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  2013  农民市民化与制度变革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  2013  农民市民化与制度变革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 2013 农民市民化与制度变革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洪乐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7607848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美国城市地理学家R·诺瑟姆曾有如下著名发现:城市化发展轨迹呈拉平的S型曲线,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三阶段,即初期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30%-70%)和后期平稳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根据R·诺瑟姆的划分法,1949-1995年我国处于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十二五规划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将持续至2035年,2035年以后进入城市化平稳发展阶段。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 2013 农民市民化与制度变革》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与演变 1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背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 1

(一)1950—1959年:城镇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1

(二)农村人口流入对1950年代城镇人口增量的贡献率达69% 3

二、制度变革是1950年代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城镇的根本原因 7

三、中央政府应对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城镇的对策:由劝阻、遣返到制止 13

(一)1950年代农民进城的季节性特征 13

(二)中央政府应对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城镇的对策 13

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与固化 14

(一)建国初期(1951—1957年)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14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 15

(三)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固化与城乡人口流动反向调节 15

五、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变革与微调 17

(一)逐步放松小城镇户籍管理,允许农民落户小城镇转为非农业户籍 17

(二)放松随迁人员户籍限制,农业户籍人口也可能随迁进入城镇转为非农业户籍 20

第二章 城乡户籍九大权益差异与户口买卖 21

一、城乡居民选举权差异 21

二、城乡居民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差异 23

(一)城乡居民主要农副产品人均消费水平差异 23

(二)统派购制度对城乡居民主要农副产品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 24

三、城乡居民非农就业机会差异 26

(一)政府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 26

(二)政府严格限制政策并没有完全禁止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29

(三)政府严格限制政策确实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 30

四、城乡居民教育差异 32

(一)城乡教育投入差异 32

(二)城乡办学条件差异 32

(三)城乡学生接受教育机会差异 33

五、城乡居民死亡赔偿差异 35

六、城乡居民集体土地权利与集体收益分配权差异 36

(一)城乡居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差异 36

(二)城乡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差异 37

(三)城乡居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差异 38

七、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与房屋拆迁补偿差异 39

(一)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差异 39

(二)城乡居民房屋拆迁补偿差异 43

八、城乡居民生育政策差异 46

(一)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6

(二)城乡居民生育政策差异 46

九、城乡户口买卖 49

(一)地方政府向农民出售城镇非农业户口 49

(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户口也值钱 51

第三章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 53

一、1951—1990年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异 53

(一)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双轨制” 53

(二)农民没有社会保险 59

(三)城乡居民困难救济差异 59

二、1991年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差异 60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种类 60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差异 61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对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差异贡献有限 64

三、1991年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差异 68

四、1991年以来城乡居民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差异 69

(一)城乡居民工伤保险差异 69

(二)城乡居民失业保险差异 70

五、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困难救济差异 71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1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困难救济差异 72

第四章 二元户籍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与待转农民数量、年龄结构 74

一、市镇数量变化与城市建成区扩张 74

(一)市镇数量 74

(二)城市建成区扩张 75

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76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76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波动或停滞的原因 78

(三)当前各地区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 80

三、二元户籍与被高估的城市化水平 81

(一)从全国看,实际城市化水平低于名义城市化水平 81

(二)分地区看,各地区实际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名义城市化水平 82

四、待转农民数量与年龄结构 83

(一)1958—2009年待转农民数量 83

(二)待转农民年龄分组 84

(三)估算各年龄组待转农民数量的两种方法 85

(四)2009年待转农民数量与年龄结构 86

(五)2020年待转农民数量与年龄结构 87

第五章 外出农民工的相关特征 89

一、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去向与来源 89

(一)外出农民工的数量 89

(二)外出农民工的去向与来源 90

(三)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去向与来源 92

二、外出农民工的年龄、性别与就业特征 94

(一)外出农民工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94

(二)外出农民工的就业特征 96

三、外出农民工的收入特征 98

(一)外出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职工的收入 98

(二)外出农民工收入低于城镇职工收入的原因 100

第六章 农民市民化的七大传统途径 102

一、通过高考和参军转为城镇居民 102

二、通过接班顶替转为城镇居民 102

三、直接购买非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 103

四、通过投资转为城镇居民 104

(一)通过投资先获得蓝印户口,再转为城镇常住非农业户口 104

(二)通过投资直接获得城镇常住非农业户口 106

五、通过投靠转为城镇居民 107

六、土地被征收后转为城镇居民 107

(一)部分集体土地被征收,农民转为城镇居民 107

(二)所有土地被征收,农民转为城镇居民 108

七、符合其他特定条件的农民工就地或异地转为城镇居民 109

(一)优秀农民工就地或异地转为城镇居民 109

(二)温州市放宽农转非限制,让农民转市民 110

(三)广东本省农民工和外省优秀农民工,获取一定积分后可转为城镇居民 111

第七章 农民市民化新途径探索 115

一、整户农民转市民: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探索 115

(一)九龙坡区整户农民转市民 115

(二)九龙坡区T镇整户农民就地转市民 118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河南省新乡市的探索 119

