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晏华,吕鍠芹主编;张潇川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50401679
  • 页数:207 页
图书介绍: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劳动力、资本、商品三大基本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基础上运行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是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劳动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与劳动力优化配置即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转的科学。内容包括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本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与均衡、工资、就业、失业、社会保障等。
《劳动经济学》目录

1 绪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1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1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3

1.2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与问题 4

1.2.1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4

1.2.2 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5

1.2.3 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 6

1.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1.3.1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7

1.3.2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9

1.3.3 劳动力市场 9

1.3.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1.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

1.4.1 微观与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 12

1.4.2 实证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12

1.4.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方法 14

1.4.4 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其他常用具体方法 14

本章小结 15

复习与思考 15

2 劳动力供给 16

本章学习目标 16

2.1 劳动力供给概述 16

2.1.1 劳动力及其相关范畴 16

2.1.2 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18

2.1.3 劳动力供给假设 19

2.1.4 劳动力供给的构成要素 20

2.1.5 劳动力供给的分类 22

2.2 个人劳动力供给 26

2.2.1 效用理论 26

2.2.2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 27

2.3 家庭劳动力供给 36

2.4 社会劳动力供给 37

2.4.1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37

2.4.2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39

2.5 劳动力供给弹性 40

2.5.1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含义 40

2.5.2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主要形式 40

本章小结 42

复习与思考 42

3 劳动力供给质量——人力资本 44

本章学习目标 44

3.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44

3.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44

3.1.2 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 45

3.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46

3.2 人力资本基本理论 46

3.2.1 人力资本的概念 46

3.2.2 人力资本的独特性质 47

3.2.3 人力资本的类型 48

3.3 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49

3.3.1 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 49

3.3.2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50

3.3.3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50

3.4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51

3.4.1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一般模式 51

3.4.2 个人教育投资决策 52

3.4.3 企业培训投资决策 54

本章小结 56

复习与思考 56

4 劳动力需求 57

本章学习目标 57

4.1 劳动力需求概述 57

4.1.1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及性质 57

4.1.2 劳动力需求的类型 58

4.1.3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58

4.1.4 劳动力需求表、需求曲线 59

4.2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61

4.2.1 基本假设条件 61

4.2.2 生产函数 61

4.2.3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62

4.2.4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63

4.3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 64

4.3.1 生产要素的替代理论 65

4.3.2 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 69

4.4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70

4.4.1 生产规模扩大与劳动力需求调整 70

4.4.2 生产要素价格变化与劳动需求调整 71

4.5 非营利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72

4.5.1 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 73

4.5.2 公共部门的劳动力需求 74

4.5.3 适度增长目标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 75

4.6 劳动力需求弹性 76

4.6.1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及类型 76

4.6.2 劳动力需求有无弹性的相对性 77

4.6.3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77

4.6.4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78

4.6.5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 78

本章小结 79

复习与思考 80

5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81

本章学习目标 81

5.1 均衡理论 81

5.1.1 均衡的基本含义 81

5.1.2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81

5.1.3 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82

5.1.4 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82

5.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83

5.2.1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 83

5.2.2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87

5.3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91

5.3.1 使劳动力资源实现最优分配 91

5.3.2 使同质劳动力能获得同等报酬 93

5.3.3 实现充分就业 94

5.4 内部劳动力市场 94

5.4.1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95

5.4.2 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 96

5.4.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96

本章小结 96

复习与思考 97

6 劳动力流动 99

本章学习目标 99

6.1 劳动力流动概述 99

6.1.1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99

6.1.2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99

6.1.3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100

6.2 劳动力流动的决策 103

6.2.1 劳动力流动决策分析 103

6.2.2 工作搜寻的成本收益分析 104

6.3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 105

6.3.1 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 105

6.3.2 体力劳动流向脑力劳动 105

6.3.3 第一、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 106

6.3.4 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 106

6.4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意义 106

6.4.1 可以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106

6.4.2 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106

6.4.3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06

6.4.4 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107

6.4.5 可避免劳动力的积压浪费 107

6.5 劳动力流动模型 107

6.5.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107

6.5.2 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108

6.5.3 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109

6.6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与人才流失 110

6.6.1 经济移民与政治移民 110

6.6.2 劳动力国际流动对输入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11

6.6.3 劳动力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 111

6.6.4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 112

本章小结 113

复习与思考 113

7 工资 115

本章学习目标 115

7.1 工资概述 115

7.2 工资的相关理论 116

7.2.1 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理论 116

7.2.2 近现代工资理论 118

7.3 工资水平 119

7.3.1 工资水平的含义 119

7.3.2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119

7.3.3 物价对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 120

7.4 劳动报酬形式 121

7.4.1 基本工资 121

7.4.2 奖金 122

7.4.3 津贴和补贴 122

7.4.4 福利 123

7.5 工资制度 123

7.5.1 工资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原则 123

7.5.2 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 123

本章小结 124

复习与思考 125

8 就业 126

本章学习目标 126

8.1 劳动就业的含义 126

8.1.1 就业与就业者 126

8.1.2 充分就业 128

8.2 就业理论 129

8.2.1 传统的西方就业理论 129

8.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30

8.2.3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133

8.3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34

8.3.1 人口因素 134

8.3.2 科学技术进步因素 135

8.3.3 经济因素 136

8.3.4 劳动制度因素 137

8.3.5 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138

8.3.6 心理因素 138

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 139

8.4.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就业制度 139

8.4.2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遵循经济改革整体步骤与逻辑 140

8.4.3 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与城乡一体化 141

8.4.4 城市就业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143

8.4.5 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三个特征 144

本章小结 145

复习与思考 145

9 失业 147

本章学习目标 147

9.1 失业的界定与类别 147

9.1.1 失业的概念 147

9.1.2 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148

9.1.3 我国失业的新概念 149

9.1.4 失业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150

9.2 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 154

9.2.1 失业的衡量 154

9.2.2 失业的影响 155

9.3 失业与通货膨胀 157

9.3.1 通货膨胀与工资膨胀 157

9.3.2 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 159

9.3.3 菲利普斯曲线 160

9.3.4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60

9.3.5 自然失业率 161

9.4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 162

9.4.1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162

9.4.2 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164

9.4.3 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治理的最新思考 166

本章小结 166

复习与思考 167

10 社会保障 169

本章学习目标 169

10.1 社会保障概述 169

10.1.1 社会保障的含义 169

10.1.2 社会保障的特征 170

10.1.3 社会保障的功能 170

10.2 社会保障的形成与发展 171

10.2.1 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期 171

10.2.2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期 172

10.2.3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期 172

10.2.4 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期 173

10.2.5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调整期 173

10.3 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与政策 174

10.3.1 西方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174

10.3.2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 178

10.4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178

10.4.1 社会保险 179

10.4.2 社会救助 180

10.4.3 社会福利 181

10.4.4 社会优抚 182

本章小结 182

复习与思考 183

11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 184

本章学习目标 184

11.1 劳动关系概述 184

11.1.1 劳动关系的含义 184

11.1.2 劳动关系的基本要素 184

11.1.3 劳动关系的运行与调整 185

11.2 劳动法律关系 191

11.2.1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191

11.2.2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 192

本章小结 193

复习与思考 193

参考文献 194

附: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1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