证&(李国栋 李芳铭) 141

第五节 概念辨析 146

为《伤寒论》内涵正名&(鲍艳举 花宝金 苏庆民) 146

浅议伤寒与温病&(鲍艳举 花宝金 苏庆民) 150

《伤寒论》中的几个概念讨论&(马文辉) 152

论《伤寒论》中之误治与否当看结果&(胡连玺 高志刚) 160

杂与卒&(马文辉) 162

病证的概念&(刘惠生) 163

证态概念体系&(李月彩 李同宪) 168

对《伤寒论》第29条之讨论&(刘绍武 讲述/胡连玺 整理) 172

《伤寒论》第7条“发于阳”和“发于阴”涵义辨析&(马文辉) 174

《伤寒论》阳明“潮热”辨析&(马文辉) 176

张仲景的阴阳自和观&(贾万国) 178

《伤寒论》中“合病”“并病”概念的讨论&(金薇) 182

小议《伤寒论》第34、163条应互为错简&(王勇 岳卫东) 183

第三章 三部六病学说理论探讨 185

第一节 三部六病学说概述 185

三部分表里,六病辨阴阳&(郭维峰) 185

三部六病概论&(郭维峰) 188

“三部六病”学说整体辨证论治概要&(马文辉 白玉金) 190

浅谈三部六病学说&(马文辉) 194

“三部六病”——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说&(赵卫星) 197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医现代化范式&(马文辉) 200

论三部六病医学的方法论基础&(苏庆民) 202

三部六病学说“证”的规范&(刘剑波) 209

建立三部六病的临床医学规范&(刘东红) 214

“三部六病”学说特色初探&(郭石宏) 219

浅谈整体三部六病的中医思维模式&(毛艺 李菊梅 张雪琴) 222

从三部六病学说看中医之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李建妮) 224

三部六病对《伤寒论》的贡献&(胡连玺) 227

论“三部六病学说”对中医科学的探索&(徐黎明 等) 231

浅谈“三部六病”说的科学性&(宿明良) 237

“三部六病”学说是仲景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宿明良) 240

三部六病学说中折射出的三阴三阳辨证论治思想&(魏军良 马文辉) 245

三部六病杂谈&(郭秀平) 248

试述“三部六病”的“天人合一”思想&(毛艺) 251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原则的初认识&(刘迎迎) 253

第二节 三部六病理法方药 255

“三部六病”的三大疗法&(马文辉) 255

“三部六病”十二药证略论&(马文辉) 256

三部六病全息方&(赵卫星) 259

中医协调疗法探讨&(郭维峰) 266

解读协调疗法&(宿明良) 268

富有生机的协调疗法&(马文辉) 272

协调疗法的特色与价值&(单联喆) 277

协调疗法的医学意义&(李伟) 280

协调疗法对亚健康态的分类和调治&(马文辉) 283

三部六病法用于亚健康人群的临床体会&(石西康) 289

桂枝协调方的应用&(康守义) 292

和谐治世,协调救人&(张青) 296

第三节 脉象 297

脉象在辨证中的意义&(马文辉) 297

四脉定治秘要&(郭维峰 郭凌) 307

解读“四脉定证”&(宿明良) 312

上鱼际脉与脑血流图关系的观察&(郭维峰 等) 315

中医脉象诊疗仪的研究与思考&(徐黎明 等) 318

全自动脉象诊疗仪医理设计的理论基础&(宿明良) 318

中医脉象诊疗仪研制中的关键点&(宿明良 宿严) 322

中医全自动脉象诊疗仪的脉理分析与设计构思&(徐黎明 等) 325

中医四脉脉诊测量仪&(张广福 庄香九) 327

中医全自动脉象诊疗仪临床诊疗分析&(徐黎明 等) 329

中医脉象图计算和生命运动探索&(柯学尧 欧阳华甫 宿明良) 329

SM-IA中医四脉脉诊仪脉象诊断准确性的评价&(胡镜清 等) 331

临证实战篇 338

第四章 经方与临证 338

著名老中医刘绍武论泄泻治法&(胡连玺) 338

太阳病治法&(胡连玺) 340

当归四逆汤临证新用&(郭石宏 侯国华) 343

难症常方桂枝汤&(贾万国 陈希) 346

桂枝汤证发病机制浅析&(李国栋) 349

谈谈桂枝汤证和桂枝汤方&(康守义) 351

大承气汤的使用体会&(闫云科) 355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头痛之经验&(王志润) 364

