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都江堰文献集成  历史文献卷 (文学卷)
都江堰文献集成  历史文献卷 (文学卷)

都江堰文献集成 历史文献卷 (文学卷)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殊闲,罗健勇总主编;曾晓娟本册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3109107
  • 页数:939 页
图书介绍:
《都江堰文献集成 历史文献卷 (文学卷)》目录

序言&潘殊闲 1

第一编 诗词 3

风谣 3

先民谣 3

蚕丛国诗 3

灌令歌 4

生卒年可考类 5

郭璞 5

岷山赞 5

常景 6

四君咏之一 扬雄 7

褚亮 7

赋得蜀都 8

李白 8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选三) 9

峨眉山月歌 9

送友人入蜀 9

登锦城散花楼 10

荆门浮舟望蜀江 10

杜甫 11

卜居 11

江村 11

江涨 12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12

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12

游修觉寺 13

后游 13

江涨 14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14

野望因过常少仙 14

寄杜位 15

石犀行 15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16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17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17

赠别何邕 17

野望 17

畏人 18

溪涨 18

警急 19

西山三首 19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20

登楼 22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22

禹庙 23

怀锦水居止二首 24

岑参 24

石犀 25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25

万里桥 25

张仪楼 26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26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27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27

独孤及 28

笮桥赞 28

武元衡 28

春日与诸公泛舟 29

古意 29

送柳侍御、裴起居 30

权德舆 30

送密秀才吏部驳放后归蜀,应崔大理序 30

张籍 31

成都曲 31

送蜀客 31

送客游蜀 31

薛涛 31

送卢员外 32

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 32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32

刘禹锡 32

浪淘沙(九首选一) 33

贾岛 33

送友人游蜀 33

张祜 34

散花楼 34

送蜀客 34

温庭筠 35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 35

李商隐 35

写意 36

井络 36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时二公从事商隐坐主府) 37

蜀桐 37

武侯祠古柏 37

薛能 37

监郡犍为舟中寓题寄同舍 38

初发嘉州寓题 38

海棠 38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39

高骈 39

锦江写望 39

郑谷 40

蜀中三首 40

唐求 41

题青城山范贤观 41

梅挚 41

新繁县秘藏院留别乡知 42

宋祁 42

成都 42

春日出浣花溪 43

忆浣花泛舟 43

苏洵 43

忆山送人 44

吴师孟 47

金牛驿 47

王安石 48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知制诰时作) 48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48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 49

吕大防 49

万里亭 49

吕陶 50

和行金堂峡思云顶 50

苏轼 51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 51

初发嘉州 52

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次前韵为谢 52

雪浪石 53

附子由次韵 53

附李端叔次韵 54

附晁无咎次韵 54

附秦少游次韵 55

附张文潜次韵 55

李之仪 56

和人雪意 56

次韵雪 57

阿滥堆二首 58

苏辙 58

初发嘉州 59

纪胜亭 60

李新 60

锦江思 61

登牛溪岭 61

李宏 61

登江楼 61

张元干 62

才元思如涌泉,愈和愈好。晨兴遣骑,扣门披衣疾读走笔再酬严韵 62

朱翌 62

送吏部张尚书帅成都诗并序 63

杨甲 68

合江泛舟 68

王十朋 68

宿灌口 69

陆游 69

登塔 70

再赋荔枝楼 70

凌云醉归作 70

玻璃江 71

送客至江上 71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72

登楼 72

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72

瑞草桥道中作 73

神君歌 73

度筰 74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75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 75

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 75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 76

郫县道中思故里 76

斋中夜坐有感 77

夜闻浣花江声甚壮 77

晓过万里桥 77

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 78

出朝天门缭长堤至刘侍郎庙由小西门归 78

自芳华楼过瑶林庄 78

夜登江楼 79

避暑江上 79

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 79

和范舍人永康青城道中 80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81

夜登小南门城上 81

杂咏 81

晚步江上 82

中夜投宿修觉寺 82

绝胜亭 83

江亭冬望 83

谒石犀庙 83

广都江上作 84

过笮桥道中龙祠小留 84

舟过玉津 84

感兴 85

思蜀 85

思蜀 86

范成大 86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 86

秋老四境雨已沛然。晚坐筹边楼,方议祈晴,楼下忽有东界农民数十人诉山田却要雨,须长吏致祷。感之作诗 87

入崇宁界 87

怀古亭 87

离堆行 88

崇德庙 88

戏题索桥 89

青城县何子方使君同年园池 89

玻璃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 90

犍为江楼 90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自成都合江亭相从,至泸南合江县始分袂,水行逾千里,作诗以别 90

