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象数易学与逻辑
象数易学与逻辑

象数易学与逻辑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延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719553
  • 页数:5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象数易学”的“象数”逻辑的“象表意”、“象数表意”的模型论的角度,探讨了“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对应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逻辑特点及缺陷。特别是对“数理逻辑”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缺陷及“象数易学”的“辩证数理逻辑”的优势,进行了专门数理方面的探讨与证明。还探讨了不为人们广为重视的“形式逻辑”对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误导及误识的某些作用与影响,并举例论述了“象数数理”是如何来寻我“数理逻辑”统一的同一性问题和方法;分析并揭示了“数制”表述的某些对应表述功能及其某些“数制”必然会导致产生“不完全性”和悖论结果的可能性及原因;着重强调了事物“体”“用”主次关系之间的主次地位与作用……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对“象数易学”的“象数”、“科学易”等认识与表述方法,能产生认识与理解上的质的飞跃,从而改变并解决历来“义理”及“形而上”的空对空学风的推猜、想象、假设前提下无任何模型可依的误导与误识作用,由此从“象数”逻辑的角度,还“象数易学”理性与感性和实践相结合的本来面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合理可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和认识与表述的模型论及其坚实的依据。
《象数易学与逻辑》目录

前言 1

一 对“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阴”、“阳”概念的认识 19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的整体性存在及“阴”“阳”本体相同或不同的差异、区分性关系原则 20

(1)我们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体论”的认识 20

(2)对“一阴”“一阳”的“阴”“阳”的根本性认识 21

(3)“阴”“阳”的相同或不同概念地判断,有固定性规定和标准吗? 21

(4)“一阴一阳之谓道”里应具体针对有什么样的对应性易卦模型? 22

(5)由(4)中概念的启发,所想到的《易传》中的易卦表述方面的缺陷 23

(6)“太极图”的一般或特殊性组构的表述状态,它也应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某些组合结构的对应形式 29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阴”、“阳”概念与“形式逻辑”相对应的一些认识 31

(1)“形式逻辑”的前提是A=A的“同一律”(又名“自同律”) 31

(2)“形式逻辑”系统前提下“数理逻辑”在认识与表达上的某些缺陷及其特点 93

(3)“象数易学”易卦,是如何来直接对应表述“形式逻辑”及其“数理逻辑”的认识与表述规律的? 138

(三)对“辩证逻辑”及“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立统一”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181

(1)“辩证逻辑”(又称“辩证法”)的前提是A≠A的“非同一律”(又名“非自同律”)。 181

(2)“对立统一” 186

(3)“唯物主义” 191

(4)“形而上学” 191

(5)“象数易学”的“有机辩证统一逻辑”,是如何来寻找与解决“数理”及其“逻辑”不同或矛盾事物间的“辩证统一”的“同一性”的共性本质获取问题的 193

(6)“象数易学”的“有机辩证统一逻辑”,是如何来寻找与解决“数理”及其“逻辑”不同或矛盾事物对应数值间(在统一、融和前提下)的“辩证统一”的“同一性”的共性本质获取问题的? 216

二 “五行”数理的本质定性及其倒锥螺旋式上升的“生克制化合”的稳定性相互促进与制约的特点 241

(一)“五行”结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特点 242

(1)“五行”属性的本质定性的原则和标准,是一切事物(本质)性质关系的总括性的表述原则和标准 242

(2)“相生”关系 248

(3)“相克”关系 250

(4)“相制”关系 252

(5)“地支”的“六冲”关系 274

(6)“相化”(又称“合化”)关系 275

(7)“相合”关系 276

(8)举例说明“干”“支”的直接应用 280

(9)“五行”与“八卦”属性的对应关系 283

(10)“五行管理法”(又称“基因管理法”)及其具体应用 284

(11)“五行”各属性与季节变化对应时,其属性强弱的对应变化的关系 294

(二)综述易卦及其数理间的“五行”定性性质的本质关系 295

(1)“先天卦”的“在天成象”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物质“柔性”(虚体)间的波动性特点 295

(2)“后天卦”的“在地成形”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质“刚性”(实体)间的实体性特点。 296

(3)“先”“后”天卦进行象数组合的对应统一,来完成对一切事物进行全面完整的准确合理地表达 296

三 “盖取诸离”事物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性网络构成及规律的“系统论”思想与特点 301

(一)“象数易学”易卦所对应的事物关系,是通过事物所对应的易卦的卦数本质场态性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的能力来体现的 302

(1)“象数易学”易理对宇世间一切事物间的关系的认识 302

(2)“象数易学”易理对宇世间一切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根本认识,是依靠事物直接所对应的易卦的“五行”属性的定性法则和标准,来对事物进行认识、判断和表述的 303

(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法于阴阳,合于数术”的波动性的“场效应”共振原则 303

(1)“波动性”是对一切事物(第一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则和法则 303

(2)易卦、易爻、易象的各种(包括数理)“合”、“和”、“以变”的“标准型”表述关系与类型,是事物与事物达到和谐、共存的充分且必要的前提(先决)条件 304

(3)寻找与抓住一切事物的共通或共同的共性(统一、同一性)规律,是我们“易理学”研究与表述的根本目的和原则 304

(4)事物间能产生“共振”、“谐振”的效果,才是事物及社会达到“和谐”、“共识”、“共生”、“心心相应”(并非是“心心相印”)及“生生以变”存在的前提条件及充分且必要的决定性因素 305

(5)坚决反对侧重片面的仅以事物“波动性”产生的各种“共振”、“谐振”、干涉、衍涉、绕涉等现象表达出来的某些特点和规律,来认识与表述事物该类“虚”“柔”状态下的“象”形规律 305

