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心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6版
心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6版

心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6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礼江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9058399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
《心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6版》目录

心血管疾病篇 3

第一章 冠心病非介入治疗 3

1.1 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减轻NSTEMI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研究 3

1.2 AMI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对生活质量的影响——TRANSLATE-ACS研究 4

1.3 NSTE-ACS患者非血运重建治疗后自发性心肌梗死发生率——TRILOGY ACS研究 5

1.4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早期应用研究——ALBATROSS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6

1.5 MAPK抑制剂losmapimod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8

1.6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在STEMI直接PCI中早期应用研究——EARLY-BAMI研究 9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1

1.8 2001—2012年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模式及预后的改变 12

1.9 LY3015014单克隆抗体对抗PCSK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 13

1.10 质子泵抑制剂减少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胃肠道事件的对比研究 14

1.11 坎格瑞洛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CHAMPION PHOENIX研究亚组分析 15

1.12 长效硝苯地平改善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冠脉痉挛——NOVEL研究 17

1.13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临时负荷对肌钙蛋白阴性的低危ACS患者抗血小板疗效的对比研究 18

1.14 FFR-CT指导的稳定型胸痛患者初始治疗策略的安全有效性分析——PLATFORM研究1年随访结果 19

1.15 空气污染和冠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纵向的队列研究 21

1.16 新型评价系统:预测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于一年的风险与获益 22

1.17 老年ACS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监测抗血小板策略研究——ANTARCTIC研究 24

1.18 STEMI直接PCI治疗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PRAGUE-18研究 26

1.19 沃拉帕沙(Vorapaxar)对症状性周围动脉疾病(PAD)的预后影响研究——TRA2°P-TIMI50研究 27

1.20 PCSK9单克隆抗体LY3015014的随机对照2期临床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 28

1.21 7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对心血管疾病预后影响的随机临床研究 29

1.22 PCSK9抑制剂(alirocumab)可大幅降低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单采治疗需求——ODYSSEY ESCAPE研究 31

1.23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IMPROVE-IT研究亚组分析 32

1.24 Omega-3脂肪酸影响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随机双盲研究——OMEGA-REMODEL研究 34

1.25 延长双抗治疗减少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心肌梗死风险——DAPT研究亚组分析 35

1.26 他汀不耐受患者Evolocumab疗效与耐受性研究——GAUSS-3随机临床研究 36

第二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 39

2.1 FFR临界值对冠心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39

2.2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STEMI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ABSORB STEMITROFI Ⅱ研究 40

2.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脉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双盲研究——REGENERATE-AMI研究 41

2.4 OCT评估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PESTO研究 42

2.5 STEMI患者直接PCI时常规冠脉内高剂量注射腺苷或硝普钠对梗死面积和微血管栓塞面积的影响——REFLO-STEMI研究 44

2.6 环孢素A对STEMI患者直接PCI时心肌再灌注影响的多中心研究——CYCLE研究 46

2.7 多支血管病变NSTEMI患者不同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比较——SMILE研究 47

2.8 复杂冠心病患者PCI与CABG术后死亡原因分析——SYNTAX研究5年随访结果 48

2.9 轻中度左主干病变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与冠脉搭桥的比较研究 50

2.10 STEMI合并 CTO的介入治疗——EXPLORE研究 51

2.11 依维莫司可吸收支架vs依维莫司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ABSORB Ⅱ):3年随机对照、单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52

2.12 PCI术中多种策略治疗CTO:来自欧洲的注册研究 54

2.13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无保护左主干的疗效比较研究(NOBLE):一项前瞻性,随机,非劣效性试验 55

2.14 OCT指导下支架植入策略的随机对照研究 56

2.15 CABG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 58

2.16 FRISC-Ⅱ研究随访15年结果 59

2.17 极细杆多聚物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与多聚物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BIO-RESORT随机非劣效性研究 60

2.18 新型二代药物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DREAM 2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6月随访结果)——BIOSOLVE-Ⅱ研究 62

2.19 STEMI血运重建策略比较:延迟支架植入与直接支架植入——DANAMI 3-DEFER 64

2.20 冠脉分叉病变介入策略比较:Culotte技术与TAP技术——BBK Ⅱ研究 65

2.21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的对比研究——NORSTENT研究 66

2.22 依维莫司及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RESTENT-ISR研究 67

2.23 冠脉内注射BCM未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PRESERVATIONI研究 69

2.24 OCT指导的NSTE-ACS患者优化PCI策略——DOCTORS研究 70

2.25 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十年的临床研究结果——SIRTAX极晚期研究 71

2.26 手术治疗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预后观察:国际性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 72

第三章 心律失常 74

3.1 心脏外科术后房颤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74

3.2 阵发性房颤冷冻球囊消融的临床研究 75

3.3 实时压力信息监测对环肺静脉隔离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76

3.4 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消融前经食道超声的必要性——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 77