重送文处厚,因寄蜀父老三首 91

水调歌头 91

何耕 92

龙渊 92

虚舟 93

春日 93

正月二十七日侍二老人出万里桥,游宝历寺,谒五丈天王。至合江亭,登小舟往来江中,日晚出舟,憩卧柳亭,以归记所见成长韵 94

杨万里 95

送丘宗卿帅蜀 95

薛季宣 96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 96

陈傅良 97

送丘宗卿帅蜀 97

许及之 98

上南轩先生寿 99

楼钥 100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100

魏了翁 102

唐涪州赋水调歌即席次韵 103

和虞永康美功堂诗 103

程公许 104

人头山肃谒石壁清源真君像 105

又以堰事滞留,姜主簿学父载酒相劳于离堆,新繁宰鲜于子清、永康理曹季德夫、导江士鲜于才卿同会 106

送刘时可县丞奉母游岷山 106

登伏龙观看雪和张权父韵 107

李曾伯 107

宿新政县,登鲜于氏离堆,拜颜鲁公遗像,公曾赴蓬州作鲜于氏碑 108

文天祥 108

请前人元霄宴 108

汪元量 109

永康军 109

成都 109

王恽 110

纪梦 110

袁桷 110

送巨德新四川省郎中 111

张翥 111

送布延彦仁都事还蜀兼东时文可郎中 112

郑元佑 112

送萧万户还蜀 112

迺贤 113

送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 113

杨基 114

长江万里图 114

周洪谟 114

咏古 115

雪山天下高 115

沈周 116

为郭总戎题长江万里图 116

吴宽 117

送刘世熙赴四川佥事管水利 118

李东阳 118

长江行 118

林俊 120

送潘宪副方塘用汉韵 120

卢雍 121

毘桥两渡 121

四月甲子立夏自毘桥泛舟夕宿寂光寺 121

何景明 122

石斋歌 122

杨慎 123

徐及泉相送至徐堰河 123

赠灌阳隐士李鹤亭 124

广都舟中寄谢狷斋 124

闰春仕日梦在金沙寺与刘珥江及三际禅侣清话,觉后因记之并寄珥江 124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125

