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蛇蟠岛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蛇蟠岛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蛇蟠岛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志法,张中俭,祝介旺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397447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论述始挖年代不晚于南宋的、由1300多个洞室组成的大型古地下洞室群的工程科学技术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专著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位于浙江省三门县的地下洞室群开挖年代的考古学研究、洞室群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洞室群工程科学技术亮点研究(包括古洞室所具有的穹形洞结构、薄墙结构、墙脚扩大结构、墙夹断层结构)、洞室变形破坏调查、长期稳定性分析、岩体长期强度反分析以及洞室群的保护等问题。另外,该书还论述了作者的一些新发现,包括首先发现的由古人创造的铅条堵水技术和符合断裂力学原理的水平式凿孔裂石采石板方法等内容。据研究,本专著所论述的上述研究成果不仅对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地下建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有所启示,而且对现代重大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蛇蟠岛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现状 4

1.2.1中、小型古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 4

1.2.2大型古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 6

1.3蛇蟠岛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的概况 11

1.3.1地理位置 12

1.3.2古洞室群的分布 13

1.3.3气候条件 15

1.4蛇蟠岛采石历史的溯源 17

1.4.1有关史料及实物考证 18

1.4.2关于蛇蟠岛采石年代的民间说法 24

1.4.3关于蛇蟠岛采石历史的初步结论 25

1.4.4关于南宋蛇蟠岛采石发展历史背景的推测 25

1.5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7

1.5.1主要研究内容 27

1.5.2研究方法 28

第2章 古洞室群分布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30

2.1区域地质 30

2.1.1区域地质背景 30

2.1.2断裂特征 30

2.2蛇蟠岛临近地区的地质条件 31

2.2.1地质条件概况 31

2.2.2地震 31

2.3研究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32

2.3.1地层岩性 32

2.3.2地质构造 36

2.3.3地表风化问题 40

2.3.4水文地质条件 41

2.3.5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 41

2.4洞室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42

2.5洞室围岩的岩体结构分类 42

2.5.1谷德振岩体结构分类的简述 42

2.5.2蛇蟠岛古洞室分布区的岩体结构分类 46

第3章 古洞室群围岩长期强度的反分析 49

3.1研究目的 49

3.2结构面长期抗剪强度的反分析 50

3.2.1原理及方法步骤 51

3.2.2反分析试验现场的选定 51

3.2.3四条结构面几何条件的描述 53

3.2.4四条结构面长期抗剪强度反分析的实施方法及反分析结果 55

3.3风化断续结构面中岩桥长期抗拉强度的反分析 60

3.3.1风化断续结构面的实例及特点 60

3.3.2风化断续结构面块体塌方发生机理分析 62

3.3.3岩桥抗拉强度的反分析 64

3.3.4分析与讨论 65

3.3.5风化断续结构面对洞口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66

第4章 蛇蟠石风化剥落速度的研究 68

4.1研究意义及风化剥落速度的概念 68

4.1.1研究意义 68

4.1.2风化剥落速度概念的提出 69

4.2蛇蟠石的主要风化类型 70

4.3任家老屋蛇蟠石风化的实例研究 71

4.3.1老屋的建造年代 71

4.3.2老屋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71

4.3.3风化剥落厚度测定的原理和技术 71

4.3.4任家老屋各石构件风化剥落厚度的测定及风化速度的估算 72

4.3.5石构件风化剥落厚度、风化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82

4.4凝灰岩包体的风化速度和风化率的研究 85

4.4.1问题的提出 85

4.4.2海盗邨景区石栏杆的分布和编号 85

4.4.3包体风化剥落厚度的测量 86

4.4.4包体风化速度的估算 88

