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化通志54  第六典学术  史学志
中华文化通志54  第六典学术  史学志

中华文化通志54 第六典学术 史学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08090309
  • 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通志54 第六典学术 史学志》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上) 10

第一节 史学的产生与成“家” 10

一、远古的传说与原始的历史意识 10

二、官书、史诗和国史 13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7

四、“成一家之言” 21

五、“正史”的创立 24

第二节 史学的发展与转折 28

一、史学多途发展的气象 28

二、撰述“正史”的高潮 32

三、史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转折 39

第二章 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下) 50

第三节 史学的繁荣与嬗变 50

一、史学的繁荣 50

二、多民族史学的新发展 57

三、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层 62

四、总结与嬗变 68

第四节 史学的近代化趋势与科学化道路 75

一、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 75

二、史学的近代化趋势 77

三、史学的科学化道路 85

第三章 史官制度和修史机构 94

第一节 史官制度 94

一、先秦时期的史官 94

二、秦汉以后史官制度的演变 96

第二节 修史机构 97

一、唐初以前的修史机构 97

二、唐初以后的修史机构 100

第三节 史家与修史 107

一、没有史官身份的史家 107

二、史家私人撰述的成就 108

第四章 史书的内容和形式 111

第一节 史书内容的不断丰富 111

一、史书从属于经书时期 111

二、史书之种类的增多和在文献分类上的独立 112

第二节 史书的外部形态 115

一、史书表现形式的发展 115

二、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 117

三、典制体史书和纪事本末体史书 119

四、学案和评论 121

五、表和图及多种体裁综合运用的趋势 124

第三节 史书的内部结构 126

一、史书的体例和史书的内部结构 126

二、断限、标目和编次 128

三、记时、记地和记人 130

四、载言、载文和征引 134

五、议论和注释 136

六、辩证的体例思想遗产 139

第五章 历史文献整理和历史研究方法 141

第一节 历史文献的繁富 141

一、历史文献的积累 141

二、历史文献的整理 145

三、历史文献的利用 157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160

一、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160

二、近代的历史研究方法 170

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研究方法 179

第六章 历史观念 187

第一节 中国史学上较早的几种历史观念 187

一、“天命”史观的产生及其动摇 187

二、“天道”与“人道” 192

三、“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196

四、关于历史进程的初步认识 198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 201

一、“天”的新解和天人关系 201

二、“天人关系”上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发展 205

三、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09

四、“时势”与“事理” 213

第三节 通古今之变 218

一、穷、变、通、久的思想传统 218

二、“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221

三、“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事势之流,相激使然” 223

四、五德终始说和朴素进化观 225

第四节 关于历代“成败兴坏之理” 229

一、“国将兴,听于民” 229

二、“逆取”与“顺守” 232

三、谀臣、积聚、风教与兴亡成败 238

四、“兴亡论”种种 241

第五节 关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认识 245

一、“诸夏”“诸夷”与多民族的历史 245

二、《徙戎论》的提出及其历史性错误 249

三、炎黄象征与历史共识 252

第六节“英雄”与“时势” 259

一、君主论的几种主要见解 259

二、“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263

三、风云际会,时势造英雄 266

四、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 268

第七节 历史观念的变革 275

一、历史批判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75

二、近代进化论和历史变革思想 278

三、唯物史观和历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281

第七章 史学理论(上) 285

第一节 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 285

一、历史意识 285

二、史学意识 287

第二节 古代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 290

一史才、史学、史识 290

二、史德 292

三、史法和史意 295

第三节 书法和信史 300

一、“书法无隐”的古老传统 300

二、直书与曲笔的对立 301

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304

第四节 采撰与历史事实 306

一、采撰的原则 306

二、“有是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 308

三、“指事说实”和“事得其实” 310

第五节 史论艺术与历史见识 312

一、丰富的史论遗产 312

二、“精意深旨”与“笔势纵放” 312

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315

四、“于序事中寓论断” 317

第六节 史文表述与美学要求 319

一、“善序事理”与“良史之才” 319

二、“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320

三、闳中肆外与史笔飞动 322

第八章 史学理论(下) 326

第七节 史学的社会功能 326

一、“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326

二、“彰往而察来” 328

三、蓄德与明道 332

第八节 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史学批评方法论 335

一、事实、褒贬、文采 335

二、“直道”与“名教” 336

三、会通与断代 340

四、关于“蔽真”、“失真”、“溢真”的辩证认识 344

五、知人论世与史家评价 348

第九节 近代以来史学理论的发展 353

一、“新史学”的理论价值 353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史学理论的新发展 357

第九章 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优良的史学传统 364

第一节 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364

一、历史的发展与历史认识的发展 364

二、史书的内容与形式之辩证的发展 368

三、史学不断走向社会、深入大众的趋势 370

第二节 优良的史学传统 378

一、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恢宏的历史视野 378

二、史家之角色意识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 379

三、史学之求真与经世的双重使命 383

四、坚守史学的信史原则与功能信念 388

参考文献 39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