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125

寄远曲 125

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有感 126

孝津行 126

和章水部沙坪茶歌有跋 127

青城纪游赠刘珥江 128

长生观 129

谢榛 129

送谢给事汝学蜀中封王 129

送谢给事封蜀 130

杨守礼 130

二王庙题壁 131

王世贞 131

南岷山歌为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作 131

范涞 132

谒秦蜀守李公祠,寻离堆山故迹 133

谒长生观 133

胡应麟 133

寄陈玉叔十韵 134

憇清源旧游禅寺,怀苏别驾以修二十四韵(有序) 134

曹学佺 135

庚戌暮冬过双流道中 136

夜泊彭山江口 136

张含 136

寄杨升庵太史 137

费密 138

江寺 140

古意 140

元夕雨中见雁 140

方象瑛 140

谒昭烈惠陵 141

王士祯 141

登高望山绝顶望峨眉三江作歌 141

天柱山绝顶望见岷山作 142

金方伯邀泛浣花溪二首 143

新津县渡江 143

夹江道中 144

犍为道中 144

弥牟道中望八阵图遗址 144

费锡璜 145

春江杂述 146

周起渭 146

读王蜀春秋感作 147

张清夜 148

和尹制军郊外劝农过武侯祠留题二首 148

合江楼晚眺 149

郑方城 149

新春赴成都出游南郊志兴 151

繁江杂咏(二十首选六) 151

杨珏 152

岷山二首 153

许儒龙 153

堰决行 并序 154

爱新觉罗·允礼 155

行次新津 156

蔡时田 156

将抵灌口即目 156

将赴青城从离堆渡江入筏村道中即景 157

将赴青城从离堆渡江入筏村道中即事 157

顾汝修 158

同庆阁春眺 158

次毛翥苍登同庆阁韵增续 159

何明礼 159

彭山杂吟 160

江口 161

初泊九眼桥 161

查礼 162

灌口谒李公祠望离堆 163

雨后自灌县至龙溪 163

朱云骏 164

灌县 164

郭伟人 164

忠孝桥吊古 164

吴省钦 165

锦江舟发 165

新津渡江 166

王启焜 166

万里桥晚眺 166

李调元 167

宿新津访叶丹丛上舍 167

离堆 167

伏龙观谒范长生祠 168

过清白江 168

筒车 169

张邦伸 170

万里桥 170

曾辉山 171

竹枝词(十二首辑四) 171

安定邦 172

伏龙观诗碣 172

徐本衷 173

雨后过都江堰 173

由都江至上元宫作兼赠赵冲和 173

李锡书 174

行灌口观堰 174

爱新觉罗·颙琰 175

春望 175

卫道凝 175

鄱阳湖口占 176

谒长生观用杨用修韵 176

张问陶 177

犍为道中 177

郭尚先 178

新津渡江 179

孙錤 179

石犀咏 179

司堰尉(有注) 180

偕雨庵登同庆阁 180

常道将废宅 181

宿灌城 181

二王庙 181

马光型 182

灌江竹枝词 182

题石犀 182

李惺 183

慰农亭二首 183

长生宫 184

灵岩寺 184

登灌县西城作 184

由味江至熊耳山书示王叟 185

周因培 185

再到青城留别绅耆 186

送孝廉东桥马光型、城南高溥、敬堂陈政典、星桥张思伟暨武举马嘉宾北上饯别 187

窦垿 187

同治二年二月十三日,由成都至灌县,游伏龙寺,看离堆,谒二王庙,观分水坝,度绳桥至长生观,入青城山,宿天师洞,览诸胜迹,诗以纪之 188

李芳 191

晓发灌江 191

马莲舫 191

石犀 有序 191

铁龟 192

绳桥 192

书怀 192

城南即事 193

灌口竹枝词 193

朱有章 194

繁江杂咏(十六首辑二) 195

胡牧生 195

题望江楼壁 195

吴棠 196

癸酉孟夏校阅松建营伍纪行 196

顾复初 196

离堆谒伏龙观作 197

陈炳魁 198

都江堰歌 198

黄云鹄 202

重游青城杂诗 202

长生宫听道士弹琴 204

将之青城留赠同人 204

夜宿长生宫 204

闲步长生宫外小溪上 205

自长生宫之香积寺 205

盘龙桥 205

完颜崇实 206

青城雅集图 206

张香海 207

青城雅集图 208

成都古迹四十首(选五) 209

冒雨由郫至灌县 209

于役灌县,宵长心静,覆柬攸叙兄,寄诗二首 210

谒二王庙(灌县北门外即二郎神) 211

镇夷关(灌县城相连) 211

过索桥 211

游伏龙观 212

石犀桥 213

司马升仙桥 213

武侯万里桥 214

丁宝桢 214

二王庙感怀 214

丁士彬 214

和丁宫保二王庙感怀原韵 215

都江感怀 215

同程方伯谒二王庙舆中口占 215

王祖源 216

和丁宫保二王庙感怀原韵 216

陈桂林 216

伏龙观 217

雨后至伏龙观 217

城西晚眺 217

由李王庙归遇雨 218

九日登镇夷关时松夷不靖 218

伏龙观遇雨 218

夜过镇夷关时松州罢兵 218

斗鸡台 219

晚归自太平桥 219

同人饮斗鸡台 219

灵岩寺 219

仲春游竹林寺 220

秋夜宿灌城偶忆前诗复用前韵 220

马东桥先生招饮城南别墅 220

山行至灌城 221

防守北城 221

防次闻钟同少尉黄梅樵及校庵诸人作 221

防次闻雨用前韵 222

晚步城北 222

九日城西登高 222

江上闻笛 223

