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世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7260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通过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并驾齐驱地代表着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反衬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因其重要代表人物深受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接受并自觉运用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内在关系辩证法,彰显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等其他英美马克思主义流派,则因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对辩证法本身的强调及坚持不懈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而受到影响,并由此显示了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更为广泛的影响。如果仅仅依据其方法论的根本差异,则整个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可以被合理地划分为分析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两种主要流派。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结果。
《英美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目录

引论 1

一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独立的哲学形态?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

三 研究思路与本书构架 7

上篇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13

第一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13

一 推崇内在关系辩证法 13

二 推崇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17

三 强调历史的内在必然性 21

第二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与方法 27

一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27

二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30

三 内在关系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性质 41

四 内在关系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46

第三章 作为正统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 50

一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坚守 50

二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坚守 55

三 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 56

四 对马克思无产阶级主体思想的坚守 58

五 坚守中创新与创新中坚守 60

中篇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 65

第四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 65

一 科恩论社会主义的正当性 66

二 福斯特和吉梅内斯论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69

三 奥尔曼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73

四 塞耶斯对社会主义的双重论证 76

第五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 80

一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核心支柱的美国宪法 80

二 “神秘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 85

三 何以走出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律? 90

第六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新帝国主义论 95

一 领土与资本双重逻辑下的新帝国主义 95

二 剥夺性积累及其实施路径 99

三 消除新帝国主义,路在何方? 105

四 哈维与伍德的新帝国主义论比较 109

第七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 116

一 卢克斯论似是而非的矛盾 116

二 塞耶斯对卢克斯的批驳 121

三 困境依然的道德论 124

第八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论 131

一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131

二 生态危机,还是社会危机? 135

三 解放自然,还是解放人? 137

四 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实现自然的解放,还是实现人的解放? 139

五 结语 142

第九章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论 143

一 理直气壮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 143

二 突出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144

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视角 146

四 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148

下篇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地位 153

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节点 153

一 内在关系辩证法与总体性辩证法 153

二 内在关系辩证法与否定辩证法 159

三 历史逻辑中的内在关系辩证法 161

第十一章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形态 166

一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格局 166

二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旨趣 172

三 理论格局中的内在关系辩证法 177

第十二章 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流派 180

一 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种路向 180

二 内在关系辩证法的广泛采用 182

三 辩证法本身的坚持和运用 186

四 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格局的重新界划 188

第十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资源 190

一 内在关系辩证法 190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论 195

三 生态文明论 198

结语 202

参考文献 205

致谢 2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