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监测  第2版
环境监测  第2版

环境监测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广超主编;袁兴程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22293893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细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水质和水污染源监测、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源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书中还简单介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并附加了十多个便于实验教学的环境监测实验。
《环境监测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与分类 1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1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 1

三、环境监测的分类 1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程序、特点和要求 3

一、环境监测的程序 3

二、环境监测的要求 3

阅读材料优先监测和优先污染物 3

第三节 环境监测技术及发展 4

一、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 4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5

阅读材料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 6

第四节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简介 6

一、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 6

二、环境保护标准的体系和管理体制 7

三、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 7

习题 9

第二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0

第一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 10

一、实验室用水 10

二、试剂与试液 11

阅读材料基准试剂 12

三、仪器的检定与管理 12

四、实验室环境条件 13

第二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 14

一、基本概念 14

二、离群值的取舍 15

三、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 15

四、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7

五、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20

第三节 监测方法的质量保证 21

一、标准分析方法 21

二、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21

第四节 环境标准样品 22

一、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 22

二、环境标准样品 23

习题 24

第三章 水和废水监测 26

第一节 概述 26

一、水质、水质指标和水质量标准 26

二、水质监测的分类、目的和程序 26

第二节 监测方案的制订 27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订 27

二、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 31

三、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32

四、污水监测方案的制订 34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 37

一、水样类型和质量控制样品 37

二、地表水水样的采集 38

三、地下水水样的采集 41

四、近岸海域水样的采集 42

阅读材料F.Nansen的北极科学考察 44

五、污水水样的采集和排污总量监测 45

阅读材料WS700型自动采样器和WS750型自动采样器 46

六、水样的运输 46

七、水样的保存 46

八、水样的预处理 49

第四节 一般指标的测定 50

一、水温 50

二、pH 52

阅读材料常用pH计简介 53

三、电导率 54

四、溶解氧 54

阅读材料溶解氧测定仪简介 55

五、浊度 56

阅读材料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57

六、色度 57

七、臭 58

八、透明度 58

阅读材料塞氏盘的历史 59

九、悬浮物 60

十、溶解性总固体 60

第五节 金属元素的测定 61

一、汞 61

二、镉 63

三、铅 64

四、铜 64

五、锌 65

六、铬 65

七、其他金属 66

阅读材料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Li+、Na+、NH4+、K+、Ca2+、Mg2+的含量 67

第六节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68

一、氟化物 68

二、硫化物 69

三、氰化物 70

四、氨氮 73

五、亚硝酸盐氮 75

六、硝酸盐氮 75

七、总氮 77

八、磷酸盐和总磷 77

九、含砷化合物 79

十、氯化物 80

十一、硫酸盐 81

阅读材料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F-、Cl-、NO2-、Br-、NO3-、PO34-、SO23-和SO24-的含量 82

阅读材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中65种元素 84

第七节 有机化合物综合指标的测定 85

一、化学需氧量 85

阅读材料H-45600型COD分析仪简介 88

二、高锰酸盐指数 89

三、生化需氧量 89

阅读材料OxiTop系列呼吸式BOD分析仪简介 93

四、总需氧量 94

五、总有机碳 94

第八节 特定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95

一、酚类 95

二、油类 97

三、苯胺类 98

四、硝基苯类 99

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99

六、其他特定有机化合物 101

第九节 底质监测 101

一、底质样品的采集 101

阅读材料几种常见的底泥采样器 103

二、底质样品的处理 104

三、底质样品的分析 104

第十节 水质连续自动监测 104

一、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105

二、水质自动监测站 105

阅读材料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 111

习题 112

第四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和空气污染源 114

二、空气质量指数 115

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类和技术路线 117

第二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订 117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 117