江楼送客 223

宿城南友人家 223

秋日同董湘琴游伏龙观怀古亭 224

伏龙观同僧观灯树 224

伏龙观遇雨 224

登建福楼 225

游观 225

岷江晚渡 225

三泊洞酒楼题壁 225

代贾镜亭道士和丁稚璜宫保谒二王庙感怀原韵 226

挽童春山 226

周盛典 227

饯别留题并序 227

王昌南 228

赠别邑侯陆以真夫子移篆巴江 228

同张凤梧、董佐卿、王舜卿登玉垒山 229

秋日雨中由灌城赴从子信伯家 229

老人村竹枝百咏 229

洪锡爵 230

伏龙观 231

徐昱 231

回龙观过雨 232

光绪辛巳端午大风 232

敬和王宫午明府梦游青城山留别士民原韵 233

导江废县书事 234

董玉书 234

游伏龙观随吟 235

丁亥夏日,白沙小河黑林湾辅卿家下,午刻至河岸浓阴处,憇于石上,姊侄垂钓偶得螃蟹一双,随吟七绝一首 235

松游小唱(节录) 235

刘栋文 239

朝发青城、灌县道中所见 239

杨均 240

安澜桥 240

毛澄 241

崇宁道中 241

伏龙观壁画都江堰图 241

罗世勋 242

谒李公祠 243

郭仲达 243

送周雅堂太史北上 244

观澜亭怀古 244

谢君丕丞莳菊数百本,寒香冷玉,斗媚争妍,诸茂才连日聚赏,老子于此性复不浅。昨与吴徽五往观,花虽渐悴,而态度嫣然,勉就一律 245

索桥歌 245

马继华 246

壬子重阳后,偕友人观菊谢园,客有以“秋月江亭菊不亚于春江花月夜”为言者,惜无张若虚咏之,仆病未能,聊赋绝句五章,以纪其事 246

吴之英 247

都江堑 247

宋育仁 249

度索桥 249

宿伏龙观 249

游灵岩 250

陈夔龙 250

览离堆伏龙观全图感赋 251

钱毓岷 252

乙未春晤茶关委员关仲诒于寿江 252

丁酉寓寿江偕司马吴藜青、茂才刘卓堂修禊 253

九日遇雨,不果登高,关明府仲诒、王君雨芗、刘君卓堂、丁君绍卿、王君型才诸茂才皆载酒来[寿江书]院 253

曾学传 254

赴灌县葬仲华作此呈竹君亲家 255

贾思徽 255

读王瑞征寿客文有感 256

王昌麟 256

出门行 257

蜀江桡歌(二十一首辑八) 257

伏龙观怀古 258

骆成骧 259

伏龙观 259

黄宾虹 260

灌县二首 260

离堆 261

王济川 261

离堆公园荷池蛙斗 262

萧湘 262

与刘大令游离堆 263

蔡培基 263

赠菊花天主人 264

叶惠三 266

题南桥记 266

罗骏声 267

观都江堰放水 268

仲冬北上,友人祖饯望江楼 269

都江公园 269

水灾后重经都江公园感赋 269

金天羽 269

灌县绳桥长百二十丈,县长罗远猷修复之 270

颜楷 270

离堆 270

冯玉祥 271

李冰颂 271

陈国祥 272

水灾纪事诗 273

黄瑾墓并序 275

往崇义乡视曾孙女永宽疾,路经甲申桥感作 275

江涨叹 276

梁居酉 276

都江堰 277

慰农亭 277

安澜索桥 277

新渡口 278

江村即景 278

灌城竹枝词 278

望江楼吊薛涛校书 279

李培甫 280

渡金马河 280

董必武 281

都江堰诗 282

叶圣陶 282

自成都之灌县口占 283

张恨水 283

席间口占 283

易君左 284

下青城山,沿江行,风景绝佳 284

林泉 285

由灌县至茂州道上(口占) 285

金马道上 285

毗河作战 286

都江堰赞 286

余定夫 286

赴龙溪抒感 287

江滨小坐 288

离堆绝壁,无径可缘,下临寒潭,深不知底。有樵人采薪壁间,莫测其所由至。盖为饥驱然,赋此伤之 288

丁卯十月初六日,晨起隔江望秦守李冰祠 289

和张蓉老江干消夏原韵 289

江干赠答 289

和张蓉老南桥怀友原韵 290

南桥小立 290

中秋日登喜雨楼 290

九日宴喜雨楼 291

谒司马相如墓 292

南浦宴游 293

伏龙观怀古 294

江防军军民联欢会邀灌县第一小学列席,以诗贺之 294

九日,偕同事登斗鸡台 295

辛未春、灌县第一小学旅行县境,时予承乏管理,途中所历,辄纪以诗,未检唐宋官韵,韵多从古云 295

和吴绍翁谒二王庙原韵 296

再和吴绍翁谒二王庙韵 296

夏至日,渡江登青松岭,上先君墓,墓有牵牛花。因叠前韵 296

九日登灵岩 297

登玉垒关 299

拟青青河边草 299

九日登百花台 300

灵岩道上 301

一剪梅 301

漩口小学校歌 302

代高瑞生挽外舅梁公 302

渡江扫墓 302

挽谢丕承 303

刘东父 303

都江分流工程 304

马德修 304

辛未(1931)夏登喜雨楼,楼在城南伏龙观 305

刘克生 305

灌县青城 306

赵朴初 306

都江堰 307

邓拓 307

题都江堰 308

李树暄 308

老君岩 308

李启明 309

南桥行 310

过寿客亭遗址吊谢丕承诸老 310

梁志修 311

野渡 311

端午望江楼泛舟 311

都江堰 312

刘锋晋 313

重访离堆 313

点绛唇·离堆 313

傅承烈 314

离城远眺,有怀秦太守父子 314

灌县纪行(三首选一) 314

生卒年不确定者 315

崔信明 315

送金敬陵入蜀 315

司空曙 316

送柳震还蜀 316

姚向 316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317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317

