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会东,张彦云,张国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3218790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的特点是:第一,基础性。心理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对于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从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入手,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从而把握教师教育专业心理学的特点,进而拓展到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领域,为更深一步学习心理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实践性。教师教育专业的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为将来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了很大功夫,每一章的编写都把重点放在实践的应用上,对学生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三,人文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对心理学本来就充满着期待和好奇,本教材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欲望。
《心理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心理学概念 1

二、心理现象 2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5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渊源 5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5

三、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 7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2

五、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15

第三节 学习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17

一、学习心理学的任务 17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8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19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9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0

第二章 科学心理观 24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24

一、心理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 24

二、心理产生的源泉——客观现实 32

三、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33

第二节 心理的发生 34

一、反射 34

二、反射的种类 35

三、条件反射的研究 35

第三节 心理的发展 38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38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40

三、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 41

第三章 注意 51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51

一、注意的概念 51

二、注意的功能 52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53

四、注意的生理基础 55

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 56

一、注意的广度 56

二、注意的稳定性 57

三、注意的分配 59

四、注意的转移 60

第三节 注意的规律 62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 62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 64

三、有意后注意的规律 65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66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66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68

三、教学活动中,两种注意要交替使用 69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73

第一节 感觉 73

一、感觉的概念 73

二、感觉的种类 75

三、感觉的规律性 78

第二节 知觉 82

一、知觉的概念 82

二、知觉的种类 83

三、知觉的特性 86

四、社会知觉 90

第三节 观察 95

一、观察的概念 95

二、观察的良好品质 95

三、观察力的培养 95

第五章 记忆 98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98

一、记忆的概念 98

二、记忆的分类 100

三、记忆表象 103

第二节 记忆的规律性 105

一、识记的规律 105

二、保持的规律 107

三、回忆的规律 109

第三节 遗忘 112

一、遗忘的概念 112

二、遗忘的原因 113

三、遗忘的规律 114

四、如何避免遗忘 115

第四节 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116

一、记忆的品质 116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 117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123

第一节 思维 123

一、思维的概念 123

二、思维的种类 124

三、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126

第二节 想象 130

一、想象的概念 130

二、想象的种类 131

三、想象的作用 133

第三节 创造性 134

一、创造性的概念 134

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136

三、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136

四、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138

五、创造力的培养 141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147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147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147

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150

三、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 153

四、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56

第二节 挫折与应对 157

一、挫折的概念 157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58

三、挫折的反应 159

四、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 161

五、挫折的应对 161

第三节 情绪的调节 162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 162

二、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163

三、情感智商 166

第八章 需要与动机 171

第一节 需要 171

一、需要的概念 171

二、需要的种类 172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73

第二节 动机 177

一、动机的概念 177

二、动机的种类 178

三、动机冲突 181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182

五、动机的理论 183

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86

第九章 气质与性格 193

第一节 气质 193

一、气质的概念 193

二、气质学说 194

三、气质类型 197

四、气质与实践 198

第二节 性格 201

一、性格的概念 201

二、性格的结构 203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05

四、性格类型 206

五、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209

六、良好性格的培养 214

第十章 能力 220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 220

一、能力的概念 220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221

三、能力的种类 223

第二节 能力的测量 225

一、能力测量的由来 225

二、能力测量的种类 226

三、能力测量应具备的条件 229

第三节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30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30

二、能力发展个体差异的类别 231

第四节 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234

一、遗传 235

二、环境与教育 236

三、实践活动 239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39

第十一章 学习心理 242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242

一、学习的概念 242

二、学习的分类 244

第二节 学习理论 247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48

二、认知学习理论 253

第三节 学习迁移 258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258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259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259

四、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260

第四节 学习策略 262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262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262

三、学习策略运用能力的培养 266

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269

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 269

一、品德的概念 269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270

第二节 品德发展的理论 271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71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73

三、班杜拉的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论 275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276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276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279

三、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 280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280

第四节 学生品德不良与矫正 281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281

二、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主要原因 282

三、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策略 284

第十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87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述 28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28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88

第二节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290

一、一般心理问题 290

二、心理障碍 295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途径 299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99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00

第四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302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 302

二、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 305

三、认知理论与方法 310

四、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 311

附录 基础心理实验 314

第一节 心理实验的概述 314

一、心理实验的意义 314

二、心理实验的基本变量 315

三、心理实验的评估 320

四、关于心理实验的道德问题 321

第二节 基础心理实验的内容 322

一、触棒迷津实验 322

二、简单反应时实验 323

三、选择反应时实验 326

四、镜画仪实验 328

五、深度知觉实验 330

六、注意分配实验 331

七、注意力集中能力实验 333

八、手指灵活性实验 334

九、条件反射实验 334

十、记忆广度实验 335

十一、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 336

第三节 心理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337

一、题目 338

二、引言 338

三、方法 338

四、结果 339

五、讨论 339

六、结论 339

七、参考文献 339

八、附录 340

主要参考文献 3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