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桂华著
  • 出 版 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3223127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收录作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代表性文章,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经济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如何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思索,敢于创新,提出一系列今日看来仍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改革开放道路上留下自己可贵的理论创新的足迹。
《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目录

第1篇 当前我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 3

1 正确估量当前我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 3

“退”是一个趋势 3

“根子”在哪里? 5

恢复原有科学标准 7

当前社会阶段性质 9

“退”必须“退够” 11

2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 14

第2篇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

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言 21

所谓“世纪性困扰” 21

巨大的理论突破 24

从“市场恐惧症”下解放出来 26

中国改革实践的启示 32

结合度与结合方式的选择 41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0

第3篇 可行的社会主义股份制 61

4 论股份经济的性质、意义和实施战略 61

我国股份经济的发展 61

股份经济的性质和意义 63

股份经济的实施战略 68

5 股份制作用机理剖析 75

股份制是企业集资的最有效的形式 75

不论风险有多大,股东只负有限责任 76

集所有权分散化和经营联合化于一身 76

所有权与经营权既相分离又相统一 77

股份公司在组织上和资产上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78

经营决策的集中性和管理方式的民主性相结合 78

加速资金的流动和导致资源的优化配置 79

6 可行的社会主义股份制 81

能否相容的决定前提 81

内在机理的功能特征 84

不应遗忘的伟大遗产 86

改革实践的有效选择 90

7 公有制实现形式研究 97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则区别 97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 99

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101

8 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操作性方案研究——上海市的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 109

上海率先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利条件 109

上海国有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112

改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15

操作性方案的思路和对策 117

改制试点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32

第4篇 关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讨论 139

9 对迈向国际经济舞台的一点思索 139

对“大循环”说的评论 139

内外循环,双轨联动 140

产业演化,多层次推进 143

全方位开放,多元化出口 144

10 关于“内外循环,双轨联动”的战略构想 145

国际循环应以国内循环为基础 145

产业演化应多层次立体推进 153

内外循环的“接轨”与联动 159

第5篇 “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169

11 破解“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又在哪里? 16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169

农民问题在根本上是土地问题 172

“重中之重”是农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与创新 176

第6篇 中国资本市场的探索与思考 187

12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构想 187

积极推进股份制试点与改革 187

进一步发展证券交易市场 191

增强证券投资的风险意识 192

设立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 194

建立证券市场的平准基金 195

逐步开放我国的证券市场 196

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体系 196

完善证券投资的税制 197

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97

13 中国特大股灾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思考 199

特大股灾 中外罕见 199

供给无度 “堰塞湖”高悬 202

紧急动员 全力救市 208

股市复生 大地回春 213

第7篇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和对策 217

14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217

“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217

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安全问题 223

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与对策 235

第8篇 经济学应重视方法论的变革与创新 291

15 经济学应重视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创新 291

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其意义 292

呼唤新的思维方式 297

坚持多重思维方法 302

附录 307

1.陈立的来信 309

2.金志的“证明”材料 312

3.江春泽的“推荐书” 317

4.金维新的回忆文章(摘录) 322

初版后记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