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师诊疗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元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8276946
- 页数:716 页
第一章 中医学基本特点 1
第一节 整体观念 1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
二、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第二节 辨证论治 3
一、同病异治 5
二、异病同治 5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三章 藏象学说 16
第一节 脏腑 16
一、五脏 16
(一)心 16
(二)肺 18
(三)脾 20
(四)肝 22
(五)肾 25
二、六腑 28
(一)胆 28
(二)胃 29
(三)小肠 30
(四)大肠 30
(五)膀胱 31
(六)三焦 31
三、奇恒之腑 32
(一)脑 32
(二)髓 33
(三)骨 33
(四)脉 33
(五)胆 33
(六)女子胞 33
第二节 气、血、津液 34
一、气 34
(一)气的生成 35
(二)气的运动 35
(三)气的生理功能 35
(四)气的分类 36
二、血 37
(一)血的生成 38
(二)血的功能 38
(三)血的运行 38
三、津液 39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9
(二)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41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43
第四章 经络 4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生理功能 44
一、经络的概念 4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44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45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6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46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47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47
第三节 奇经八脉 48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48
二、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功能 49
第五章 病因病机 50
第一节 病因 50
一、六淫 50
二、疫疠 51
三、内伤 52
四、致病病理产物 52
第二节 病机 53
一、正邪相争 53
二、阴阳失调 54
三、气机失常 54
第六章 中医基本诊断方法 55
第一节 望诊 55
一、望神 55
二、望色 56
三、望舌 57
四、望形态 60
第二节 闻诊 61
一、听声音 61
二、嗅气味 63
第三节 问诊 63
一、主诉与主症 64
二、症状与体征 64
第四节 切诊 65
一、以“六纲脉”为纲 66
二、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 67
第七章 辨证 68
第一节 八纲辨证 68
一、阴阳 68
(一)阴证和阳证 68
(二)阴虚与阳虚 69
(三)亡阴和亡阳 70
二、表里 70
(一)表证 70
(二)里证 71
三、寒热 72
(一)寒证 72
(二)热证 73
四、虚实 73
(一)虚证 73
(二)实证 74
第二节 脏腑辨证 75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75
(一)心气虚、心阳虚 75
(二)心血虚、心阴虚 76
(三)心火亢盛、小肠实热 76
(四)心血瘀阻 76
(五)痰火扰心 77
(六)痰迷心窍 77
(七)心火上炎 7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77
(一)肺气虚 78
(二)肺阴虚 78
(三)风寒束肺 78
(四)风热犯肺 79
(五)痰热壅肺 79
(六)痰浊阻肺 79
(七)燥邪犯肺 79
(八)大肠湿热 80
(九)大肠寒湿 80
(十)大肠津亏 80
三、脾与胃病辨证 81
(一)脾气虚、中气下陷 81
(二)脾不统血 81
(三)脾阳虚 81
(四)寒湿困脾 82
(五)脾胃湿热 82
(六)胃寒证 83
(七)胃热炽盛 83
(八)食积胃脘 83
(九)胃阴不足 84
四、肝与胆病辨证 84
(一)肝气郁结 84
(二)肝火上炎 84
(三)肝血虚 85
(四)肝风内动 85
(五)寒凝肝脉 85
(六)肝胆湿热 86
(七)胆郁痰扰 8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86
(一)肾阴虚 87
(二)肾阳虚 87
(三)肾气不固 87
(四)肾不纳气 88
(五)膀胱湿热 88
(六)膀胱虚 88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89
一、气病辨证 89
(一)气虚证 89
(二)气陷证 89
(三)气滞证 90
(四)气逆证 90
二、血病辨证 90
(一)血虚证 90
(二)血瘀证 91
(三)血热证 91
三、津液辨证 91
(一)津液不足证 92
(二)水液停聚证 92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92
一、卫分证 93
二、气分证 93
(一)热扰胸膈证 93
(二)热壅于肺证 94
(三)热炽阳明(胃热亢盛)证 94
(四)热结肠道证 94
(五)热郁胆腑证 94
(六)温热蕴蒸(脾胃湿热)证 94
三、营分证 95
(一)热伤营阴证 95
(二)热入心包证 95
四、血分证 95
(一)血热妄行证 96
(二)肝热动风证 96
(三)阴虚风动证 96
第八章 中药 97
第一节 中药基础知识 97
一、中药的性能 97
(一)四气五味 97
(二)升降浮沉 99
二、中药的归经 100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101
(一)配伍 101
(二)禁忌 101
(三)剂量 103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104
一、解表药 104
(一)辛温解表药 104
(二)辛凉解表药 105
二、清热药 105
(一)清热泻火药 106
(二)清热燥湿药 106
(三)清热解毒药 107
(四)清热凉血药 108
(五)清虚热药 108
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09
(一)温化寒痰药 109