杨汝士 317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318

唐彦谦 318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318

杨鼎夫 318

游青城,过皂江溺水,有丈人以杖接引,旋失所在 319

记皂江坠水事 319

李雄 319

濯锦江 320

张仪楼 320

张俞 320

嘉州诗 321

薛田 321

成都书事百韵诗并序 321

喻汝砺 326

谒江渎庙 326

散花楼 327

晁公溯 327

合江舟中作 327

刘望之 327

沱江 328

周文璞 328

瞿塘神君歌 328

吴泳 329

送李伯勇分教阆州 330

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330

王翥 331

灌口初涨 332

送张判官归巴州 332

顾盟 332

送谢子方归临川 332

黄华 333

登青城呈升庵、海门二公 333

郭庄 333

疏江亭 333

离堆 334

黄澍 334

伏龙观 335

马玑 335

灌阳十景 336

灌阳十景诗 336

谢攀云 338

江皋草堂落成寄甘慎五 339

和朱遐唐江源道中韵 339

吴为楫 339

分州八景 340

吴国麟 340

吊王参军(四首选一) 340

沈恩培 341

元通场汇江桥成,丙子三月董事李三超等请开桥,爰约同城偕往,喜桥之告竣,乐利济以无穷,赋诗记事 341

邢梦麟 341

黑石江大水吟 342

春游修觉寺同童倩云作 342

陈禾生 342

唐钟有序 343

刘濖 343

晚泊彭山 344

青神舟中杂咏 344

吴锦 344

阻河叹 345

水灾行 345

郑逢年 346

玉垒 347

被灾行 347

都江放堰 348

郫县 348

刘顾辅 348

江行 348

繁江道上 349

陆炳 349

望江东·万里桥 349

易履谦 349

奎光塔 349

徐子来 350

郫城怀古 350

汜乡侯墓 351

孝子墓 351

蚕丛望帝墓 352

张凤翥 352

冬日巡视堰工暮归武阳道中 353

登二王庙远眺 353

二王庙落成陪徐明府恭谒纪事二首 353

筒歌寄新津明府徐守斋 354

泛渠十绝寄新津徐明府 355

董淳 356

游江上灵宫 357

朱云焕 357

新正三日登同庆阁晚归遇雨 357

二十九日清风亭即事增续 358

邵孔诲 358

纪胜亭次苏颍滨原韵 358

梁清宽 358

奉使祭江渎祠二首 359

黄文理 359

同庆阁二首 359

葛峻起 360

东门外登舟 360

李光绪 360

春日登同庆阁 361

张焕 361

秋日登同庆阁 361

刘坛 361

长宁桥 361

清江夜渡 362

李鸿庐 362

清江夜渡 362

高辰 363

万里桥南送别图为胡书巢同年赋 363

刘璋 363

纪胜亭次原韵 363

祁戡 364

登宝华寺 364

王梦庚 364

索桥 365

暮抵灌城 365

和向岸夫纪胜亭(次苏滦城原韵) 365

毘桥河 366

弥牟镇 366

新津十二景(次陆放翁修觉寺韵,选四首) 366

南河观打鱼(用昌黎乂鱼韵) 367

新津渡河 368

新津旅馆(用大苏宿蟠龙寺韵) 368

朱灏 369

章仇庙 369

邓克明 370

东坡亭远眺 370

余宗洛 370

文井江晚眺 370

叶芳模 370

春游纪胜亭(次颍滨先生韵) 371

彭以懋 371

挽严自亮 371

黄合初 372

灌口场望迎仙阁 372

春日过万里桥 372

古佛堰 373

王玮 373

泛夜郎溪 373

葛运际 373

游宝资山(次苏滦城纪胜亭韵) 374

葛士精 374

游纪胜亭 374

葛士麟 374

游纪胜亭 374

罗玮 375

纪胜亭怀古 375

登武阳城楼 375

陈在朝 376

纪胜亭(次原韵) 376

王用极 376

宝资山远眺 376

张怀溥 377

游灌口有怀青城 377

宋树森 377

伏龙观观涨 378

杨作辀 378

离堆观涨 378

登奎光塔 379

登奎光塔 380

陆法言 381

登离堆望二江 381

高翔 382

邑侯辛公惠政诗 382

尹谦 383

游伏龙观 383

李馨 384

三道堰路旁田舍 384

沈芝 384

劝农 384

徐长发 385

新津渡口占 385

郑成基 385

新津晚渡 385

徐荛 386

丙子清和,梧冈相约,乘筏按视通济堰渠,行三十里登岸,薄暮至翻水口,观二十八渠,归县时已二鼓,先承梧冈作诗寄谢奉和原韵 386

何椿龄 387

灌口 387

杂兴 388

伏龙观 389

灌口览古 389

初至灌口寄王西躔同年 389

灌城 390

登灌城楼 390

岁暮书怀 390

王朴斋招同人宴集离堆即事有作 391

冯世瀛 391

离堆 391

伍彝章 392

题离堆龙潭 392

游大郎庙马上口号 392

登类鼓坪 393

赵金鉴 393

游离堆 393

离堆龙潭步伍玉雯韵 393

夜半得卸灌县信起而有作 394

登灌县城内金龟山 394

登玉垒书怀 394

仰光溥 395

伏龙观 395

王梦蛟 395

读《灌江考》长歌 395

朱凌云 396

都江堰 396

袁锡夔 397

咏彭山十景之四 397

何人鹤 398

登楼 399

同友人登伏龙观 399

重登同庆阁增续 399

何盛斯 400

灌口瞰江 400

伏龙观 400

都江堰 401

自灌县抵维州,连日奔涛聒耳,乱石交途,山水奇横,我生仅见,寒灯旅馆,作此遣怀 401

王再咸 401

灌口四首 402

灌口 403

缪延祺 403

导江即事十首 403

和丁宫保二王庙感怀原韵 405

陈上达 406

镇夷关晚眺 406

陈政典 406

留别强萼圃司马八十韵 406

辛丑秋,晤孝廉周寿臣于导江,欣悉椿园明府起居,赋诗志慕 410

