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培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3489495
  • 页数:190 页
图书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注重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和动力因的有机统一,注重在实践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注重发展目标、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科学安排、统筹兼顾,所以能收到较好的实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理想。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及其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国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源流与实践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解读》目录

导论 1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 4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9

四、可能的创新点 12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及其发展历程 1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界定 15

一、确立社会理想的主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5

二、作为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发展历程 17

一、共同富裕理想的确立 18

二、“小康”与“全面小康”理想 1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 22

四、“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最新内容 23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2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文化观与社会理想的构建 27

一、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传统文化观的两种曲解 27

二、元典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渊源 32

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传统文化土壤 3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生成 37

一、对传统文化的曲折认识与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误判 37

二、对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确立 41

三、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与“中国梦”理想的构筑 46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源流与实践轨迹 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指向 5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中国社会主义”的提出 53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社会主义”素材 56

三、“中国社会主义”所折射的中国文化传统 6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源流 64

一、源头:上古时期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65

二、发展:“百家争鸣”局面下的社会理想鸟瞰 69

三、系统表达:“大同”与“小康” 7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追踪 88

一、中国历代起义农民的社会理想之“均平”、“大同”烙印 88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对传统“大同”、“小康”的演绎 93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99

第一节 “共同富裕”、“小康”、“和谐社会”理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99

一、时代背景:理性化社会转型与传统文化的“新生” 100

二、“共同富裕”理想对传统“大同”的扬弃 102

三、“小康—全面小康”理想对传统“小康”的继承和发展 104

四、“和谐社会”理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 106

第二节 “中国梦”对传统文化的综合继承与超越 107

一、“中国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释 108

二、“中国梦”对“小康”、“大同”、“和谐”理想的综合继承与发展 113

三、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中国“中兴”传统的超越 117

第三节 作为“中国梦”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 11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之魂 12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26

第五章 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131

第一节 优秀传统文化助圆“中国梦”(之一):“知行合一” 131

一、“知行合一”学说的由来 132

二、“知行合一”学说的发展 137

三、“知行合一”助力实现“中国梦” 145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助圆“中国梦”(之二):非“霸道”取向的文化传统 147

一、“国强必霸”的逻辑与中国文化传统不相符 147

二、非“霸道”倾向的中国文化传统 149

三、“中国梦”语境下的非“霸道”文化之展开 154

第三节 优秀传统文化助圆“中国梦”(之三):“忧患意识”传统 157

一、中华文化的忧患意识传统 157

二、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忧患意识的接续和发展 161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自觉的忧患意识 164

结语 169

参考文献 173

后记 1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