(二)清化热痰药 110
(三)止咳平喘药 111
四、芳香化湿药 111
五、消食药 112
六、理气药 113
七、止血药 114
八、活血祛瘀药 115
九、泻下药 117
(一)攻下药 117
(二)润下药 118
(三)逐水药 118
十、驱虫药 119
十一、开窍药 119
十二、温里药 120
十三、平肝息风药 121
十四、安神药 122
十五、利水渗湿药 123
(一)利水消肿药 123
(二)利水通淋药 123
(三)利湿退黄药 124
十六、祛风湿药 124
(一)祛风湿、止痹痛药 124
(二)舒筋活络药 125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125
十七、补虚药 125
(一)补气药 126
(二)补血药 127
(三)补阴药 127
(四)补阳药 128
十八、收涩药 129
(一)收敛止汗药 130
(二)涩肠止泻药 130
(三)涩精、缩尿、止带药 130
十九、外用及其他药 131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 133
第一节 治未病 133
一、未病先防 133
二、既病防变 134
第二节 治则 135
一、治病求本 135
二、扶正祛邪 137
三、调整阴阳 137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8
第三节 调护 139
一、顺应自然 139
二、天人相应 140
第十章 中医常见急症的处理 147
第一节 外感高热症 147
第二节 咳血、呕血 150
第三节 胁痛 151
第四节 中风 152
第五节 心痛(心绞痛) 154
第六节 厥脱 156
第十一章 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158
第一节 感冒 158
第二节 咳嗽 170
第三节 肺痿 179
第四节 肺痈 182
第五节 哮病 188
第六节 喘证 198
第七节 肺胀 211
第八节 肺痨 217
第九节 痰饮 222
第十节 盗汗 231
第十一节 胸痹 236
第十二节 不寐 244
第十三节 郁证 250
第十四节 癫病 256
第十五节 痫病 259
第十六节 胃脘痛 265
第十七节 噎膈 272
第十八节 呕吐 277
第十九节 呃逆 283
第二十节 泄泻 289
第二十一节 腹痛 295
第二十二节 胁痛 301
第二十三节 黄疸 307
第二十四节 积聚 313
第二十五节 臌胀 319
第二十六节 头痛 326
第二十七节 眩晕 334
第二十八节 痉病 340
第二十九节 瘿病 344
第三十节 淋证 348
第三十一节 水肿 355
第三十二节 癃闭 362
第三十三节 消渴 369
第三十四节 遗精 374
第三十五节 痹病 379
第三十六节 痿证 385
第三十七节 虚劳 390
第十二章 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401
第一节 月经先期 401
第二节 月经后期 410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9
第四节 月经量过多 426
第五节 月经量过少 432
第六节 经期延长 439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444
第八节 痛经 450
第九节 闭经 458
第十节 崩漏 464
第十一节 带下病 472
第十三章 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480
第一节 感冒 480
第二节 肺炎喘嗽 484
第三节 泄泻 491
第四节 疳证 497
第五节 惊风 503
第六节 口疮 511
第七节 遗尿 514
第八节 病毒性心肌炎 517
第九节 汗证 522
第十节 小儿暑温 525
第十一节 水痘 533
第十二节 痄腮 536
第十四章 外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540
第一节 筋伤 540
第二节 脱臼 564
第三节 骨折 588
第四节 颜面部疔疮 605
第五节 痈 607
第六节 流注 610
第七节 瘰疬 614
第八节 肛门痔疾 617
第九节 肛痈 620
第十五章 眼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624
第一节 针眼 624
第二节 漏睛 626
第三节 漏睛疮 628
第四节 天行赤眼 630
第五节 花翳白陷 633
第十六章 耳鼻喉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636
第一节 脓耳 636
第二节 鼻渊 639
第三节 喉痹 645
第四节 乳蛾 651
第五节 喉痈 656
第十七章 皮肤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661
第一节 粉刺 661
第二节 牛皮癣 664
第三节 白疕 667
第四节 瘾疹 671
第五节 蛇窜疮 675
第六节 湿疹 678
第十八章 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罐疗法 683
第一节 针灸疗法 683
一、针法 683
(一)针刺方法 683
(二)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685
二、灸法 688
三、常见疾病针灸治疗 690
(一)配穴处方原则 690
(二)针灸治疗常见病 690
第二节 按摩推拿疗法 694
一、按摩推拿作用机制 694
二、按摩推拿主要部位或穴位 695
三、身体各部位的按摩 696
(一)手部按摩 696
(二)脚部按摩 697
(三)腹部按摩 698
(四)头颈部按摩 698
(五)耳部按摩 699
四、按摩常用手法 700
(一)一指禅推法 700
(二)揉法 701
(三)抹法 701
(四)擦法 701
(五)扫散法 702
(六)摩法 702
(七)拿法 702
五、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 703
(一)颈椎病 703
(二)落枕 704
(三)慢性腰肌劳损 705
(四)肩关节周围炎 706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707
第三节 刮痧疗法 709
(一)操作方法 709
(二)适应范围 709
(三)注意事项 709
第四节 拔罐疗法 710
(一)概念和特点 710
(二)操作方法 710
(三)作用和适应范围 713
(四)注意事项 716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Maya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来阳编著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战略情报 情报人员、管理者和用户手册》(澳)唐·麦克道尔(Don McDowell)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