3.5 CHA2DS2-VASc与CHADS2评分系统在亚洲房颤人群卒中危险分层的适用性比较研究 78

3.6 持续性房颤和长程持续性房颤局灶性触发灶部位和发生率观察研究 79

3.7 肺静脉解剖变异对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的影响 80

3.8 初诊房颤患者2年随访结果分析——GARFIELD-AF研究 81

3.9 低剂量伊布利特联合分步改良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MAGIC-AF Study研究 82

3.10 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成功率及安全性)研究——EWOLUTION注册研究 84

3.11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短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EAST-AF研究 85

3.12 导管消融治疗合并充血性心衰的持续性房颤的对比研究——AATAC多中心随机研究 86

3.13 CRT患者最佳右室起搏部位比较研究——SEPTAL研究 87

3.14 随机、多中心的左心室心内膜起搏随机多中心研究——ALSYNC 88

3.15 右室起搏升级CRT患者与宽RQS波群伴左束支植入CRT患者长期预后比较 89

3.16 三位点起搏CRT与传统CRT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结果比较研究 90

3.17 年龄和ICD不恰当放电的关系——MADI-RIT研究 91

3.18 磁共振检查对磁共振兼容ICD感知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功能的影响——Evera MRIStudy 92

3.19 严重囊袋内血肿增加装置远期感染风险 93

3.20 心功能不全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双心室起搏优于右心室起搏——BLOCK HF研究 94

3.21 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升级治疗的比较研究 96

3.22 儿童及青年心脏性猝死的前瞻性研究 97

3.23 安碘酮、利多卡因在院前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97

3.24 二尖瓣脱垂与心脏骤停相关性分析 99

3.25 非缺血性收缩性心衰ICD植入有效性研究 100

3.26 慢性完全性闭塞病的梗死相关血管:新的ICD一级预防的预测因子 101

3.27 不同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102

3.28 ICD二级预防中延长室颤检测时间的安全性研究 103

3.29 体力活动,静息心率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Troms?研究 104

3.30 培哚普利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105

3.31 左心耳电隔离术在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106

3.32 阵发性房颤第二代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对早期复发率的比较研究 107

3.33 短时间AT/AF发作并不增加临床不良事件风险——RATE亚组分析 108

第四章 心力衰竭 110

4.1 Finerenone,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恶化性心衰合并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安全有效性研究——ARTS-HF研究 110

4.2 艾司西酞普兰并不能改善心衰合并抑郁症患者预后——MOOD-HF研究 111

4.3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PREDICTS研究 113

4.4 迷走神经刺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研究——INOVATE-HF研究 114

4.5 维生素D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VINDICATE研究 115

4.6 饮食控制及有氧锻炼改善EF保留心衰老年肥胖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116

4.7 经皮冠脉内注射携带SERCA2a基因的腺病毒不能改善EF降低心衰患者预后(随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2b期临床研究)——CUPID 2研究 118

4.8 经皮单向房间隔左向右分流术治疗EF下降心衰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研究 119

4.9 阿利吉仑未能改善心衰患者预后——ATMOSPHERE研究 121

4.10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安体舒通的疗效评估——TOPCAT研究亚组分析 122

4.11 标准治疗联合托伐普坦不能改善24小时内急性心衰的充血症状——TACTICS-HF研究 123

4.12 心肌梗死后心衰增加癌症风险 124

4.13 左心辅助装置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125

4.14 Ixmyelocel-T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 126

第五章 结构性心脏病 129

5.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酒精消融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Euro-ASA研究 129

5.2 MitraClip术治疗显著二尖瓣反流伴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德国TRAMI研究1年随访结果 130

5.3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膜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和预测因素——多中心注册研究 132

5.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高危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三年随访结果 133

5.5 比伐卢定或普通肝素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BRAVO-3 MRI研究 134

5.6 中危主动脉瓣膜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临床研究——PARTNER 2A研究 135

5.7 SAPIEN3系统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年临床结果——SAPIEN 3研究 137

5.8 PFO封堵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PRIMA研究 139

第六章 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 140

6.1 降压治疗对无心血管疾病的中等程度心血管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研究——HOPE-3研究高血压亚组结果分析 140

6.2 降压联合降脂治疗无心血管疾病的中等程度心血管风险人群一级预防研究——HOPE-3研究降压+降脂联合治疗亚组结果分析 141

6.3 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普伐他汀安全有效——LIPID研究随访16年研究结果 143

6.4 住院期间早期启动伐尼克兰有助于吸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戒烟——EVITA研究 144

6.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影响小型腹主动脉瘤生长速率——AARDVARK研究 145

6.6 他汀治疗的远期安全性和疗效研究——随访20年的苏格兰西部冠心病预防研究 146

6.7 他汀药物在低踝肱指数伴低心血管风险人群中的一级预防 147

6.8 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49

6.9 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构成的影响——随机、双盲(STABLE研究) 150

