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香港卷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香港卷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香港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行霈,陈进玉主编;王国华本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1090444
  • 页数:589 页
图书介绍:《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为响应“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牵头,举全国文史馆之力编撰的一套大型文化丛书,是一项国家级的重点文化工程。该套丛书以文为主,适当配图,年代上限自有文字记载开始,下限原则上截止到辛亥革命。本卷综合、简要、有重点地展示了香港地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的传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香港卷》目录

总绪论&袁行霈 1

绪论 1

第一节 香港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嬗变 1

第二节 香港文化的主要特征 6

第三节 香港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9

第四节 书写香港文化的新篇章 11

上编 23

第一章 香港史前文化探寻 23

第一节 寻找最古老的香港文化 23

第二节 长江彩陶和白陶的流入 28

第三节 树皮布文化源流的探索 32

第四节 良渚文化玉器向南分支 39

第五节 从以船为家到聚落定居 41

第二章 青铜器时代的香港文化 53

第一节 商代玉礼器牙璋在香港 53

第二节 沿海环玦饰物作坊兴盛 60

第三节 人面弓形格铜剑文化圈 73

第三章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香港文化 85

第一节 秦汉时期 85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94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 97

第四节 明清时期 108

第四章 近代以来香港历史文化的演变 121

第一节 清代以来香港新界之管治 121

第二节 清代移民与人口流变 124

第三节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与新界之租借 129

第四节 新界之占领与居民之抗英斗争 133

第五节 从九龙寨城到九龙寨城公园 134

第五章 英占早期中西文化的激荡 141

第一节 香港管治架构的建立 141

第二节 维多利亚城的规划 148

第三节 经济活动 154

第四节 社会风貌 162

第五节 教育事业 169

第六节 宗教信仰 177

第六章 香港与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香港实践与香港文化 199

第一节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摇篮 199

第二节 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平台 207

第三节 革命派的思想前哨 226

下编 240

第一章 活力四射的商业文化 240

第一节 洋行、买办与华商阶层的各领风骚 240

第二节 华洋资本的壮大与竞争 250

第三节 自由港地位的奠定与股票市场的建立 255

第四节 工业化与国际化的同步迈进 259

第五节 市场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64

第二章 崇尚公正的法治文化 273

第一节 香港法治文化的形成 273

第二节 香港行政、立法与司法的关系 282

第三节 香港崇尚公正的法治文化的基础 285

第四节 香港法治文化的特征 292

第三章 兼收并蓄的宗教文化 301

第一节 传统宗教之根植 301

第二节 外来宗教之扬播 317

第三节 中西宗教之并存 330

第四章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340

第一节 民间信仰 340

第二节 节庆文化 346

第三节 生活民俗 353

第五章 自由开放的报业文化 366

第一节 香港报业发展史略 366

第二节 香港早期重要英文报刊 371

第三节 香港早期重要中文报刊 374

第四节 香港报业的影响 384

第六章 乐善好施的慈善文化 390

第一节 华人慈善组织的创立 390

第二节 华人慈善机构的服务范围与发展 395

第七章 风格独特的建造文化 415

第一节 公共设施 415

第二节 私营房屋 422

第三节 香港地标 426

第八章 百花齐放的族群文化 437

第一节 移民城市与华侨文化 437

第二节 官方语言和方言 443

第三节 社会分层文化 452

第四节 国际大都会 460

第九章 二十世纪初香港文化扫描 474

第一节 文学概略 474

第二节 香港与中国文脉 484

第三节 武侠小说 488

第四节 戏剧 493

第五节 音乐 503

第六节 书画艺术 507

第七节 影视文化 516

第八节 饮食文化 524

第九节 马会文化 530

第十节 医药文化 538

第十章 新界围村文化 551

第一节 乡村之建筑格局 551

第二节 香港新界区内之围村 555

第三节 乡村之伦理道德——慎终追远 561

第四节 乡村之生活习俗 567

主要参考文献 575

索引 580

后记 585

跋&陈进玉 5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