二、调查及资料收集 118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 119

四、采样点布设方法 119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120

第三节 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 120

一、采样方法 120

二、采样仪器 123

三、采样效率和评价方法 126

第四节 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127

一、二氧化硫 127

二、二氧化氮 128

三、一氧化碳 130

四、臭氧 130

五、硫酸盐化速率 131

六、总烃 132

第五节 环境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测定 133

一、总悬浮颗粒物(TSP) 133

二、PM10和PM2.5 134

三、自然降尘 135

四、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 137

五、颗粒物中的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 138

六、颗粒物中的有机物 139

阅读材料二?英和POPs 141

第六节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142

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142

二、监测子站 142

阅读材料差分吸收光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147

第七节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148

一、布点和采样 148

二、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149

第八节 大气酸沉降监测 151

一、湿沉降监测 151

二、干沉降监测 153

第九节 固定污染源监测 154

一、采样点的布设 154

二、排气参数的测定 156

三、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58

四、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159

五、排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162

六、烟气排放连续监测 167

七、监测结果表示及计算 171

第十节 移动污染源监测 172

一、概述 172

二、我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73

阅读材料便携式汽车排气分析仪 176

阅读材料汽车排气遥感监测系统 177

习题 177

第五章 土壤监测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一、土壤组成 179

二、土壤污染 180

三、土壤监测的类别及目的 181

四、我国土壤监测技术路线与监测项目 182

第二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 182

一、采样准备 182

二、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 183

三、农田土壤采样 184

四、场地土壤采样 185

五、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 186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制备、保存和预处理 187

一、土壤样品的制备 187

二、土壤样品的保存 187

三、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187

阅读材料弗兰兹里特冯索氏 188

第四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189

一、金属元素 189

二、非金属化合物 190

三、有机物 190

习题 193

第六章 固体废物监测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一、固体废物的种类 194

二、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路线和内容 194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预处理 195

一、样品采集 195

二、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196

三、毒性的浸出 196

四、固体废物的消解 197

五、有机物的提取 198

第三节 危险废物鉴别 198

一、反应性鉴别 198

二、易燃性鉴别 199

三、腐蚀性鉴别 199

四、浸出毒性鉴别 199

五、急性毒性鉴别 201

六、危险固体废物检测结果判断 201

阅读材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22种金属元素 202

第四节 生活垃圾特性和渗沥水分析 202

一、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202

二、渗沥水分析 203

习题 203

第七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205

第一节 水污染生物监测 205

一、生物群落法 205

二、细菌学检验法 207

三、生物测试法 208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208

一、指示植物监测及受害症状 209

二、监测方法 209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210

一、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210

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积累与排泄 211

三、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12

四、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13

五、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214

六、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测定 216

阅读材料蕾切尔·卡逊和《寂静的春天》 217

习题 218

第八章 噪声监测 219

第一节 概述 219

一、噪声的分类 219

二、噪声的物理量 219

三、噪声的叠加 221

第二节 噪声评价量 222

一、计权声级 222

二、等效连续声级和累计百分声级 222

三、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昼夜等效声级 223

四、噪声污染级 223

第三节 噪声监测仪器 223

一、声级计 224

二、声级频谱仪 224

三、噪声统计分析仪 224

阅读材料AWA 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 225

第四节 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225

一、环境噪声测量要求 225

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226

三、城市交通噪声监测 227

四、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监测 228

五、工业企业噪声监测 228

习题 229

第九章 辐射环境监测 230

第一节 概述 230

一、基本概念 230

二、辐射源 231

三、辐射的危害 232

四、辐射监测的分类 232

第二节 辐射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 232

一、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和原则 232

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和内容 233

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项目和频次 233

四、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233

第三节 辐射检测仪器 234

一、电离型检测器 234

二、闪烁检测器 234

三、半导体检测器 234

第四节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234

一、样品的采集 234

二、样品的预处理 235

第五节 环境中的辐射监测 236

一、室内环境空气中氡的测定 236

二、水样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的测定 239

三、土壤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的测定 239

四、水和土壤样品中钚的测定 240

五、水中钋-210的测定 240

习题 240

第十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一、突发环境事件 241

二、应急监测的特点和原则 242

三、应急监测的任务和要求 242

四、应急监测项目的确定 242

阅读材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243

第二节 应急监测布点和采样 245

一、应急监测布点 245

二、应急监测采样 245

第三节 现场应急监测 246

一、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46

二、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 248

三、现场应急监测平台 249

四、现场监测记录 251

环境监测实验 252

实验一 水质一般指标的现场测定 252

实验二 水中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处分光光度法) 252

实验三 工业废水中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253

实验四 水中总磷的测定(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255

实验五 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257

实验六 污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259

实验七 工业废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260

实验八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TSP或PM10)的测定 262

实验九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264

实验十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266

实验十一 土壤中铜和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68

实验十二 粮食或蔬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70

实验十三 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72

实验十四 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 274

实验十五 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 275

附录 276

附录一 实验室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276

附录二 实验室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方法 276

附录三 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76

参考文献 2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