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多维度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多维度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多维度批判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艳芳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201108698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多维度批判》目录

导论 1

0.1 研究缘起和价值 1

0.1.1 研究缘起 1

0.1.2 研究价值 2

0.2 相关概念辨析 3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0.3.1 国内研究现状 4

0.3.2 国外研究现状 6

0.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8

0.4 研究的难点、创新与方法 9

0.4.1 研究的难点 9

0.4.2 创新 9

0.4.3 研究方法 10

0.5 本书的结构框架 11

第1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13

1.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3

1.1.1 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文化氛围 14

1.1.2 消费社会的出现及其文化现象 16

1.1.3 20世纪西方文化批判思潮 18

1.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基础 23

1.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精神 24

1.2.2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25

1.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30

1.3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 33

1.3.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33

1.3.2 葛兰西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领导权思想 37

1.3.3 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他批判理论 40

1.4 小结: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最终生成 41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多维度内容(上) 44

2.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经济维度 44

2.1.1 大众文化是具有市场导向的商品 45

2.1.2 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是商品拜物教 48

2.1.3 大众文化更倚重交换价值 53

2.1.4 市场规律成了文化创作的内在法则 56

2.1.5 小结:商品化的文化及其后果 58

2.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技术理性维度 59

2.2.1 技术催生大众文化 60

2.2.2 技术合理性清除了文化的否定性 62

2.2.3 技术至上主义导致文化的贫困 66

2.2.4 小结:技术进步是文化工业的基础 69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多维度内容(下) 72

3.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维度 72

3.1.1 大众文化培养大众的顺从意识 73

3.1.2 文化工业是“社会水泥” 76

3.1.3 大众文化是控制的新形式 80

3.1.4 大众文化是争夺权力的竞技场 84

3.1.5 小结:资本统治下的意识形态 87

3.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文化学维度 89

3.2.1 大众文化是标准化、保守、虚伪的文化 89

3.2.2 文化工业是程式化、伪个性的文化 93

3.2.3 大众文化是肯定的、压抑的、单面的文化 97

3.2.4 大众文化是被经济和权力侵蚀的文化 100

3.2.5 小结:大众文化走向反文化 103

第4章 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总体评价 105

4.1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总体特征 105

4.1.1 共同遵循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 106

4.1.2 批判路径和批判方法上的相似性 108

4.1.3 批判目的上的一致性 111

4.1.4 大致同一基础上的内部差异性 113

4.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意义与贡献 115

4.2.1 开辟了批判资本主义的新视野 116

4.2.2 对大众文化所作的批判具有合理性 118

4.2.3 对高雅文化的推崇具有合理性 123

4.3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与偏颇 125

4.3.1 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125

4.3.2 对大众文化的过度批判具有不合理性 128

4.3.3 过于坚持高雅文化从而具有精英主义嫌疑 133

4.4 小结:正确对待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34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137

5.1 对认识和应对西方大众文化蔓延的意义 137

5.1.1 西方大众文化的蔓延 137

5.1.2 辩证看待西方大众文化的蔓延 140

5.1.3 理性应对西方大众文化的蔓延 142

5.2 对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144

5.2.1 正确对待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 145

5.2.2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47

5.2.3 正确处理政治导向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149

5.2.4 正确处理通俗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50

5.2.5 合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152

5.3 对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建构的警示意义 153

5.3.1 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前提 154

5.3.2 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建构的原则 156

5.3.3 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应有合理的标准 159

结语 163

参考文献 1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