四 “时间”因素的准确确定,是我们认识、判断、表述一切事物状态、规律的必不可少的先决和决定性条件——“延生易”认为,“时间是第一性的决定性因素” 307

(一)“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的“时间逻辑学”及“时间易学”认知判断一切事物的根本前提 308

(1)“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就是由于哥德尔引进了以时间前后秩序的“时间逻辑学”所直接对应的“递归”及“递归函数”的“哥德尔配数”的概念和方法,才得以顺利解决的 308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期,一直都是以“天道决定一切”的认识论,来指导我们对“天地生(含人)”一切事物、关系及其规律的认识、判断与表述 308

(3)“时间为主,空间为辅”是我们“象数易学”对事物的根本性“时”、“空”统一认识论与表述方法的总概括 309

(4)再说“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314

(二)我们“象数易学”的“设卦”“观象”“系辞”的认识、判断及表述的具体方法与过程 327

(1)“延生易”中“象”、“数”、“理”、“实践”的“易理学”认知关系与原则 336

(2)设卦 348

(3)观象 350

(4)系辞 351

(5)“象数易学”对事物、数据、语言、信息、状态、规律等是否真假的判断规则 352

五 “体”“用”主次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我们“象数易学”对事物间本质定性后,作为认识、判断与表述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及其趋向的基本原则 357

(一)“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的事物主次(本质)“定性”关系的判定原则 358

(1)“先天八卦”的“八进制”数理表述系统的某些内涵特点 358

(2)“十进制”、“九进制”转化成“八进制”表述时,不会发生数或数值的丢失现象 358

(3)“先天八卦”对应表述的是“四维”时空“只有象而无实体”的时空结构的规律 358

(4)“后天八卦”对应表述的是“三维”时空“有形有体”的实物结构状态及其规律 359

(5)“先天八卦”对应的“八进制”数理表述系统,在转化成“后天八卦”对应的“九进制”的数理表述系统时,是会必然产生对应数的丢失现象的 359

(6)“易理学”认为,“体”是表述高维、主要、起主导作用的事物及事物主次关系的(主要的)“主体”事物的;而“用”则是表述(相对)低维、次要、相对来说起服从及辅助作用的事物及事物主次关系的(次要的)“客体”事物的 359

(7)鉴于以上原因,“象数易学”的“易理学”是以“先天卦”(含数)的表述系统为“体”,以“后天卦”(含数)的表述系统为“用”的复合(组合)型制式的认识与表述体系 360

(8)以上我们对“体用”概念与关系的论述,是与一般易学界及哲学界对“体用合一”、“体用不二”观念的认识与理解,是有区别和不同的 360

(二)抓主体、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带全局的观点 362

(1)“象数易理”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规律的“本体论”的 362

(2)除此之外,还可参阅本人的其他著作 364

以上文章的参考资料 365

附件一 “形式逻辑”的弊病及其与有机辩证“象数易学”逻辑的关系 367

附件二 “数理逻辑”的缺陷与“象数易学”的某些解决方案 407

一 哥德尔定理简介 407

(一)“第一不完备性定理” 407

(二)“第二不完备性定理”是“第一定理”的一个推论 408

(三)“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基本内容 411

(四)对“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某些误解 416

二 “形式逻辑”的缺陷与“象数易学”的互补性解决方案 418

(一)“形式逻辑”及“数理逻辑”的缺陷 419

(二)如何解决“形式逻辑”的缺陷问题? 422

(三)“象数”与“数术”学的“(类集)集合论”辩证统一思想的特点 433

三 “数理逻辑”在具体应用中的缺陷和“象数易学”某些解决方案 435

(一)为什么人脑与电脑(含计算机)有那么多的根本性差别呢? 435

(二)“形式逻辑”及其语言,也是无法避免有“不完全”和矛盾性的悖论性表述结果的 438

附件三 “形式数理逻辑”缺陷与“象数易学”的互补性解决方案 445

一 “形式逻辑”及“数理逻辑”的缺陷及其互补方法 446

(一)“形式逻辑”及“数理逻辑”的缺陷 446

(二)如何解决“形式逻辑”的缺陷问题 450

(1)一般解决思路的认知缺陷及我们的某种解决方案 450

(2)我们“象数易学”解决方法的“互补性”特点 455

(3)我们“象数易学”解决方法的“平衡”、“守恒”及“量变到质变”的特点 459

(4)我们“象数易学”是如何解决与“无穷”、“无限”、“无极”有关的数理问题的? 463

(三)“象数”与“数术”学的“(类集)集合论”辩证统一思想的特点 470

二 “数理逻辑”在某些具体应用中的缺陷和“象数易学”某些解决方案 472

附件四 “抽象思维学”及其作用与缺陷——“象数易学”易理的某些解决方法 485

一 什么是“抽象思维学”?它有什么特点?与我们的“象数易学”有何关系? 487

二 当今人类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理性”时代”了呢? 491

(一)“概念模糊的命题,是不可计算的” 492

(二)“图灵(Alan Turing)的停机命题,是不可计算的” 493

(三)“哥德尔(Kurt Godl)命题PK(k),是不可计算的” 496

三 “数理逻辑”和我们的“象数易学”易理,是如何解决“数理逻辑”某些缺陷的? 499

四 “象数易理”的“有机辩证统一逻辑”在解决“数理悖论”根本缺陷时的某些思路 505

五 “象数易学”易理的“极化”、“类化”本质定性法则和标准的确立 511

六 “象数易学”易理的“类集集合论”与其“有机辩证统一逻辑”的“集合学”及“组合学”的建立 5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