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新工具”与法治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廷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380918
- 页数:521 页
第一章 自然与社会 1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1
一、联系不是矛盾吗? 1
二、人和自然不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吗? 4
三、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关论述? 6
第二节 划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8
一、经济时代的概念 9
二、马克思关于划分经济时代的不同提法 10
三、生产方式: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11
第三节 市民社会、市民阶层与市民精神 14
一、市民社会的含义 15
二、市民精神的塑造与市民社会的培育 16
第四节 社会研究方法论系统 17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系统的三个层次 18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系统的基本特征 23
第二章 人的本质与价值 27
第一节 人的本质研究的方法论 27
一、马克思主义之前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方法论缺陷 27
二、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形成 31
三、历史唯物主义人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3
第二节 人的价值量及其评价 36
一、人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 36
二、人的价值的本质 37
三、人的价值量的评价标准 38
四、评价人的价值量的意义 40
第三节 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发展过程 41
一、原始社会:人的价值的两重性 42
二、阶级社会:人的价值的“二律背反” 44
三、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价值不断提高 47
第四节 人的自我完善的手段与方法 51
一、需要与手段的矛盾是人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52
二、人的自我完善的条件(手段)分析 55
三、人的自我完善的方法与途径 59
第三章 改革与生产力发展 63
第一节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上) 63
一、问题的提出 63
二、回到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的全面考察 64
三、理论与现实: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 66
四、机会与任务:重视社会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 71
第二节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下) 72
一、社会科学也是“硬科学” 73
二、社会科学的三大生产力功能 77
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 80
第三节 人的创造性、生产力标准与改革 84
一、何为人的创造性 84
二、人的创造性与生产力标准的一致性 86
三、改革要致力于提高人的创造性 88
第四节 改革与解放生产力的辩证思考 91
第五节 生产力理论的主体性特征 97
一、生产力内涵的主体性 97
二、生产力标准的主体性 101
三、生产力价值的主体性 103
第四章 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建设 106
第二节 官僚主义的体制原因及其消解手段 112
一、官僚主义产生的体制原因 113
二、用民主与法制手段,消解和防止官僚主义 117
三、结束语 126
第三节 消除官僚主义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27
一、官僚主义是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127
二、官僚主义产生的体制原因 129
三、官僚主义消解的主要途径 132
四、结束语 136
第四节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137
一、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37
二、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调整党的领导的内容和方式 139
三、依法治国是党转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内容 140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法哲学思考 144
一、合法性的解读:从让-马克·夸克到哈贝马斯 144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合法性: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48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面临的挑战 151
四、时代课题:永远保持党执政的合法性 154
第五章 列宁法律思想与社会主义法制 161
第一节 列宁早期法哲学思想初探 161
一、社会是活动着发展着的有机体 162
二、法律关系是社会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 164
三、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的规律性 168
第二节 列宁《哲学笔记》中的法哲学思想述论 173
一、法哲学的唯物主义前提 173
二、经济利益和法的关系的辩证分析 177
三、法的现象及其运动规律 179
四、政治自由与法律 183
五、人权与法律 186
第三节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其法哲学基础 190
一、新经济政策:一种剧烈的制度转型和创新 191
二、主客观相一致的法哲学认识论 196
三、对立统一的法哲学辩证法 199
四、以民为本的法哲学价值观 202
第四节 列宁的国家结构理论研究 204
一、单一制与联邦制 205
二、民族自决权与民族平等 208
三、中央集权制和民族区域自治 214
第五节 列宁关于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220
一、问题的提出 220
二、人民:监督活动的主体——人民监督权至上 222
三、党内监督:监督活动的关键——完善党内自我监督机制 224
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监督活动的客体——重点是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制约 225
五、监督体系:监督活动的多渠道畅通——保障人民监督权实现的具体途径 226
六、依法监督:监督活动的合法性——权力监督机制的关键环节 228
七、结语 230
第六节 依法治国的关键:权力制约与党法关系 230
一、问题的提出 230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原则 232
三、权力制约与法律保障 237
四、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237
五、结语 244
第六章 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 246
第一节 理念、制度与法治实践 246
一、从制度到理念:中国近代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 246
二、从法制到法治: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发展的“圆圈” 250
三、以法治理念为导引的法治文化培育 254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文化的认同 257
第二节 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 260
一、法治文化认同概念分析 261
二、法治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263
三、法治文化认同的机理 268
四、法治文化认同的路径 275
五、结语 278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论纲 278
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般理论 279
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287
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路径 296
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融通与创新 306
第四节 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动力系统 312
一、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主体系统 313
二、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活动系统 316
三、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环境系统 320
四、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资源系统 321
五、简短的结论 331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意涵 33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理论渊源 33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科归属 33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法治内涵 33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价值功能 334
第六节 从严治党的理念更新与模式选择 335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从严治党 335
二、治国治党要以法治文化为精神动力 336
三、依法治国治党必须更新治国治党理念 336
四、实现党和国家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 338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339
第七节 政社互动: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340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管理变迁历程 340
二、善治:法治社会建设的价值依归 342
三、政社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实践转型 345
四、善治目标下的政社互动模式之完善 347
五、简短的结论 352
第七章 司法理论与司法公信力 353
第一节 列宁的司法权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53
一、人民主权论:司法权的理论基点 353
二、议会制与民主制的结合:司法权的制度基础 358
三、党的领导与司法权独立:司法权的性质与权属 362
四、防范司法权的滥用:司法权的监督 365
五、列宁司法权思想的时代价值 369
第二节 良性司法与司法公信力 374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374
二、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376
三、构建司法公信力的评价系统 381
第三节 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 384
一、司法权的本质属性 384
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385
三、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有力的司法权力监督体系 386
第四节 法院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追求司法的真善美 388
一、法治文化: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化 388
二、法院文化: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89
三、法院文化建设的境界之一:探寻司法之真 390
四、法院文化建设的境界之二:崇尚司法之善 392
五、法院文化建设的境界之三:追求司法之美 393
第八章 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 397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397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概念界定 398
二、经典作家对待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态度 399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立场 404
四、《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的理论脉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成果 405
第二节 大众化教育走向中的法学精英人才培养 407
一、法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 408
二、法学精英教育的基本要求 410
三、法学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 412
第三节 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检视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415
一、“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 416
二、“质量工程”建设中的缺憾 418
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亟待破解的难题 420
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424
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学教育改革 426
一、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427
二、设定卓越法治人才质量标准的核心要素 428
三、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 430
第九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 433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特征与现实价值 43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概念 433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总体特征 436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历程 438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443
第二节 卢卡奇早期法哲学观初探 445
一、物化论的法哲学本体观 445
二、总体性的法哲学辩证法 451
三、主体性的法哲学历史观 455
第三节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 460
一、法哲学观的理论基础 461
二、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心理基础及其法律意识形态 488
三、权威主义家庭法权关系的性前提分析 500
四、劳动民主、爱欲与人类自由 506
后记 520
- 《我和我的祖国 时代人物故事》文汇报社编著 2020
- 《在时代震荡的缝隙中生长》李声凤著 2019
- 《BCG经营战略 成熟市场的销售变革》(日)杉田浩章著 2019
- 《《原节子》日本国民女演员传记 比电影还传奇的一生 折射时代变迁》徐辰 2018
- 《时代光影里的丝路繁华》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2019
- 《轴心时代》(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 2019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
- 《高等院校教材 新时代大学英语阅读教程 1》(中国)傅超波 2019
- 《光荣时代》(中国)魏人,张卫华 2019
- 《智能时代的教育智慧》魏忠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