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外科疾病临证药对
外科疾病临证药对

外科疾病临证药对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幸来主编;周举,周绩,郑安庆副主编;王超,王柏祖,王新建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170526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别介绍了痈、疔及急性表浅软组织感染、甲状腺炎,颈部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病、胆道蛔虫病、肠梗阻、阑尾炎、疝、压疮,肛肠疾病,丹毒、糖尿病足、毒蛇咬伤等常见外科疾病的药对治疗。每组药对,从药物组成、药对来源、配伍效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用剂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详细地阐述。临床特点突出,融科学性与实用性与一体,可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学生、研究生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使用。
上一篇:中国牛蒡研究下一篇:显微形态学
《外科疾病临证药对》目录

第1章 药对配伍的临床意义与基本规律 1

第一节 药对的历史渊源 1

第二节 运用药对的临床意义 2

第三节 药对配伍的基本规律 4

一、协同为用,增强疗效 4

二、药物相互作用而减轻毒性反应 12

三、伍用剂量不同,所治病证有变 13

第2章 软组织感染 15

第一节 软组织感染的病因与病机 15

一、疗疮 15

二、痈(急性软组织感染) 20

三、急性乳腺炎 23

第二节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类药对 25

一、浮萍 紫草 25

二、荆芥 防风 26

三、黄芩 黄连 28

四、黄连 黄柏 30

五、紫花地丁 蒲公英 32

六、金银花 连翘 34

七、板蓝根 玄参 36

八、土茯苓 蚤休 37

九、金银花 赤芍 39

十、白薇 蒺藜 41

十一、水牛角 地黄 42

十二、石膏 地黄 43

十三、麦冬 黄连 45

十四、人参 石膏 47

十五、牛蒡子连翘 49

十六、竹叶 石膏 51

十七、荷梗 竹叶 53

十八、芦根 知母 54

第三节 祛风除湿、消导泻下类药对 56

一、木瓜 牛膝 56

二、大黄 荆芥穗 57

三、大黄 甘草 59

四、大黄 芒硝 61

五、鸡内金 麦芽 63

六、神曲 鸡内金 65

第四节 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67

一、柴胡 黄芩 67

二、柴胡 白芍 69

三、陈皮 神曲 70

四、川楝子 泽兰 72

五、川楝子 郁金 73

六、延胡索 川楝子 74

第五节 化湿利水、安神息风、开窍化痰类药对 76

一、赤小豆 茯苓 76

二、半夏 夏枯草 78

三、丹参 黄连 79

四、槐花 黄芩 81

五、全蝎 蜈蚣 82

第六节 理血类药对 84

一、赤芍 丝瓜络 84

二、穿山甲王不留行 86

三、丹参 茜草 87

四、丹参 王不留行 89

五、丹参 紫草 90

六、苏木 刘寄奴 92

七、乳香 没药 93

八、益母草 香附 95

九、白及 大黄 96

十、熟地黄 麻黄 98

第3章 甲状腺疾病 100

第一节 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的病因与病机 100

一、甲状腺炎 100

二、甲状腺肿大 101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102

一、黄芩 黄连 102

二、黄芩半夏 103

三、黄连 黄柏 104

四、紫花地丁 蒲公英 105

五、金银花 连翘 105

六、牛蒡子 连翘 105

七、甘草 蒲公英 106

八、金银花 赤芍 108

第三节 消导泻下、和解理气类药对 108

一、大黄 甘草 108

二、海藻 昆布 108

第四节 安神、息风类药对 110

一、半夏 夏枯草 110

二、牡蛎 夏枯草 111

第五节 软坚散结类药对 112

一、玄参 牡蛎 112

二、浙贝母 夏枯草 114

三、海浮石 瓦楞子 115

第4章 颈部淋巴结结核 117

第一节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因与病机 117

一、病因 117

二、病机 118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120

一、板蓝根 玄参 120

二、地黄 熟地黄 120

三、青蒿 鳖甲 122

四、鳖甲 知母 124

五、玄参 川贝母 126

六、地黄 石斛 127

第三节 祛风除湿、消导泻下类药对 128

一、川乌 草乌 128

二、白术 鸡内金 130

三、半夏 神曲 132

四、炒枳壳 焦神曲 133

第四节 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135

一、海藻 昆布 135

二、桔梗 枳壳 135

第五节 安神、息风、开窍类药对 137

一、半夏 夏枯草 137