题石犀 410

陈政恒 410

宿圣塔寺题壁 410

官秉融 411

忆叔祖兰村宦游楚北 411

吴文锡 411

都江堰 411

青城雅集图 412

登类鼓坪 413

史致康 413

青城雅集图 413

宋燧 414

青城雅集图 414

彭润芳 415

青城雅集图 415

周振祜 416

青城雅集图 416

官维贤 417

檄赴灌县勘堰归途迂道游青城长歌纪之 417

刘光旭 418

过青城废县 418

潘时彤 419

金沙寺 419

樊泽达 419

舟泊万里桥 420

吕元亮 420

导江铺 420

蜀守祠 420

离堆 421

都江堰 421

水则 421

六言箴 421

誓水碑 422

铁牛 422

刘璞 422

题灵岩纪异图 422

刘嗣勰 423

灌阳十绝句 423

陈大庆 424

宿漩口场 424

截刀崖 425

山春 425

灌城二首 425

灌阳竹枝词 426

孙天宁 426

登类鼓坪 427

登镇夷关晚眺 427

刘应鼎 428

花洲 428

朱道纯 428

登灌口都江庙阁留赠自明道人 429

沈清任 429

和朱小溟郡守并示自明道人 429

郭维藩 430

斗鸡台 430

奎光塔 430

黄俞 431

谒范长生祠 431

都江堰 431

观圣水池 431

刘君成 432

步家夫子花洲原韵 432

任文灿 432

和刘方伯花洲原韵 433

孟其才 433

依刘方伯花洲原韵 433

陈韶湘 434

离堆书事 434

书近事 434

胡圻 434

留别 435

庄思恒 435

和丁宫保二王庙感怀原韵 435

庄裕筠 436

和丁宫保二王庙感怀原韵 436

萧荐馨 436

走马坪怀古 436

刘肇堂 437

灌县 437

王秉钟 437

灌口绳桥行 437

姚滨洪 438

家居 438

钟峻 438

题回澜碑阴 439

黄春台 439

离堆怀古 439

宋郁文 439

绳桥 439

刘汝钦 440

自郡归里 440

解绂 440

沙湾 441

古意 441

田廷栋 442

镇夷关 442

谢奉扬 442

宝瓶寺掘地,得鹦鹉衔杯,古器也,诗以志之 442

宋郁文 443

登玉垒峰 443

罗春恩 443

索桥歌 443

醉后寄贺慎之 444

宋煊 444

中兴场舆梁落成 444

钟抚琴 445

重九日登奎光塔 445

宋治安 445

都江堰旧有安澜绳桥戏为此作 445

胡麟 446

水灾八首 446

袁森堂 448

谒望丛祠 448

丁国仲 449

行经三险 449

生平不可考者 450

浣花女 450

潭畔芙蓉 450

马俌 450

浣花溪 450

邬绅 451

回自新都追易学宪不及有作 451

郭第 451

人日草堂诗分得乡字 451

刘嵩 452

戏题钓台石 452

马永嗣 452

无题 452

季兰亭 452

行过观坂 453

高辉光 453

汶川八景吟 453

徐发祥 453

访宋张少愚故居 453

方可佐 454

夜泊江口 454

江口闲步 454

袁怀瑄 455

游江口竹枝 455

胡德琳 455

彭山杂咏 456

毛振翧 456

锦江舟行 456

罗隐 457

江干即事 457

易象乾 457

吊水灾放歌 457

张谦宜 458

万里桥上望浣花溪 458

刘至贤 458

登离堆观江沱 459

傅荐元 460

龙门 460

李世瑛 460

谒二王祠感题 460

张文适 461

岷阳书院 461

老鹤 461

游离堆,拜谒二王庙,登老君山绝顶 461

金炜 463

游导江,适都人赛崇德庙,因纪其事并览离堆诸胜迹 463

离堆通祐王庙 464

索桥 464

张野云 464

笮桥 464

徐邦屏 465

自西徼归至灌县作 465

萧霞亭 465

题镇夷关 465

邢锦生 466

崇德庙灾感赋 466

吴好山 466

灌县竹枝词 466

石养愚 467

岷山 467

慕景祖 467

憩伏龙观观澜亭 467

叶祖轩 467

晓发玉垒关 468

向熙敏 468

灌阳 468

刘清彦 468

横河堰望水 468

晓发玉垒关 469

王本义 469

繁署 469

僧圣铎 470

南参归省有作 470

崔敬伯 470

参观都江堰 470

姜国伊 470

苏门山 470

王某 471

题双凤桥 471

陈稚塘 471

灌阳纪游 471

佚名 472

道光戊戌岁饥,蔡侯福田发粟劝粜,其年有秋,民为建坊以志之 472

附录一: 473

南桥征题集 473

叙 473

南桥记碑 473

征题启 474

罗伯济题 476

叶惠三题 477

陈梦龙题(有序) 478

蔡香池题 479

吴六庄题 481

杨子刚题 481

贺季梁题 482

黄春溥题 483

杨子长题 483

李启明:南桥行 484

李寅希题 484

刘质民题 485

曾义甫题 485

仰瑞文题 485

袁履堃题 485

严育慈题:满江红 485

董聚五题 486

陈云鸿题:满江红·题南桥记 486

附录二: 487

菊花百咏并叙 487

第二编 文章 499

生卒年可考类 499

王褒 499

僮约 500

扬雄 503

蜀都赋 503

左思 506

蜀都赋 506

王腾 510

辩蜀都赋 510

郭璞 514

江赋 514

常璩 517

华阳国志·蜀志 518

李隆基 524

唐明皇祭江渎文 525

宋祁 525

文翁祠堂碑记 525

文同 527

茂州汶川县胜因院记 527

吕大防 528

观政阁箴 528

胡宗愈 530

江渎庙碑 530

张商英 531

元祐初建三郎庙记 532

杨天惠 533

莫侯画像记 533

华阳赵侯祠堂记 534

陆游 535

重修江渎庙碑 536

朱熹 537

《朱子语类》(节选) 537

刘光祖 538

万里桥记 538

