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修辞学导论
修辞学导论

修辞学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希杰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802998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本部高等院校文科选修教材《修辞学导论》,以语言风格的得体性、教材内容的得体性、习题的得体性奉献给人们。
《修辞学导论》目录

引言 1

一、一样话百样说 1

二、修辞、修辞学和修辞学学 3

三、修辞的重要性 4

四、修辞家和修辞学家 7

五、普通修辞学和汉语修辞学 10

六、古代汉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 11

七、不需要学习的和永远学不完的修辞学 12

第一章 语言、交际和文化 14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 14

二、汉语是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工具 16

三、汉字和汉字文化圈以及东方修辞观 18

四、现代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20

五、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1

六、交际活动中的矛盾 23

七、话语的形成 24

八、话语的运用 27

九、修辞结构 30

十、交际效果、表达效果和最佳表达效果 31

十一、话语和物理世界 34

十二、交际和文化心理 35

十三、修辞和人格建设 38

第二章 修辞学 43

一、修辞学的定义和性质 43

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同义手段 44

三、修辞学的参考框架:语言环境 49

四、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得体性 53

五、修辞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57

六、修辞学和语法学 59

七、修辞学和逻辑学 62

八、漏洞和修辞 64

九、修辞学和文学 66

十、修辞学的内容 68

十一、修辞学和民族文化的复兴 70

十二、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72

十三、修辞学和辩证法 73

第三章 词和词义 78

一、词和词义:从词汇、语法到修辞 78

二、词语的理性意义 80

三、理性意义的转移 87

四、词语的附加意义 92

五、词语附加意义的偏离 97

六、词语间的相互关系 98

七、词性和词义 102

八、多义词语和话语多义 104

九、模糊词语和模糊话语 106

十、词语的创造是修辞学的重要内容 109

十一、创造词语的规则和艺术 112

十二、词语的超常运用 115

十三、词语和歧义 118

十四、潜在意义的开发和利用 119

第四章 特殊词语 121

一、文言词语和文化词语 121

二、方言词语 124

三、外来词语 127

四、成语 131

五、谚语 134

六、歇后语 137

七、行话和科技术语 139

八、委婉语 142

九、称谓语 144

十、敬辞和谦辞 149

十一、俚俗语 152

十二、詈辞(骂人话)和脏话 153

十三、隐语(黑话) 157

十四、代语异称 159

第五章 句子和句子成分 162

一、语言的句子和言语的句子 162

二、简单而复杂的句子 165

三、单音词和双音词 168

四、主语 171

五、谓语 178

六、宾语 182

七、定语 187

八、状语 191

九、补语 196

十、并列成分 198

十一、列举的交错、选择和分承 206

第六章 句型和句子的选择 210

一、句型和句子修辞 210

二、句子的选择 212

三、句子的变异和创新 214

四、同义句 217

五、多义句 220

六、肯定句和否定句 226

七、主动句和被动句 229

八、疑问句 234

九、口语句 237

十、方言句 239

十一、文言句式 241

十二、欧化句式 245

十三、长句和短句 251

十四、紧句和松句 259

第七章 比喻 262

一、比喻的定义和本质 262

二、比喻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265

三、比喻的文化制约 269

四、比喻的民族色彩 271

五、比喻的时代色彩 273

六、比喻表层结构的多样性 275

七、比喻的组合 280

八、比喻和汉文化 286

九、同义比喻 289

十、比喻的多义和歧义 290

十一、比喻的创新 292

十二、比喻的得体性 294

十三、比喻的功能 295

十四、比喻和比拟 296

十五、比喻和通感 298

十六、比喻与篇章 299

第八章 对偶、对照和映衬 302

一、对偶的定义和规则 302

二、对偶的语义类型 305

三、对偶的形式类型 307

四、对偶的变式和复杂化 308

五、对偶的艺术化 311

六、对偶和文化 313

七、对偶和骈文 316

八、对偶和律诗 318

九、对偶和标题 319

十、互文 320

十一、合掌和对偶的误区 321

十二、对照 323

十三、对照的类型 325

十四、映衬 328

十五、抑扬 330

第九章 双关 332

一、双关的定义 332

二、双关和多关 335

三、谐音双关 337

四、谐音文化 339

五、汉字和双关 342

六、双关和多义词语 343

七、双关和多义结构 344

八、双关和上下文 347

九、双关和交际情景 348

十、双关和反切 349

十一、藏词、歇后和歇后语 351

十二、镶嵌和用典 352

十三、夸张 353

十四、反语 356

十五、双关和歧义及误解 358

十六、双关和话语的深层含义 359

十七、双关的民族差异 361

第十章 话语衔接 365

一、话语衔接的意义 365

二、话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369

三、话语的结构类型 374

四、并列式 378

五、顺承式 380

六、辐射式 385

七、词语连接法 386

八、语法连接法 391

九、辞格连接法 394

十、语音连接法 398

十一、话语衔接和语体 400

十二、衔接的规则和偏离 405

第十一章 修辞格 410

一、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 410

二、辞格的研究 412

三、辞格的数量 413

四、辞格的交错与划分 415

五、语音与辞格 417

六、语义与辞格 424

七、语法与辞格 428

八、篇章与辞格 434

九、辞格与逻辑 436

十、汉字与辞格 442

十一、辞格和游戏 447

十二、兼格和变格 459

十三、辞格的复杂化和艺术化 461

十四、辞格运用的原则 462

第十二章 言语音乐美 465

一、语音与修辞 465

二、语言的音乐美与语法和语义 468

三、节奏与节拍 472

四、押韵 475

五、平仄 479

六、摹音 482

七、协音和衬音 485

八、联绵 487

九、叠音 490

十、音节 493

结束语 修辞和修辞学与辩证法 497

一、方法的重要性 497

二、方法和方法论与方法的多样性 498

三、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99

四、辩证法 500

五、语言的辩证法 501

六、语言运用的辩证法 503

七、修辞的辩证法 505

八、修辞学的辩证法 507

九、得体性原则:以善为统帅的真善美的统一 510

十、科学和常识 513

十一、例子和态度 514

十二、体系和例子 519

十三、修辞知识和修辞实践 521

后记 5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