(一)新型农村居住社区建设 120

(二)产业聚集园和农民创业园建设 124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125

三、农民自主城镇化:北京市郑各庄村的探索 127

(一)郑各庄村自主城镇化的主要做法 127

(二)郑各庄村自主城镇化的主要经验 130

(三)郑各庄村自主城镇化引发的问题 131

第八章 农民市民化的城镇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33

一、城镇就业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34

(一)城镇就业制度障碍:户籍歧视、就业不稳定 134

(二)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 135

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35

(一)农民就地转市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35

(二)农民就地转市民的医疗保险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39

(三)外来农民转市民的社会保险制度障碍:参保率低且不能跨区接转 140

三、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41

(一)农民就地转市民的住房制度障碍:原有住房补偿太低 141

(二)外来农民转市民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障碍:无购买资格、无住房公积金 142

(三)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 142

四、义务教育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43

(一)义务教育制度障碍:流入地城镇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收取高额费用 143

(二)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 145

五、中考和高考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46

(一)中考和高考制度障碍:外来农民工子女不能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146

(二)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 146

第九章 农民市民化的农村(产权)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48

一、农村土地及房产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48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障碍:放弃农民身份就要放弃集体土地所有权 148

(二)农地承包经营制度障碍: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完整、不充分 150

(三)农村宅基地与房屋管理制度障碍:不可买卖、不可变现 151

(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障碍:公共利益界定不清,政府垄断城镇建设用地市场,农民不能自主城市化 152

(五)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 154

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障碍与改革探索 156

(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障碍:产权不清、股份权利不稳定 156

(二)九龙坡区共和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探索 157

(三)温州市广化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探索 158

(四)温州市京岸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探索 162

(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意义 163

第十章 农民市民化的资金需求与财政负担 164

一、农民市民化资金需求量大 164

(一)一些地方政府估算的农民市民化资金需求量 164

(二)相关研究机构估算的农民工市民化资金需求量 165

二、农民市民化所需资金的筹集渠道 167

三、农民市民化财政资金需求规模估算 168

(一)农民市民化新增社会保障支出 169

(二)农民市民化新增住房建设补贴支出 173

(三)农民市民化新增教育费用支出 176

四、农民市民化的财政压力分析 178

第十一章 农民市民化:相关认识、制度创新与建议 182

一、农民市民化的两层含义 182

二、农民市民化的五大片面认识 182

(一)以土地换保障 182

(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并不歧视农民 184

(三)城镇只能建在国有土地上 185

(四)农地规模经营的希望在于农民市民化 187

(五)农民愿意转为市民 188

三、农民市民化的三大原则 188

(一)自愿原则 18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189

(三)城乡一体化原则 189

四、农民市民化的三类重点人群 190

五、农民市民化的城镇五大制度创新 190

(一)就业制度创新 190

(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191

(三)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 192

(四)教育制度创新 193

(五)城镇建设、管理与维护制度创新 193

六、农民市民化的农村五大制度创新 194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 194

(二)农村宅基地及房产制度创新 194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195

(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创新 195

(五)建立农村产权登记、交易管理系统 196

七、农民市民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创新 197

八、农民市民化的顶层制度设计 197

附录1 我国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的建立与退出 198

附录2 1953年以来粮食“统购统销”的主要文件与相关规定 200

附录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文件与政策规定 204

附录4 1986年以来的设市标准 208

附录5 历年全国相关统计数据 211

附表1 1952—1992年全国城乡居民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和棉布人均消费量 211

附表2 1952—2010年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 212

附表3 1952—1985年全国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及其比值 214

附表4 1949—2010年全国城乡人口、户籍人口、城乡就业人员与待转人口 215

附表5 历年全国城乡传统救济人数 217

附表6 1949—1977年全国省级、地级、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数量 218

附表7 1978—2010年全国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单位、乡村户数和乡村人口 219

附表8 1980—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和全国建成区面积 221

附表9 1952—1985年年末全国城镇职工人数、工资及福利水平 222

附录6 著者推算数据 223

附表10 依据不同比值推算的1953—2009年我国农业部门滞留(剩余)劳动力比例 223

附表11 200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样本农户农业户籍人口和常住家外农业户籍人口各年龄组比例 225

附表12 2009年全国常住家外农业户籍人口总量及各年龄组人口数量(依据附表11的两种口径推算) 227

附表13 2020年3亿农民常住家外时各年龄组人口数量(依据附表11的两种口径推算) 229

附表14 2020年4亿农民常住家外时各年龄组人口数量(依据附表11的两种口径推算) 231

附表15 200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农户家庭成员17岁以上农业户籍人口外出务工目的地分布 233

附表16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7周岁以上外出农民工去向 235

附表17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7周岁以上外出农民工来源 237

附表18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7周岁以上跨省流动农民工去向 239

附表19 200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7周岁以上跨省流动农民工来源 241

附表20 2009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样本农户17周岁以上外出人口(常住在家、常住在外)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43

附表21 依据不同方法推算的待转农民常住城镇所需住房套数和面积 244

附表22 根据城乡学生生均(财政)经费和生均固定资产差值以不同比例递增估算的新增财政支出(2020年) 246

附录7 2013年年初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及相关规定 247

主要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