王象之 540

四川风俗形胜考 540

蜀水考 541

魏了翁 542

永康军花洲记 542

周瑛 543

锦官赋别序 544

锦江赠别诗序 545

杨慎 546

江祀记 546

景川曹侯庙碑记 548

钟惺 549

浣花溪记 549

徐霞客 550

溯江纪源 550

毛奇龄 553

赵少府墓志铭 553

史馆札子 555

张鹏翮 556

重修卧龙桥碑记 557

黄廷桂 558

重修通济堰碑文 559

彭端淑 560

第一桥记 562

王来通 563

重建显英、通佑、祈嗣三殿钟铭 563

通山三庵钟铭 564

顾汝修 565

重修东门外石桥募疏 565

重修镇江寺碑记 567

姜锡嘏 568

八里桥赞 568

吴省钦 568

新繁县通?桥碑记 568

林儁 570

重修文庙碑 570

李銮宣 572

重修灌县灵岩寺 572

卫道凝 574

吐凤桥碑记 574

刘沅 575

大朗堰记 575

内江外江考 577

马光型 578

城南别墅自序 578

安澜桥碑 579

刘骥 579

街子场御龙桥序 580

州牧叶香谷寿序 581

创建临江书院碑 583

牛树梅 584

重修卧龙桥记 585

玉元桥碑记 585

强望泰 586

新建文翁祠记 586

周因培 588

重修灌县奎光塔碑 588

陈炳魁 590

重修盘龙桥碑 590

灌县西路记 591

丁宝桢 593

复造白沙绳桥记 593

【英】伊莎贝拉·伯德 594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节选) 595

徐昱 600

导江废县记 600

王祖源 601

灌县二王庙上梁祝文 601

罗世勋 602

石田记 602

吴之英 603

普济桥碑 603

王昌麟 604

寿客亭记 604

罗骏声 605

何先德传碑 605

癸酉水灾丛葬碑 607

灌县都江堰流域兴利除害计划书·序言 608

【德】恩斯特·柏石曼 609

诗意二王庙 609

林思进 610

崇庆县朱崇河新开刘公堰碑记 610

余定夫 612

南桥记 612

灌县名胜古迹重点介绍 613

袁昌英 615

成都·灌县·青城山纪游(节选) 616

老舍 621

青蓉略记 621

王元辉 628

都江堰 629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632

斗鸡台,凤栖窝,二王庙,索桥 634

出了灌县西门 637

由灌县到汶川 638

生卒年不确定者 645

李景让 645

南渎大江广源公庙记 645

陆肱 647

万里桥赋 647

苏德祥 648

新修江渎庙碑 648

狄遵度 649

凿二江赋 650

张俞 651

上蜀帅书 651

郫县蜀丛帝新庙碑记 652

望岷亭记 654

冯浩 655

江渎庙醮设厅记 655

阎灏 656

韩忠宪公祠堂碑记 656

计有功 659

大禹庙记 659

张縯 661

南康郡王庙记 662

桂嘉孝 663

重修观音寺碑记 664

王用才 665

重修忠孝桥记 665

彭韶 666

山川形胜述 666

张士佩 667

崇德祠祭文 668

李长春 668

新修洪济桥迴澜塔碑 669

杨伯高 671

疏黑石河碑 671

马如蛟 673

崇德祠祭文 673

杨重雅 674

都江堰赋 674

何咸宜 675

都江堰赋 676

孙天宁 677

挽自明道人 677

重修文庙碑 678

重修太平桥碑 679

朱绍颜 679

重建奎星阁记 680

朱锡莹 681

重修安澜桥碑 681

黄锷 682

修观成桥记 682

张文檒 683

重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跋 683

李元 683

彭望山辨 683

江源考 684

王臣福 687

题川西第一桥碑记 687

张之浚 688

《彭山县志》序 688

复修通济堰碑记 689

张梧冈重修忠孝桥记 692

张凤翥 693

重修忠孝桥碑记 693

武阳小乘自序 695

修彭山县志征艺文启 697

宋载 698

打鼻山论 698

岳升龙 699

利涉桥碑记 699

任履素 700

创修何公祠书院碑记 700

贾教政 701

真常道院鼎铭 701

赵静 703

重修沱江桥碑记 703

蔡谦 704

双郡桥碑记 704

李升躬 704

石家桥更名福善桥碑记 705

李馨 705

徽文献启 706

傅伟 707

建造义胜桥序 707

曹焜 708

重修毘桥记 708

孙澍 709

杜宇开明前志序 710

沈芝 711

《郫县志》序 711

李桂林 712

募捐重修书院加增膏火序 713

新建岷江书院碑 714

刘应鼎 715

白沙河新创导江桥碑 715

何焕然 716

灌县重修学宫碑 717

傅秉常 718

味江书院碑 718

王笃 719

灌城字库碑 719

梅春溥 720

福德桥碑 720

唐述宗 720

利涉桥惠政碑 720

金儁 721

重修南渎祠碑记 721

【日】山川早水 722

《巴蜀旧影》(节选) 722

生平不可考者 726

高惟几 726

扬子云宅辩记 726

刘文泽 727

都江堰赋(并序) 727

张继 729

重修安澜桥记 729

陈月舫 730

伏龙观避暑记集句 730

骆永安 732

堰功祠磬铭 732

显英王殿磬铭 732

刘曙 733

新修琴鹤桥碑记 733

周洪 734

江口观鱼赋 734

史钦义 735

重修忠孝桥记 735

范国章 736

赵太孺人李氏墓志铭 736

朱遐唐 737

重修八里桥碑记 737

陈起元 738

挽施处士文 738

葛秉敬 739

代邱邑侯修源通桥碑序 739

葛荃 739

重修双桥碑序 740

李天骏 740

德通桥碑记 740

陈献瑞 741

蜀南风土记 741

淡士灏 742

