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第3版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第3版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济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0184210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上一篇:白罂粟下一篇:羽帆诗选 9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第3版》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批评 3

第一章 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 3

第一节 礼乐文明的形成 3

第二节 礼乐文明与文学观念 5

第二章 儒家文论 9

第一节 孔子的文学思想 9

第二节 孟子的文论 15

第三节 荀子的文论 20

第四节 《周易》与文论 23

第三章 道家文论 31

第一节 老子与文学批评 31

第二节 庄子与文学批评 36

第四章 墨家与法家的文艺观 43

第一节 墨子的“非乐”观 43

第二节 韩非的文艺观 45

第五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会 48

第一节 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48

第二节 论音乐的“和”与“适” 49

第二编 两汉文学批评 55

第六章 汉代儒家文论 55

第一节 《乐记》的文艺观 55

第二节 《毛诗序》的诗学观 57

第三节 汉代辞赋理论 61

第七章 汉代融会儒道的文论 69

第一节 《淮南子》与文论 69

第二节 司马迁的文论 71

第三节 王充的文学批评 75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83

第八章 文学批评的兴盛与风采 83

第一节 人生活动与文学批评 83

第二节 玄学精神与文学批评 88

第三节 佛学与文学批评 92

第九章 魏晋文论的自觉 96

第一节 曹丕《典论·论文》与“文气说” 96

第二节 嵇康的人生哲学与文艺批评 99

第三节 陆机《文赋》与文论 102

第四节 葛洪的文论 107

第十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 109

第一节 刘勰的精神世界与《文心雕龙》 109

第二节 “原道”与“自然”合一的文学观 112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分层研究 113

第十一章 钟嵘《诗品》的诗学观 121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诗歌批评 121

第二节 “物感说”与“世情说” 124

第三节 “三义说”与“滋味说” 125

第四节 “自然英旨”的诗评标准 126

第十二章 南朝文学观的多元交融 128

第一节 挚虞与裴子野的文论 128

第二节 梁代皇族萧氏兄弟与萧子显的文学观 129

第三节 “文笔之辨”与“声律之辨” 133

第十三章 北朝的文论 139

第一节 颜之推的文论 139

第二节 庾信的文论 141

第四编 隋唐文学批评 149

第十四章 隋代至盛唐的文学批评 149

第一节 隋代文学批评概要 149

第二节 初唐史学家的文学观 150

第三节 陈子昂的兴寄论 152

第四节 李白与杜甫的诗论 153

第五节 《河岳英灵集》的兴象论 155

第十五章 中晚唐诗学批评 157

第一节 元结与元稹的诗论 157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论 159

第三节 皎然的诗论 162

第四节 司空图的诗学 165

第十六章 韩愈与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169

第一节 韩愈的古文理论 169

第二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172

第五编 宋金元文学批评 177

第十七章 北宋文学批评 177

第一节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理论 177

第二节 苏轼的人生论与文学批评 182

第三节 王安石的政教文论 187

第四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的诗论 189

第十八章 南宋文学批评 195

第一节 吕本中与张戒的诗论 195

第二节 陆游与杨万里的诗论 197

第三节 朱熹与理学家文论 199

第四节 严羽《沧浪诗话》与诗学批评 202

第十九章 两宋的词论 207

第一节 宋代词论概貌 207

第二节 两宋代表性词论 210

第二十章 金元文学批评 215

第一节 王若虚的文论 216

第二节 元好问等人的诗学批评 218

第三节 金元小说戏曲批评概要 224

第六编 明清文学批评 229

第二十一章 明代格调派与性灵派文论 229

第一节 格调派文论 229

第二节 李赞的文学批评 232

第三节 公安派文论 234

第二十二章 明代的戏曲与小说批评 240

第一节 明代主要戏曲批评理论 240

第二节 徐渭的曲论 244

第三节 汤显祖的曲论 247

第四节 王骥德的曲论 250

第五节 明代小说批评 253

第二十三章 王夫之与明末清初文论 256

第一节 重倡诗教 256

第二节 对“兴观群怨”的再释 257

第三节 论情景相生 261

第四节 明清之际的愤激文学观 262

第二十四章 清代前期至中期的诗学 264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264

第二节 叶燮与《原诗》 267

第三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270

第四节 袁枚的性灵说 271

第五节 翁方纲的肌理说 273

第二十五章 桐城派古文理论 276

第一节 方苞的文论 276

第二节 刘大櫆的文论 278

第三节 姚鼐的文论 279

第二十六章 清代的词论 282

第一节 云间派词论 282

第二节 阳羡派与浙西派词论 285

第三节 常州派词论 287

第二十七章 清代小说戏曲批评 292

第一节 清代小说批评概况 292

第二节 金圣叹的小说批评 297

第三节 毛宗岗、张竹坡、蒲松龄等人的小说批评 301

第四节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304

第五节 李渔与清代戏曲批评 308

第七编 近现代文学批评 315

第二十八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 315

第一节 晚清文学批评的嬗变 315

第二节 从“诗界革命”到“文界革命” 318

第二十九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学说 322

第一节 梁启超的“新民说”与文学批评 322

第二节 王国维的人生观与境界论 325

第三节 鲁迅的文学批评观 332

第四节 林语堂的人生观与文学观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7

第一版后记 348

第二版后记 349

第三版后记 3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