二、牡蛎 夏枯草 137

三、全蝎 蜈蚣 137

第六节 理血、补益类药对 138

一、白及 大黄 138

二、天冬 麦冬 138

三、玄参 麦冬 140

四、北沙参 麦冬 141

五、北沙参 党参 142

第七节 化痰、固涩、散结类药对 144

一、熟地黄 麻黄 144

二、玄参 牡蛎 144

三、浙贝母 夏枯草 145

四、海浮石 瓦楞子 146

第5章 乳腺增生病 147

第一节 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与病机 147

一、病因 147

二、病机 148

第二节 清热解毒、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149

一、牡丹皮 赤芍 149

二、柴胡 白芍 150

三、柴胡 茯苓 151

四、柴胡 枳壳 153

五、陈皮 枳实 154

六、川楝子 郁金 156

七、延胡索 川楝子 156

第三节 安神、息风、开窍、理血类药对 157

一、半夏 夏枯草 157

二、赤芍 丝瓜络 157

三、穿山甲 王不留行 158

四、大黄 土鳖虫 158

五、丹参 三七 160

六、丹参 王不留行 161

七、当归 赤芍 162

八、当归 川芎 163

九、桂枝 牡丹皮 165

十、三棱 莪术 167

十一、桃仁 红花 168

第四节 止咳化痰、散结固涩类药对 169

一、半夏 陈皮 169

二、玄参 牡蛎 171

三、浙贝母 夏枯草 172

四、海浮石 瓦楞子 172

第6章 胆道蛔虫病 174

第一节 胆道蛔虫病的病因与病机 174

一、病因 174

二、病机 175

第二节 清热、解毒、止呕类药对 175

一、焦栀子 竹茹 175

二、蒲公英败酱草 177

三、乌梅 黄连 178

四、半夏 黄连 180

五、地黄 白芍 182

第三节 消导泻下类药对 183

一、炒枳壳 焦神曲 183

二、炒积壳 冬瓜仁 183

三、大黄炭 神曲 185

四、大黄 荆芥穗 187

五、大黄附子 187

六、大黄 芒硝 189

七、大黄 甘草 189

八、鸡内金 麦芽 190

九、鸡内金 芒硝 190

十、山楂 神曲 191

第四节 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193

一、柴胡 黄芩 193

二、柴胡 白芍 194

三、柴胡 防风 194

四、川楝子 郁金 196

五、佛手 香橼 196

六、黄连 吴茱萸 198

七、青皮 陈皮 200

八、砂仁 白豆蔻 201

九、生姜 竹茹 203

十、木香 黄连 205

十一、香附 紫苏梗 206

十二、香附 黄连 208

第五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210

一、苍术 白术 210

二、苍术 厚朴 211

三、金钱草 海金沙 213

第六节 理血、化痰止呕、驱虫类药对 214

一、白芍 甘草 214

二、半夏 陈皮 216

三、麦冬 半夏 217

四、槟榔 南瓜子 218

第7章 急性肠梗阻及幽门梗阻 221

第一节 急性肠梗阻和幽门梗阻的病因与病机 221

一、急性肠梗阻 221

二、幽门梗阻 222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225

一、牡丹皮 赤芍 225

二、牡丹皮 栀子 226

三、金银花 赤芍 227

第三节 消导泻下、理血类药对 227

一、大黄 芒硝 227

二、大黄 甘草 228

三、鸡内金 芒硝 229

四、大黄 升麻 229

第四节 和解、理气、降逆、化痰类药对 231

一、半夏 生姜 231

二、陈皮 砂仁 233

三、陈皮 竹茹 234

四、砂仁 白豆蔻 235

五、旋覆花 代赭石 236

六、枳实 竹茹 237

七、紫苏子 莱菔子 239

第8章 急性阑尾炎 241

第一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242

一、黄芩 黄连 242

二、黄芩 半夏 242

三、黄连 黄柏 243

四、紫花地丁蒲公英 243

五、土茯苓 蚤休 243

六、蒲公英 败酱草 244

第二节 消导泻下、和解理气类药对 244

一、大黄 附子 244

二、大黄 芒硝 245

三、大黄 甘草 246

四、木香 黄连 246

第三节 理血类药对 247

一、丹参 茜草 247

二、丹参 紫草 247

三、丹参 牡丹皮 248

四、当归 赤芍 249

第9章 疝 250

一、狐疝 250

二、水疝 251

三、血疝 252

四、?疝 252

第一节 祛风除湿、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253

一、吴茱萸 木瓜 253

二、白芍 桂枝 254

三、柴胡 白芍 255

四、柴胡 枳实 256

五、陈皮 枳实 258

六、陈皮 大腹皮 258

七、陈皮 砂仁 259

八、川楝子 郁金 260

九、佛手 香橼 260

十、厚朴 枳实 260

十一、黄连 吴茱萸 262

十二、桔梗 枳壳 263

十三、陈皮 竹茹 263

十四、木香 槟榔 263

十五、青皮 陈皮 265

十六、砂仁 白豆蔻 265

十七、木香 黄连 266

十八、香附 乌药 267

第二节 理血类药对 268

一、阿胶 仙鹤草 268

二、白及 大黄 269

三、侧柏叶 白芍 270

四、赤芍 丝瓜络 271

五、赤芍 白芍 272