6.10 社区药师干预对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xEACH) 151

6.11 关于移动式健康干预对于锻炼、久坐和体重影响的国际性研究 152

6.12 女性日夜倒班工作时间与冠心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154

6.13 降脂治疗在中危患者人群中的一级预防 155

第七章 心血管疾病与影像 156

7.1 冠脉CTA与功能学检查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PROMI SE亚组分析 156

7.2 选择性冠状动脉CTA结合钙化积分对疑似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CRESCENT研究 157

7.3 高敏肌钙蛋白联合早期应用冠脉CTA对疑诊ACS的诊断价值——BEACON多中心随机研究 158

7.4 心脏无创检查在疑似冠心病患者诊断和预后价值中的性别差异 160

7.5 高机械指数超声脉冲波联合静脉微泡造影剂改善STEMI患者微循环功能 161

7.6 CMR或MPS有助于降低疑似冠心病患者有创性血管造影率——CE-MARC 2研究 162

脑血管疾病篇 167

第一章 静脉溶栓 167

1.1 对第三次国际脑卒中研究的二次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敏感性、药物治疗的近期、远期效果与颅脑影像征象的关系 167

1.2 第三次国际脑卒中研究:关于轻型卒中患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后期分析 169

1.3 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生存率的影响(IST-3):对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试验的3年随访研究 170

1.4 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动脉高密度征和预后的影响 171

1.5 静脉使用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的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比较 172

1.6 环孢素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74

1.7 欧洲合作急性脑卒中研究四:延长急诊急性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接受溶栓时间窗ECASS-4:ExTEND 175

1.8 一个多国参与的联合超声波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解血栓快速获得血管再通(CLOTBUST-ER)的3期临床试验:介绍它的研究设计及方法 176

1.9 比较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溶栓效果(ATTEST):一个Ⅱ期、随机、开放、盲结局的临床研究 177

1.10 评价去安普酶用于发病3-9h内的存在主要颅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IAS-3):一个双盲、随机、标准治疗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 179

第二章 进展性脑梗塞 181

2.1 依泽替米贝联合抗凝治疗进展性卒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181

2.2 西洛他唑对进展性卒中的保护作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182

第三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83

3.1 吡格列酮在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研究 183

3.2 对于氯吡格雷在小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降低风险的疗效和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184

3.3 替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急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比较 186

第四章 脑出血 188

4.1 急性脑出血患者强化降血压管理 188

4.2 急性脑出血中脑小血管病的意义 189

4.3 急性脑出血患者高血糖的预后意义:INTERACT2研究 190

4.4 脑出血患者甘露醇与结局:INTERACT2结果的倾向分数和多变量分析 191

4.5 反复脑出血者出血位置的意义:日本成人Moyamoya病试验分析 192

4.6 三硝酸甘油治疗急性脑出血:来自ENOS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 193

4.7 脑出血中血肿周围水肿与功能预后:血肿体积与位置的影响 194

第五章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196

5.1 用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来进行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检测和定量分析 196

5.2 头部或颈部感染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197

5.3 脑静脉血栓后妊娠安全性综述 198

5.4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性别差异:随时间推移的系统分析 199

5.5 3.OTMRI 3D T1加权黑血序列在非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 200

第六章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202

6.1 脑衰老的最新进展: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202

6.2 多领域的生活方式干预对卒中后认知功能的下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203

6.3 血管成像异常与认知:用皮层体积来区分非痴呆个体(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神经认知研究) 204

6.4 动脉硬化、脑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205

第七章 经颅多普勒 207

7.1 应用体外反搏动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207

7.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静脉使用rt-PA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分析:一项多中心TCD研究 208

7.3 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减少微栓子信号相对强度的疗效 210

7.4 针灸对脑卒中后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211

7.5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血管痉挛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212

第八章 颈动脉斑块分析 214

8.1 在体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血压与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214

8.2 通过磁共振成像证实持续时间较长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颈动脉斑块血管损害 215

8.3 运动抑制颈动脉斑块内出血成像既三维反转恢复准备栈星(IR-Pre SOS)技术 216

8.4 使用3D T1加权黑血磁共振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快速梯度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比较 217

8.5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采用定量脂肪和R2映射在体测量脂质坏死核心和斑块内出血 218

8.6 高回声PROPELLER-MRI:快速高分辨率运动不敏感的T2加权黑血成像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和斑块 219

8.7 磁共振成像研究与脑卒中和冠心病相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221

8.8 通过颈动脉斑块形态分类与生物力学纤维帽应力的比较评估磁共振成像的效果 222

8.9 基于颈动脉磁共振成像的斑块相关的风险研究表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斑块内出血相关 223

第九章 功能磁共振 225

9.1 动脉内治疗和治疗后梗死体积:ESCAPE研究亚组分析 225

9.2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路径连接:系统综述 226

第十章 血管介入 228

10.1 一项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228

10.2 缺血性脑卒中快速血管内治疗的评估 229

10.3 采用灌注成像行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230

10.4 发病8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 231

10.5 比较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后进行支架取栓和仅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疗效 232

10.6 比较单纯镇静及全麻插管对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响 2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