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晴川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8126069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本书对古代小说叙事与宗教信仰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展开,将古代小说和宗教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的关系以丰富的例证考论其源流。宗教对小说家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小说的题材、体裁、语言、结构等,都有着巨大影响,而文学又以审美的形态为宗教的弘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等诸种不同宗教类型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试图对宗教信仰与小说的叙事关系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宗教还是文学的研究,都将开辟学界研究的新局面。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总论 4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故事的辅教叙事 5

一、民间信仰 6

二、道教 12

三、佛教 16

四、众教争衡 18

第二节 唐宋时期:宗教故事的政治化叙事 22

一、从争衡到互渗 22

二、从神圣到人性 26

三、从记录到审美 29

四、从辅教到哲理 31

五、从宗教到政治 32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宗教故事的世俗化叙事 36

一、三教合一 36

二、世俗化 42

三、伦理化 54

四、哲理化 57

五、艺术化 61

第二章 道教与古代小说叙事 76

第一节 道教的发展与小说叙事的变化 76

第二节 仙传叙事 89

第三节 仙境叙事 112

第三章 佛教信仰与古代小说叙事 119

第一节 佛教义理与小说叙事 121

一、神圣叙事 122

二、教义叙事 130

第二节 佛经与小说的形式 136

一、变文与佛经 137

二、唐传奇与佛经 139

三、白话小说与佛经 141

第三节 佛传与僧传类小说 143

一、僧传的叙事模式 145

二、神异叙事 148

三、僧传对佛教传记小说的影响 149

第四章 巫术信仰与古代小说叙事 152

第一节 巫术灵物与小说叙事 154

一、作为小说叙事线索的巫术灵物 155

二、灵物驱邪功能叙事 157

第二节 巫术仪式与小说叙事 159

一、模拟巫术功能主题 160

二、接触巫术功能主题 163

第三节 巫术观念与小说故事情节生成 164

第四节 巫术观念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 168

第五章 占象信仰与古代小说叙事 175

一、预叙的形成及其形式 175

1.明示性预叙 176

2.暗示性预叙 176

3.不确定性预叙 178

4.多重预叙 179

二、占象叙事的序列 180

三、预叙的功能 181

1.框架和总纲 181

2.悬念和伏线 183

3.“命辞”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84

4.事主阻滞“命辞”的实现 185

四、结语 186

第六章 宗教主题 188

第一节“俗情断处法缘生”——道教考验主题 189

一、为何要考验 194

二、如何考验 201

三、考验的内容 204

第二节 “积功累行始成仙”——道教济世主题 215

一、济世方式的种类 218

二、济世方式的变迁 223

第三节 修身建功靠秘书——天书崇拜主题 227

一、天书的性质 228

二、天书的内容和功能 234

三、天书的授与受 237

四、结语 242

第四节 仙凡姻缘的悲喜剧——仙凡艳遇主题 243

一、人仙恋的叙事模式 243

二、人仙遇合的契机 249

三、人仙遇合的禁忌 252

四、仙凡关系的文化阐释 253

第五节 “天宫异物般般有”——仙境游历主题 256

一、进入:仙凡两界的衔接 257

二、游观:理想乐园的建构 260

三、回归:在世俗眷恋和道教追求之间 270

四、结语 274

第六节 超凡入圣凭修炼——道教修行主题 277

一、服食术 278

二、内丹术 283

三、房中术 290

四、修炼术的融合 307

第七节 自我救赎的戏码——神仙降世主题 309

一、降世的方式 312

二、转世与点醒 317

三、降凡小说的叙事谋略 318

第八节 “此身虽异性长存”——佛教转世主题 328

一、“转世”的表现方式 329

二、“转世”观念与小说结构 336

第九节 阴阳两界的沟通——冥界游历主题 338

一、地狱观念的演变 338

二、游冥小说的叙事方式 345

第十节 “善恶到头终有报”——因果报应主题 350

一、报应的内容 352

二、报应的方式 360

三、因果报应观念与小说叙事艺术 363

四、因果报应故事的文化意义 368

参考文献 372

索引 3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