4.4.5影响凝灰岩包体风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89

4.5关于朝向与岩石风化速度关系的讨论 96

第5章 清风洞和狮子洞两个古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98

5.1清风洞古洞室群的地质条件评价及洞室稳定性分析 98

5.1.1地层 99

5.1.2构造 100

5.1.3地表风化问题 106

5.1.4清风洞景区的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107

5.1.5有关岩石力学特性的主要研究成果 107

5.1.6清风洞景区岩体结构分类 107

5.1.7清风洞洞室群的围岩整体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108

5.1.8局部稳定性评价和洞内潜在地质灾害问题 113

5.1.9清风洞古洞室群的稳定性评价 138

5.2狮子洞古洞室群的地质条件 138

5.2.1地层 138

5.2.2构造 138

5.2.3狮子洞围岩变形破坏特点 140

5.2.4两处洞口边坡的滚石问题 141

第6章 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在结构上的科学亮点 143

6.1规模宏大的古地下采石场洞室群 143

6.2带顶洞口的穹形洞结构 144

6.3墙脚扩大结构 147

6.4墙夹断层结构 148

6.5浅埋洞室 149

6.6薄墙结构 149

6.6.1现代地下工程薄墙及其他古代地下工程薄墙 149

6.6.2蛇蟠岛古地下洞室群中薄墙的实例 151

6.6.3薄墙支顶曲墙的加固作用和分割空间的作用 152

第7章 景区间交通道陡坡的潜在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163

7.1三岔路口西侧陡坡A崩塌发生的原因及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164

7.1.1陡坡A崩塌发生的原因分析 166

7.1.2崩塌后陡坡A的处理方案 166

7.2三岔路口东北侧陡坡B的危险性分析及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169

7.2.1陡坡B及其危岩体的现场调查 169

7.2.2陡坡B上危岩体的危险性和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分析 171

7.2.3陡坡B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174

7.3关于狮子洞景区附近陡坡C的潜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177

第8章 石板劈裂方法及其原理 179

8.1水平式凿孔裂石采石板方法及其特点 180

8.2水平式凿孔裂石采石板法的工具 187

8.3水平式凿孔裂石采石板法的实施步骤 190

8.4所采石板的最大起伏差和厚度均匀度分析 192

8.4.1石板表面的最大起伏差 192

8.4.2不同层石板厚度的均匀度分析 194

8.5水平式凿孔裂石采石板法的力学解释 196

8.5.1理论基础 197

8.5.2 1/4无限体在非顶点作用集中力P时的弹性应力解 197

8.5.3分析与讨论 200

8.6古代工匠在采石时所显示出科学思想和高超技术 201

第9章 古洞室群中的排堵水问题 205

9.1关于古地下工程防水的概况 205

9.2导水槽导水技术 207

9.3铅条堵水技术 209

9.3.1用于节理裂隙堵水金属条的首次发现 209

9.3.2铅条的调查 210

9.3.3关于嵌入节理中铅条用途的猜想 217

9.3.4铅条堵水技术使用年代和使用范围的推测 222

9.3.5蛇蟠岛铅条堵水技术使用的历史背景问题 223

9.3.6用铅条堵水的物理力学条件分析 224

9.3.7铅条堵水技术的意义及对现代治水科学技术的启发 225

9.4潜龙洞古地下工程中3号洞所用的地下水防治系统 226

9.4.1 3号洞地下水防治系统的使用目的 227

9.4.2 3号洞地下水防治系统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及其功能 228

9.5对蛇蟠岛古地下采石场中治水技术的评价 233

第10章 蛇蟠岛石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分析 234

10.1蛇蟠岛石文化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234

10.2蛇蟠岛石文化中的体、源和点 235

10.2.1蛇蟠岛石文化的体 235

10.2.2蛇蟠岛石文化的源 236

10.2.3蛇蟠岛石文化的点 236

10.3与岩矿有关的“艺术图案”及成因分析 237

10.3.1惊现清风洞景区的“龙”形天然“壁画”及其成因 237

10.3.2关于岩面上出露的白色圆盘、圆环和圆珠的研究 239

10.3.3其他由岩矿组合而形成的艺术图案 245

10.4古代采石场的残缺之美 248

10.4.1棋盘格式地下采石场的残缺之美 249

10.4.2紫“天桥”和“美人头像”等六处残缺之美 249

10.5三门石窗和台州古石窗 251

10.5.1在蛇蟠岛黄泥洞村找到的石窗实例 252

10.5.2来自临海、仙居和天台的五个石窗实例 253

10.6蛇蟠岛的现代雕刻艺术 254

10.6.1名家书法石刻 255

10.6.2雕刻于蛇蟠岛上的其他现代石雕艺术 255

10.7石洞居文化 260

参考文献 264

后记 2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