六、大黄 土鳖虫 273

七、丹参牡丹皮 273

八、丹参 三七 274

九、丹参 檀香 274

十、丹参 茜草 275

十一、丹参 王不留行 276

十二、当归一赤芍 276

十三、当归 川芎 277

十四、桂枝 牡丹皮 277

十五、蒲黄 五灵脂 277

十六、乳香 没药 279

十七、延胡索 乌药 279

第10章 压疮 282

第一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282

一、黄芩 黄连 282

二、黄连 黄柏 283

三、紫花地丁 蒲公英 283

四、金银花 蒲公英 284

五、土茯苓 蚤休 285

第二节 消导泻下、理血、和阳散结类药对 285

一、大黄 甘草 285

二、白及 大黄 286

三、苏木 刘寄奴 286

四、乳香 没药 286

五、三七 白及 287

六、桃仁 红花 288

七、鸡血藤 丹参 289

八、熟地黄 麻黄 290

第三节 补益类药对 291

一、党参 白术 291

二、黄芪 当归 292

第11章 肛肠病 295

第一节 肛肠病的病因与病机 295

一、痔 295

二、肛裂 297

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300

四、肛瘘 302

五、直肠脱垂 303

第二节 清热解毒、消导泻下类药对 304

一、泽泻 黄柏 304

二、大黄 荆芥穗 305

三、地黄 白术 306

四、大黄 甘草 308

五、瓜蒌仁 郁李仁 308

六、火麻仁 瓜蒌仁 310

七、肉苁蓉 黑芝麻 312

八、浮萍 紫草 313

九、黄芩 黄连 313

十、黄连 黄柏 314

十一、紫花地丁 蒲公英 314

十二、金银花 连翘 315

十三、牛蒡子 连翘 315

十四、土茯苓 蚤休 315

十五、金银花 赤芍 316

十六、大黄 芒硝 316

第三节 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317

一、苍术 熟地黄 317

二、木香 黄连 318

三、厚朴 枳实 318

四、柴胡 枳实 319

五、柴胡 枳壳 319

第四节 化湿利水、安神息风类药对 320

一、赤小豆 当归 320

二、丹参 黄连 321

三、槐花 黄芩 322

第五节 理血、补益类药对 322

一、侧柏叶 白芍 322

二、槐花 地榆 323

三、人参 三七 324

四、白及 大黄 326

五、丹参 紫草 326

六、三七 白及 326

七、苏木 刘寄奴 327

八、乳香 没药 327

第六节 补益类药对 328

一、党参 茯苓 328

二、茯苓 白术 329

三、黄芪 党参 330

四、黄芪 山药 332

五、黄芪 防风 333

第12章 丹毒 334

第一节 丹毒的病因及病机 334

一、病因 335

二、病机 336

第二节 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类药对 338

一、黄芩 黄连 338

二、黄连 黄柏 339

三、紫花地丁 蒲公英 339

四、金银花 连翘 339

五、牛蒡子 连翘 340

六、板蓝根 玄参 340

七、土茯苓 蚤休 341

八、甘草 蒲公英 341

九、蒲公英 败酱草 342

十、水牛角 地黄 342

十二、金银花 赤芍 343

十三、麦冬 黄连 343

十四、人参 石膏 343

第三节 消导、泻下类药对 344

一、大黄 荆芥穗 344

二、大黄 甘草 345

第四节 理血类药对 345

一、丹参 紫草 345

二、苏木 刘寄奴 346

三、乳香 没药 346

四、桃仁 红花 346

第13章 糖尿病足 348

第一节 糖尿病足的病因与病机 348

一、病因 348

二、病机 349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349

一、黄芩 黄连 349

二、黄连 黄柏 350

三、紫花地丁 蒲公英 350

四、金银花 连翘 351

五、牛蒡子 连翘 351

六、板蓝根 玄参 352

八、蒲公英 败酱草 352

九、泽泻 黄柏 352

十、金银花 赤芍 353

十一、石膏 地黄 353

第三节 祛风除湿类药对 354

一、苍术 黄柏 354

二、木瓜 牛膝 355

第四节 消导、泻下类药对 355

一、大黄 荆芥穗 355

二、大黄甘草 356

第五节 安神、息风、理血类药对 357

一、丹参 黄连 357

二、白及 大黄 357

三、丹参 紫草 358

四、当归 赤芍 358

五、苏木 刘寄奴 358

六、乳香 没药 359

第14章 毒蛇与毒虫咬蜇伤 360

第一节 毒蛇和毒虫咬蜇伤的病因与病机 360

一、毒蛇咬伤 360

二、毒虫咬螫伤 362

第二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362

一、黄连 黄柏 362

二、紫花地丁 蒲公英 363

三、土茯苓 蚤休 363

四、蒲公英 败酱草 364

五、焦栀子 黄芩 364

六、地黄 小蓟 365

七、水牛角 地黄 366

八、牡丹皮 赤芍 366

九、金银花 赤芍 367

十、石膏 地黄 367

第三节 安神、息风类药对 367

一、全蝎 蜈蚣 367

二、全蝎 钩藤 368

附录 中药计量单位与剂量换算 370

一、中药计量单位 370

二、有关中药剂量的换算 371

参考文献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