观风示 742

佚名 743

锦水河天椽桥记 743

佚名 745

况子哲先生总理锦水河天缘桥纪略碑 745

杨迦怿 746

重修义和桥碑记 746

梁圣乡 747

附载青白江水道碑记 747

安洪德 748

重修镇江王庙碑记 748

张熙怡 749

青龙场创兴义渡记 749

周宗洛 750

创修来复桥纪事 750

韩莱增 751

种树碑记 751

附录:四川都江堰灌溉区域图说序 753

四川灌县都江堰灌溉区域图说目录 753

四川灌县都江堰灌溉区域图说 754

第三编 文献补录 771

史志 771

汉书·沟洫志(节录) 771

彭山县志·疆域图说 772

彭山县志·地里志·沿革 773

彭山县志·沟洫志总序 774

彭山县志·沟洫志·堰塘 775

修复通济堰始末事宜 776

彭山县志·堤湃 790

民国二十二年《灌县志·条例》(节选) 792

重修新津县志序(节选) 792

奏折 793

硕色 奏都江堰人字堤坝冲塌事 乾隆六年正月二十日 793

硕色 奏请将石牛等堰岁修工程归入都江堰一并估支公项事 乾隆六年六月十九日 794

纪山 奏为都江堰告竣并酌办成华等州县被水情形事 乾隆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795

策楞 奏为灌县都江堰李冰神庙奇功显应请赏赐匾额事 乾隆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796

策楞 奏报接奉都江堰李冰神庙御书匾额日期事 乾隆十五年五月十三日 797

开泰 奏报都江堰修理各工已竣起程查视日期等事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798

开泰 奏报川省各属雨水粮价各情形及查看都江堰回省日期事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798

开泰 奏为筹川省水利情形事 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廿三日 799

开泰 奏报二月以来成都府属连得雨泽并麦豆茂盛及都江堰流畅达情形事 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九日 801

刘统勋等 《奉旨参革成都府水利同知朱汝玑玩误要工克扣剥民情由案》卷宗 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十四日 801

阿尔泰 奏报筹办都江堰蓄泄事 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812

阿尔泰 筹办岷江水利及绵州河工等由事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五日 813

阿尔泰 奏报勘办都江堰岁修浚筑工程完竣及巡查所至沿途地方情形事 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815

蒋攸铦 奏为都江堰工修费不敷议请动支义仓租息事 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816

戴三锡 奏为都江堰新缺漕口俟冬令水退始可兴工修堵事 道光六年六月十六日 818

琦善 奏为都江堰岁修经费不敷请以义谷变价银两发商生息帮贴堰工等事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三日 819

王庆云 奏为委令英启署理成都府水利同知并恒裕署理灌县知县事 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820

丁宝桢 奏为都江堰加固人字堤事 光绪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821

恩承 为送还都江堰工图事致军机处咨文 光绪五年八月初二日 822

丁宝桢 奏为都江堰分水鱼嘴护石被石撞塌一处待淘沙时修整事 光绪九年十一月初一日 822

锡良 奏为都江堰岁久失修冲决成灾现拟筹款修复事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初三日 823

公文 825

都江堰流域兴利除害计划书 825

抗日战争时期中关于都江堰治本工程计划的研究 857

冯玉祥 873

给蒋介石的信 873

写给八中全会的提案(原文节录) 874

第四编 楹联石刻 879

楹联 879

一、二王庙 879

山门联 879

乐楼 879

牌楼 880

治水碑 880

李冰殿 881

二郎殿 882

丁公祠石柱联 882

老君殿联 883

听涛阁 883

二、伏龙观 883

三、离堆园 885

大门联 885

水心亭 886

新民亭 886

荷花池水心亭 886

题菊花天寿客亭 886

题寿客亭 886

清溪园 887

荷花池 887

临江阁 887

四、玉垒园 888

景区大门 888

城隍庙十殿 888

城隍庙大殿 888

题玉垒园 888

西关石刻 889

河街子禹王宫山门外德政坊 889

五、题南桥联 889

六、梁居酉题中兴双济桥联(四则) 889

石刻 891

“六字诀”刻石 891

“八字格言”刻石 891

“三字经”刻石 891

“八字格言”刻石 892

“三字经”刻石 892

题记 892

第五编 戏曲小说 897

灌口二郎斩健蛟 897

席方平 912

第六编 民间传说 919

李冰父子凿离堆 919

二郎擒孽龙 921

二郎担山赶太阳 924

李冰巡江升天 926

李二郎的传说(三则) 927

修堰的尖尖锄 927

笼篼的由来 928

杩杈的由来 928

马超守堰 930

望娘滩 933

后记 9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