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 1
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一)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
2、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正义的禁烟斗争 4
3、鸦片战争。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化 7
4、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2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4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16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6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7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 18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8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19
2、戊戍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前奏 24
3、辛亥革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9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37
三 北详军阀的黑暗统治 41
(一)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 41
1、北洋军阀的产生与形成 41
2、袁世凯窃夺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43
(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44
1、袁世凯的卖国与独裁 44
2、北洋军阀的分裂混战与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 4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19年5月—1927年7月) 56
一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6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56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56
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初期的工人斗争 58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0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0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63
3、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64
(三)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6
1、五四运动的发生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66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7
3、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出现及其活动 69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71
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1
2、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72
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74
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兴起 75
(一)国共合作的酝酿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75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75
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78
(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80
1、国民党的“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80
2、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83
(三)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85
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85
2、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86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88
4、北方革命运动的高涨 89
三 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91
(一)国民党左、中、右三派的分化 91
(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 93
1、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93
2、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95
3、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98
(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01
四 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高潮 106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06
1、北伐战争前的国内政治形势 106
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08
(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112
1、工人阶级的英勇战斗 112
2、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115
3、农民问题上的激烈斗争 116
五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大革命的失败 118
(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加紧勾结。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118
1、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118
2、蒋介石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120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22
(二)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继续高涨 124
1、武汉地区声讨蒋介石,工农运动的继续发展 124
2、国内外反动势力对武汉政府的包围 126
3、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27
(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和大革命的失败 128
1、武汉政府的右转和革命的严重危机 128
2、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130
3、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大革命的失败 131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133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1937年7月) 135
一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135
(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 135
1、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争夺 135
2、新军阀的“北伐”和东北“易帜” 137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对外对内政策 138
1、国民党新军阀对外实行卖国的投降主义政策 138
2、国民党新军阀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 140
(三)国民党改组派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政治主张 143
1、国民党改组派的政治主张 143
2、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建立及政治主张 148
二 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52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和八七会议 152
(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新道路 154
1、以三大起义为中心的全国各地武装起义 154
2、毛泽东关于建党、建军原则和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159
3、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61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62
1、红色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62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63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中国特色 165
4、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168
三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170
(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及其对革命的危害 170
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 170
2、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特征 174
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革命的严重危害 175
(二)遵义会议——历史的伟大转折 182
1、遵义会议的召开 182
2、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85
(三)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 186
1、反对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的斗争 186
2、反对张国焘军阀主义、分裂主义的斗争 188
3、粉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长征的胜利 191
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制定的依据 193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198
1、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提出 198
2、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199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
1、红军的东征和回师,逼蒋抗日政策的确立 202
2、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 204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7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209
第四章 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210
一 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各族人民奋起就战 210
(一)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 210
(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指导下的正面战场 215
(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指导下的敌后战场 219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25
二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解放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232
(一)日本侵华政策改变,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32
1、武汉失守日本侵华政策的改变 232
2、国民党内部动摇和分裂,汪精卫叛国投敌 233
3、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 234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 235
(二)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国民党反共高潮被打退 238
1、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的斗争 238
2、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 239
3、皖南事变。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242
(三)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244
1、日军对解放区大举进攻 244
2、八路军反“扫荡”的胜利,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246
3、新四军反“扫荡”的胜利,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250
4、八路军百团大战的胜利 253
(四)全国各阶级、阶层和各党派对抗战的态度。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256
1、全国各阶级、阶层和各党派对抗战的态度 256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 259
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62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转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受挫 262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62
2、英、美与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合作,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263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变 265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战胜困难和延安整风运动 266
1、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 266
2、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268
3、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272
(三)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275
1、国民党的独裁政治和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275
2、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经济上的垄断与掠夺 278
3、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 280
4、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281
(四)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283
1、解放区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 283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85
3、解放区军民的战略反攻、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287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49年10月) 291
一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 291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 291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291
2、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 295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基本方针,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96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重庆谈判 296
2、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02
(三)“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东北根据地的建立 304
1、“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305
2、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307
(四)解放区的练兵、土改和生产运动 309
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第二条战线上的英勇斗争 311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战略思想和方针 311
1、全面内战爆发时的基本形势 311
2、战胜国民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 312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315
1、人民军队战略防御的重大胜利 315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321
3、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326
(三)第二条战线的英勇斗争 333
三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39
(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粉碎国民党的“和平攻势” 339
(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341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345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学说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34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5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360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 360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360
1、建国初期的国内形势 360
2、肃清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361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 363
4、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 365
5、镇压反革命运动 367
(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368
1、国营经济的建立,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斗争 368
2、三反和五反运动的伟大胜利 371
3、对旧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革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374
4、党的发展和整顿,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376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82
(一)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382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82
2、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386
(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7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7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3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5
1、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95
2、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 397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评价 402
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03
(一)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和准备工作 403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407
后记 416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王纪华纪念集编审委员会 1995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难民革命》马克·恩格尔哈特 2019
- 《沐浴红色文化经典 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陈发祥,崔健编著 2019
- 《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任仲文 2019
- 《初中英语语法革命 修订版》李义启 2016
- 《二十面体和5次方程的解的讲义》(德)菲利克斯·克莱因著 2019
- 《怀念集 革命·事业·友情》姜椿芳著 1997
- 《将革命进行到底》郭芳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