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华法制文明史  近、当代卷
中华法制文明史  近、当代卷

中华法制文明史 近、当代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晋藩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11840493
  • 页数:5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作者之前出版的《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法制60年》等三本书提炼和整编。并追索和整理了中华法律体系从源头至今的发展脉络,是作者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成书于此。
《中华法制文明史 近、当代卷》目录

第二编 中华法制文明史(近代卷)(1840~1949年) 3

绪论 3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改制与更法思潮的兴起 6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6

二、主张改制更法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9

三、改制更法思潮的主要内容 13

(一)论证改制更法的历史必然性 13

(二)提倡睁眼看世界,运用近代国际公法调整中外关系 16

(三)抨击腐败的吏治,倡言改革司法 18

(四)传承“德主刑辅”的正统思想 25

(五)用贫富“不相齐”而争,解释法制文明的起源,强调明农的重要性 27

四、师夷制夷思想的提出和最初的实施方案 29

第二章 西方法文化的输入与固有法观念的更新(1840年~19世纪70年代) 34

一、西方法文化的输入 35

(一)西方法文化输入的媒体 35

(二)西方法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43

二、中西法文化的碰撞与法观念的一次飞跃 51

(一)中西法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51

(二)师夷变法——中国法文化的导向 53

第三章 “中体西用”的洋务法制 57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 57

二、洋务派的理论基础 62

三、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67

(一)“稍变成法”,引进西法 67

(二)开拓培养洋务法律人才的途径 71

(三)增设洋务外交机关和提倡公法学 74

(四)以近代经济法律调整新兴的工业企业 79

(五)隆礼重刑,匡复旧序 84

四、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与洋务法制的价值 87

第四章 宪政思想的萌发与变法维新(19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末) 91

一、改良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 91

二、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95

(一)仿行西政,倡言变法 96

(二)赞美议院制度,主张君民共主 99

(三)振兴商务,以法护商 103

(四)比较中西法律,改革原有律例 106

三、维新思潮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 109

四、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 117

(一)在西方法律学说影响下的法律观 118

(二)兴民权,为民立法 130

(三)主张法治,反对人治 132

五、君主立宪——改造国家的蓝图 135

(一)救亡图存、唯有维新 135

(二)设议院、开国会、开制度局 136

(三)制定宪法 139

(四)实行三权分立 141

(五)建立新的法律体系 147

(六)维新派的主要成就 148

第五章 晚清预备立宪与宪法 151

一、预备立宪的提出与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 151

(一)预备立宪提出的历史背景 151

(二)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 155

二、官制改革与皇族集权 161

三、筹设“预立上下议院基础”的谘议局和资政院 167

(一)谘议局的设立与活动 167

(二)资政院的召开 171

(三)办理地方自治的尝试 174

四、制定《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 178

(一)“甄采列邦之良规,折衷本国之成宪”的《钦定宪法大纲》 178

(二)挽救危局的《重大信条十九条》 183

第六章 晚清修律崭露近代法制文明的曙光 188

一、晚清修律的提出 188

二、晚清修律的成果与历史经验 190

(一)晚清修律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的,符合世界潮流 194

(二)改良政治是推动修律的前提 195

(三)移植西方法律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195

(四)充分发挥新思想的作用 197

三、晚清修律与沈家本、伍廷芳 199

(一)沈家本的生平 199

(二)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200

(三)伍廷芳的生平与法律思想 227

第七章 体现近代刑法文明的新章——《大清刑律》 233

一、删除《大清律例》内重法,以适应会通中西的宗旨 233

二、《现行刑律》——中国近代刑法的过渡形态 235

(一)“总目宜删除也” 235

(二)“刑名宜厘正也” 236

(三)“新章宜节取也” 236

(四)“例文宜简易也” 236

三、吸收西方的刑法文化,起草新刑律 238

(一)制定新《刑律》的必要与变通旧律的意见 238

(二)采纳西方近代刑法原则 242

(三)法典体例的西方化 244

(四)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 248

(五)《钦定大清刑律》的主要特点 266

第八章 与西方民法接轨的《大清民律草案》 269

一、厘定民律,图治之要 270

二、体现固有民法与西方民法初步整合的指导原则 274

(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 275

(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 275

(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 276

(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 276

三、中西汇合的体系与内容 277

(一)总则编的体系与内容 277

(二)债权编的体系与内容 280

(三)物权编的体系与内容 281

(四)亲属编的体系与内容 282

(五)继承编的体系与内容 283

四、《大清民律草案》的历史地位与特点 284

(一)体现了中国民法发展中的重大转折 284

(二)新旧杂糅,反映了特定的国情社情 285

(三)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 285

第九章 由抑商到护商的商业立法 288

一、改良派提出商战和以法护商的呼吁 288

二、《大清商律》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292

第十章 走向司法文明的改革 299

一、仿西方的司法改革的提起 299

(一)司法改革的酝酿 299

(二)以西方为改革司法的模式 303

二、官制改革中的新司法体制 304

(一)新司法体制的雏形 304

(二)部院司法权限之争 308

三、司法改革中的相关立法 312

