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教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教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同丹主编;李尚敏,郑煜,冯皓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2109001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体系;下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盖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本书适合作为远程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教材,也可供社会人员参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教程》目录

上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3

一、哲学基本问题 3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4

三、实践的唯物主义 7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9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9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1

三、事物发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 13

四、辩证思维方法 16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7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7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8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2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2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4

三、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25

第二节 真理观 27

一、真理的客观性及其属性 27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30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32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35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35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5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9

第一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39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39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40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2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3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43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6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49

第三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50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0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2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3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4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5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7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57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7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59

第四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63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63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63

二、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64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6

四、商品的价值量 67

五、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69

第二节 货币及其职能 69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69

二、货币的职能 73

三、货币形式的发展 77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78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78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79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80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8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 83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83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 84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86

四、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89

第二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 91

一、资本的循环 91

二、资本的周转 93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 96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96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98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99

四、地租及其形式 10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02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102

二、资本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103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04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06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09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实质 109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09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11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11

四、金融资本的统治 112

五、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12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13

一、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原因 113

二、国家垄断资本的形式和作用 114

三、垄断资本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115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20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20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22

下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9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2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历史进程 12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2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3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3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34

一、毛泽东思想 134

二、邓小平理论 13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2

四、科学发展观 14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48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48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 149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51

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5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54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 15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5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56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5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经验和意义 16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6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6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1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65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65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68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71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1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 175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75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7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7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1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185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85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86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87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192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9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9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95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6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9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98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2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202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4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4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5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7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8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10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环境与基本力量 215

第一节 祖国统一和外交政策 215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215

二、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1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依靠力量 220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21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23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2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5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25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27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28

参考文献 2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