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建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4529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课题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立足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未来,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和措施结合起来整体研究,把建设目标量化细化,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标准,通过对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分析,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律,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目录

导言 1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1

三 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6

四 创新和特色 7

第一篇 中国新农村建设概论 11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 11

第一节 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11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乡村建设 12

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建设 24

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的变化与发展 26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契机 30

一 中国农村建设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30

二 “四个并存”: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 32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 34

一 改革开放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34

二 初步具备着手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 35

三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6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38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38

一 “三农”问题的性质及其特点 38

二 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41

三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42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确保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4

一 新农村建设是扩大内需的现实需要 44

二 新农村建设将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循环拉动效应 45

三 新农村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46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47

一 新农村建设是以发展为主题 47

二 以人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追求 48

三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 48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49

一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9

二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50

三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51

第三章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 53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演进 53

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农村建设概念 53

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农村建设概念 54

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概念 55

四 “一号文件”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56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特征 58

一 时代特征 59

二 本质特征 61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63

一 统筹协调 63

二 规划先行 65

三 因地制宜 67

四 政府引导 68

五 农民自愿 70

第二篇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模式 75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与指标体系 75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分析 75

一 概述 75

二 评价内容和目的 76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 77

一 总体目标 77

二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78

三 指标体系的初选程序 80

四 指标体系的设计 81

五 应该注意的问题 87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水平测算——以江西为例 88

一 测算方法 88

二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水平 89

三 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分析 95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与评析 97

第一节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97

一 背景与成效 97

二 经验与教训 99

三 中国的理性借鉴 101

第二节 有关模式的讨论与研究 103

一 理论界有关模式的不同见解 104

二 研究模式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05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模式分析 107

一 模式的比较分析 108

二 模式的基本类型 111

三 启示 113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模式典型分析 117

第一节 “赣州模式” 117

一 主要内容 118

二 主要做法 120

三 主要经验 123

第二节 “湖州模式” 125

一 基本情况 125

二 主要经验 126

三 启示 129

第三节 “华西村模式” 130

一 基本情况 130

二 主要经验 131

三 启示 133

第四节 “四在农家”模式 135

一 主要内容 135

二 主要做法 136

三 主要经验 137

四 启示 138

五 几点思考 139

第三篇 新时期中国新农村建设 143

第七章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走向 143

第一节 “十一五”新农村建设评价 143

一 主要成效 143

二 存在问题 149

第二节 “十二五”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154

一 “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154

二 “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156

第八章 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161

第一节 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 161

一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162

二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 163

第二节 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165

一 发展现代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66

二 现代农业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物质基础 166

三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166

四 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基础 167

五 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167

第三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启示 168

一 机械化现代农业型 168

二 资源高效利用型 169

三 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型 170

四 “一村一品”型 170

五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型 171

第四节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71

一 区域差异化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172

二 生态农业 172

三 绿色农业 174

四 观光休闲农业 175

第五节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175

一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76

二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181

三 完善现代农业政策保护体系 184

四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186

五 加强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 188

第九章 构建中国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191

第一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91

一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191

二 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 193

三 建立现代农村土地制度 196

第二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99

一 中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199

二 美、法、日农业保护制度和借鉴 204

三 建立中国特色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206

第三节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209

一 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 209

二 美、日农业金融制度经验借鉴及分析 210

三 推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211

第十章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214

第一节 农村社会管理概述 214

一 农村社会管理的内涵 214

二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218

三 农村社会管理实践的困境 220

四 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路径 222

第二节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机制 224

一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224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现状 225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29

四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233

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234

六 推进农村医疗体制改革 239

七 加强农村公共安全管理 241

第三节 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机制 243

一 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243

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44

三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248

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民主管理 249

一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组织概述 250

二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254

三 加强农村村民自治建设 259

第十一章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64

第一节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64

一 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264

二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265

三 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268

第二节 推进“三化”同步发展 269

一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化同步” 269

二 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272

三 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 273

第三节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74

一 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 275

二 完善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机制 276

三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 277

四 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278

附录一: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281

附录二:统筹城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97

附录三:统筹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 312

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