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渭北革命根据地史
渭北革命根据地史

渭北革命根据地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共产党三原县委员会编;王继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24119251
  • 页数:55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下一篇:畅游德国
《渭北革命根据地史》目录

绪论 1

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坐标 1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形制变迁 4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与三原的互动关系 10

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5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后渭北地区反清反军阀的斗争 21

第一节 渭北地区的社会状况 21

一、经济凋敝,文化衰落 21

二、政局混乱,民不聊生 22

三、军阀混战,匪患丛生 23

第二节 渭北地区早期民主思潮的涌动 24

一、维新和反清思想在渭北地区的早期传播 24

二、三原宏道书院与中国同盟会 29

三、陕西辛亥革命与渭北各县的光复 35

第三节 陕西靖国军在渭北的活动及其影响 37

一、张义安领导的三原起义与陕西靖国军的建立 37

二、反对军阀陈树藩的艰苦斗争与靖国军的分裂 41

三、于右任主政靖国军时期对渭北革命形势的积极影响 5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三原的传播与中共党团组织的建立 6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在三原的反响 61

一、新文化运动在三原的兴起 61

二、五四运动传入三原 63

三、三原对五四运动的积极响应 6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三原的传播 71

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三原的活动 71

二、共进社三原分社的成立 75

三、共进社三原分社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8

第三节 中共三原党团组织的建立 80

一、青年团组织在三原的建立和发展 80

二、渭北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三原特别支部的建立 85

三、中共三原地委的组建与发展 88

第四节 大革命时期三原的国民运动和反帝斗争 89

一、筹建国民党县党部与发展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90

二、以三原为中心的渭北学生运动 91

三、响应国民会议运动与反军阀斗争 101

四、开展平民教育运动 109

五、声援和推动反帝爱国运动 109

六、三原妇女运动 112

第三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准备与初创 119

第一节 渭北地区的农民运动 119

一、渭北地区早期的农民运动 119

二、农民协会在三原的蓬勃发展 128

三、渭北地区早期农民运动的特点 134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形势与省委“九二六”会议精神在渭北的贯彻 136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格局 136

二、三原革命转入低潮 137

三、省委“九二六”会议精神与工作重心的转移 142

四、渭北地区的“交农”斗争 142

五、中共组织在渭北的恢复与发展 146

第三节 渭北地区的农民武装起义 148

一、中共陕西省委指示与武装围城起义 148

二、三原农民游击队的成立 157

三、三原武字区与富平淡村的筹赈运动 158

四、渭北灾民自救军的游击战争 162

五、贯彻省委指示与兵运工作 165

第四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171

第一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群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71

一、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71

二、武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78

三、政权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87

四、群众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93

第二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194

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分粮斗争 194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分地斗争 198

第三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202

一、反动民团“进剿”武字区 202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遭受国民党当局连续“围剿” 203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庆祝十月革命节再度遭敌“围剿” 204

四、“左”倾错误对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影响 206

第五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恢复与战略北移 209

第一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恢复 209

一、贾拓夫巡视渭北及渭北特委的恢复 209

二、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成立与各级组织的恢复 210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武装组织的重建及其活动 212

第二节 红四团北上照金 216

一、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南下渭华 216

二、渭北游击队第一大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团 227

三、耀县起义 230

四、耀县游击队的建立 236

五、渭北革命根据地再次遭敌“围剿” 237

六、红四团转战照金苏区成为红二十六军主力 239

第三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北移 245

一、包家寨会议与三路游击区的建立 245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北移与陕甘边南部苏区的创建 249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53

第六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259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反日救国运动 259

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259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反日宣传活动 261

三、渭北抗日群团组织的建立与反日爱国运动的开展 264

四、九一八事变后渭北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发展变化 267

第二节 西安事变与三原时局 271

一、三原在西安事变中的战略地位 271

二、彭德怀率红军在三原周边布防稳定西北局势 275

三、周恩来与杨虎城在三原会晤化解危机 284

第三节 红军在渭北改编和出师抗日 290

一、红军在渭北改编为八路军 290

二、八路军在渭北举行抗日誓师大会 294

三、渭北地区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297

第四节 抗战初期渭北中共组织的发展和抗日民众团体的建立 300

一、陕西国统区中共组织的恢复 300

二、抗战初期渭北党组织的发展演进 301

三、抗日民众团体的建立与救亡活动 307

第五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救国高潮 319

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农民连 319

二、八路军三原联络站的抗日活动 321

三、渭北青年学生和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 324

四、支持“陕军”开赴抗日前线 331

五、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三原组织的演变 334

六、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渭北国统区中共组织惨遭破坏 341

七、三原中共组织实行异地领导秘密恢复活动 346

第七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解放战争中 349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中共组织在三原的恢复重建 349

一、中共渭北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349

二、中共泾原工委的成立 353

三、中共三原县工委的成立 353

四、渭北游击总队的建立 354

第二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自卫反击战 357

一、解放战争初期渭北地区的革命形势 357

二、陵前起义 358

三、解放战争初期渭北游击总队的主要战斗 362

第三节 中共渭北工委的主要工作及武装力量的发展 367

一、渭北游击总队各支队的发展壮大 367

二、党群工作与游击战争的开展 374

三、策动国民党地方部队起义 380

第四节 渭北游击总队与关中各县的解放 383

一、第一野战军发起陕中战役 383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渭北游击总队在陕中战役中的作用 385

三、三原解放之前的反攻准备工作 391

四、渭北各县的解放 393

第五节 三原人民政权的建立 398

一、中共三原县委的成立 398

二、三原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99

三、中共三原地委的成立 404

四、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建设 407

第八章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定位与深刻启示 415

第一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定位 415

一、渭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415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西北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有益尝试 424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割据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当局的统治 429

四、渭北革命根据地是陕甘边根据地发展巩固的重要依托 436

五、渭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改编和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基地 456

第二节 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 458

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坚持以强大的农民运动为基础 458

二、渭北革命根据地始终坚持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461

三、渭北革命根据地坚持把中共组织建设与政权建设同步推进 463

四、渭北革命根据地坚持了民众运动与统战工作的协调开展 465

五、许多毁家纾难的满门忠烈在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469

第三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启示 486

一、革命根据地必须建立在远离敌人统治中心的偏远山区 486

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强大的红军力量 488

三、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必须不断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 491

四、革命根据地内部必须建立起一个团结稳固的领导集体 495

五、革命根据地必须争取外部力量的广泛支持 498

第九章 弘扬渭北革命精神加快老区建设 501

第一节 渭北革命精神的内涵 501

一、忠诚于党、全心为民是渭北革命精神的根基 502

二、坚守信念、敢闯新路是渭北革命精神的核心 504

三、百折不挠、无私奉献是渭北革命精神的要义 506

四、顾全大局、团结奋斗是渭北革命精神的特质 509

第二节 渭北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511

一、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511

二、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鲜活教材 51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 519

四、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521

第三节 三原革命老区的开发与建设 523

一、党和国家对革命老区的关怀和支持 523

二、三原革命老区的建设成就 535

三、三原革命老区的发展蓝图 539

主要参考书目 546

后记 5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