(一)《法院编制法》的制定 312

(二)《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被搁置 314

(三)《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与《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的完成 316

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320

(一)司法与行政分立 320

(二)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分理 321

(三)初步展现近代意义的司法文明 322

(四)采用律师制度 324

第十一章 民主共和的国家方案与法制文明的新纪元 328

一、资产阶级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328

(一)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产生 328

(二)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 330

二、共和国方案的提出与基本内容 337

(一)以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 337

(二)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 339

(三)以法治国、司法独立 343

(四)建国三时期与五权宪法 344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建制 349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349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351

(三)革旧立新的各项立法 354

(四)改革司法,实行文明审判 359

第十二章 北京政府时期近代法制文明的推动与顿挫(1912~1928年) 364

一、北京政府建立后的毁法与护法 364

二、制宪与法统之争 368

(一)《天坛宪草》的历史命运 368

(二)“贿选宪法”的破产与法统之争的余音 372

三、进二步退一步的立法活动 375

(一)法学家的成长及其立法作用 375

(二)刑法典的修订和特别刑法的广泛适用 378

(三)民律二草与大理院民事判例要旨 382

四、大理院的独立审判地位与军阀的干预司法 385

第十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1928~1949年) 388

一、由《训政时期约法》到《中华民国宪法》 389

(一)《训政纲领》与《训政时期约法》 389

(二)《中华民国宪法》 390

二、刑事法律的构成与特别法的地位 392

三、《中华民国民法》的正式公布 394

(一)“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与民法典的起草 394

(二)《中华民国民法》的基本内容 395

(三)《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 398

四、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 403

(一)司法体制 403

(二)诉讼与审判的特点 404

第十四章 谱写新民主主义法制文明的根据地法制(1927~1949年) 408

一、由激进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新思潮 409

(一)激进民主主义的思想内容 409

(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415

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立法活动 418

(一)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418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419

(三)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刑事法律 430

(四)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法 431

(五)解放妇女的婚姻法 433

(六)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法 434

三、人民司法制度的创建与发展 435

第三编 中华法制文明史(当代卷)(1949年~ ) 441

绪论 441

第一章 新中国法制文明奠基之作 ——《共同纲领》 443

一、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新民主主义法制原则的确立 443

(一)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六法全书》的指示 443

(二)新中国法制原则的确立 445

二、《共同纲领》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448

三、根据《共同纲领》所形成的建国初期的法律体系 45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它的发展 454

(二)行政立法与政权机关建设 461

(三)惩治反革命的刑事立法 46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相关立法 465

(五)财政体制与相关立法 468

(六)婚姻制度改革与立法 471

(七)劳工法制的建立 474

(八)民族立法 476

四、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指导下的司法制度 478

(一)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 478

(二)诉讼与审判制度 484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文明(上) 487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新时期的到来 487

二、“八二宪法”——法制建设的重要步伐 489

(一)过渡形态的“七八宪法” 489

(二)“八二宪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490

(三)“八二宪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地位 493

(四)“八二宪法”的四次修改 495

三、依法行政理念的确立与行政法制的发展 505

(一)依法行政的理念与主要内容 505

(二)促进依法行政的举措 508

(三)《行政诉讼法》的首次公布 511

第三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文明(下) 523

一、新时期刑法的颁布 523

(一)1979年《刑法》的制定 523

(二)1979年《刑法》颁布后的刑事立法 525

(三)1997年《刑法》的修订与公布施行 526

(四)1997年《刑法》颁行以后的修正 534

二、新时期民商经济法的发展 536

(一)《民法通则》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536

(二)统一《合同法》的制定 542

(三)体现民事立法新成就的《物权法》 545

(四)新时期《婚姻法》的制定与公布 546

(五)新时期商法、经济法的兴起与发展 549

(六)新时期的民族立法 564

(七)新时期司法制度的改革 571

后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经验 5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