小柴胡汤临证广用&(杜惠芳) 366

异病同治小柴胡&(杜惠芳) 369

柴胡汤的剂量及煮服法&(贾万国 张艳) 372

柴胡剂类方的临床应用&(马文辉) 375

大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武德卿 闫春兰) 390

论坛病案&(马文辉) 392

仲景论治黄疸诸法临床应用体会&(郭秀平) 395

“三部六病”方显微两首&(郭石宏) 397

三部六病辨治水肿新法&(牛春兰 马文辉) 398

《伤寒论》治下利八法探析&(郭石宏 牛春兰) 401

经方临床应用实录&(曹清林) 404

浅谈猪苓汤&(岳维东) 407

急性泄泻的中医论治&(李晓文) 408

马文辉老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三则&(刘敬虾) 411

马文辉老师治疗咳嗽经验&(乔冠卿) 414

第五章 三部六病方药与临证 419

刘绍武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胡连玺 郑志义) 419

调胃汤的临床应用&(郭维峰 凌友仪) 422

理血逐瘀汤对痛经的诊治&(彭丽娜 宿明良 杨燕贤) 426

刘绍武调心汤应用论述&(刘剑波) 428

浅谈调心汤治疗冠心病&(杜惠芳) 432

调心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周永双 等) 433

“调心汤”的临床应用&(赵卫星) 434

调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杨启民) 442

调心汤治疗胆心综合征&(蒋心善 孔东雨) 444

浅述调心汤的临床应用&(郝晓娟) 445

调心补阳汤的临床功用&(宿明良) 447

调心调神汤的临床应用&(闫云科) 457

脑栓通汤治疗急性脑梗死136例疗效分析&(徐黎明 等) 467

调神汤的临床应用&(臧东来) 469

刘绍武调神汤治疗神经衰弱论述&(刘剑波) 472

理消汤治疗糖尿病&(刘惠生) 476

血糖平对实验性糖尿病鼠血糖的影响&(郝一彬 等) 481

三部六病学说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马文辉) 484

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观察&(丁永斌) 489

攻坚汤应用举隅&(班旭升) 493

攻坚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班旭升) 495

攻坚汤的临床运用&(武德卿) 497

小柴胡汤合并攻坚汤治疗乳腺增生185例探讨&(韩振国 闫卫军) 499

乳腺癌妙方&(刘绍武 刘惠生) 501

肿瘤的论治思路&(马文辉) 502

调肾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杨启民) 505

调肾汤治疗水肿的临床体会&(石西康) 506

肌复灵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刘惠生 梁粉莲 刘剑波) 509

决渎汤治疗肾性水肿应用体会&(牛春兰 马文辉) 511

决渎汤临床应用心得及思考&(姚博 宋纪育) 514

消斑解毒汤治疗狼疮性肾病23例疗效观察&(乔曦 吕建华) 517

刘绍武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岳天明 张香梅) 520

理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4例体会&(王永信) 521

《三部六病》方治银屑病&(石西康) 522

“三部六病”方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刘绍武 案/马文辉 等 整理) 523

第六章 实践与体会 525

协调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郭秀平) 525

三部六病结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朱海平) 528

三部六病协调疗法治疗风湿病&(徐建东 柴英杰) 533

临床运用“三部六病”方论体会&(石西康) 535

三部六病临床应用之感悟&(赵迎庆) 538

《三部六病》学说在临床应用中的几点体会&(丁永斌) 541

“三部六病”学说学用体会&(宋玉山) 543

验案四则&(房林生 述 王进 执笔) 545

应用“三部六病”法则诊治疾病临床体会&(房林生 王进) 549

应用“三部六病”法则诊治临床体会&(陈银生) 554

三部六病有感&(任小明) 555

初学三部六病心得&(王孝良) 557

临证要心有定见、有方有守&(郭博信) 559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学习心得&(梁常兵) 560

学习三部六病历程回顾&(梁常兵) 563

三部六病——从相识到相知&(郝晓娟) 565

学习三部六病心得&(曹清林) 567

附录A 三部六病口诀与歌诀 569

三部六病歌诀&(刘惠生) 569

三部六病口诀&(梁嘉骅) 570

三部六病病理三字诀&(黄力) 571

整体病协调方歌&(黄力) 571

附录B 三部六病弟子未收录论文 572

附录C 三部六病弟子专著 5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