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志  1952-1992
内蒙古师范大学志  1952-1992

内蒙古师范大学志 1952-1992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窦伯菊主修;刘成法主纂;《内蒙古师范大学志》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04019571
  • 页数:773 页
图书介绍:
《内蒙古师范大学志 1952-1992》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24

第一编 建置沿革 86

第一章 党政机构 86

第一节 中共内蒙古师大委员会 86

一、历届党委会 86

二、下设机构 88

第二节 中共内蒙古师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89

一、中共内蒙古师院委员会监察委员会 89

二、中共内蒙古师院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89

第三节 行政机构 90

一、校级领导机构 90

二、职能机构 92

第四节 教育工会、教代会 93

一、教育工会 93

二、教代会 94

第五节 共青团内蒙古师大委员会 95

一、机构设置 95

二、团委的工作职责 95

三、团校 96

四、团委机关刊物 96

附:历任校领导任职时间表 99

各职能部门历任领导名单 100

第二章 教学机构 107

第一节 教育系 107

第二节 电化教育系(馆) 108

第三节 汉语言文学教育系 109

第四节 蒙古语言文学系 111

第五节 政治教育系 113

第六节 历史教育系 114

第七节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系 116

第八节 数学教育系 117

第九节 计算机科学教育中心 119

第十节 物理教育系 120

第十一节 化学教育系 121

第十二节 生物教育系 122

第十三节 地理教育系 124

第十四节 音乐教育系 125

第十五节 美术教育系 126

第十六节 体育教育系 128

第十七节 共同课教学研究部 129

一、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 129

二、大学外语教研部 130

三、共同体育教研部 130

四、思想政治教研部 131

第三章 其它机构 132

第一节 各专门委员会 132

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委员会 132

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132

三、国防教育委员会 133

四、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133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134

六、保密委员会 134

七、关心下一代协会 134

八、学术委员会 135

九、体育运动委员会 136

十、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 136

十一、教师职务评聘委员会 137

十二、学位评定委员会 137

十三、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138

十四、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39

十五、教育实习工作指导委员会 139

十六、民族文化研究指导小组 140

十七、住房改革领导小组 140

十八、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 141

十九、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 141

二十、图书资料管理委员会 142

二十一、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 142

二十二、学报编辑委员会 143

二十三、实验室建设委员会 143

二十四、高水平运动队领导小组 143

二十五、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 144

第二节 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党校 144

一、机构设置 144

二、方针与任务 144

三、管理体制 145

四、培养对像和办学形式 145

五、学员录取和管理 146

第三节 自治区高等学校蒙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办公室 146

一、机构设置 146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47

第四节 内蒙古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148

一、机构和任务 148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49

第五节 中共内蒙古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党校 150

一、机构设置 150

二、办学方针和任务 150

三、培训与管理 150

第六节 民主党派、侨联 151

一、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师范大学支部 151

二、中国农工党内蒙古师范大学支部 151

三、中国民主促进会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支部 151

四、其它党派组织 152

五、华侨联合会内蒙古师范大学小组 152

第七节 内蒙古华远科技开发总公司 152

一、机构设置 152

二、所属工厂、公司 153

第二编 思想政治教育 157

第一章 教育内容 157

第一节 基本理论 政治方向 157

一、基本理论教育 157

二、政治方向教育 157

三、理想人生教育 158

四、道德纪律教育 158

五、专业思想教育 159

第二节 教育方式 159

一、课堂讲授 159

二、报告、演讲 160

三、开会、讨论 161

四、活动、实践 162

第二章 途径与方法 163

第一节 基本途径 163

一、教书育人 163

二、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165

第二节 主要方法 165

一、学习宣传 165

二、表彰先进 166

附:历年受表彰奖励学生名单 170

三、社会实践 190

四、劳动锻炼 195

五、校园文化建设 196

六、行政处分 202

第三编 教学工作 204

第一章 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 204

第一节 培养目标 204

一、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204

二、“文革”前学生的培养目标 204

三、工农兵学员 206

四、“文革”后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06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 207

第二节 专业设置 208

一、本专科专业设置 208

二、研究生专业设置 209

第二章 教学计划 211

第一节 总体计划 211

第二节 公共必修课计划 215

一、政治理论课 215

二、思想品德教育课 216

三、教育理论课 216

四、语言课 216

五、体育与军事训练 217

第三节 专业课计划 217

一、专科 217

二、工农兵学员 218

三、本科 219

四、研究生 220

附:分阶段教学计划 221

附一:1952年各专业教学计划 221

附二:1954年各专业教学计划 222

附三:1962年各专业教学计划 227

附四:1975年入学学生考试(考查)课程(分专业、分学期) 233

附五:1981年数学、物理、化学(蒙语授课班)专业教学计划 234

附六:1989年各专业教学计划 237

第三章 蒙古语授课教学 248

第一节 专业设置 248

第二节 教学计划 249

第三节 教学管理与研究 250

第四节 预科 252

第四章 教材建设 254

第一节 教学大纲 254

第二节 汉文教材建设 255

一、“文革前”的汉文教材 255

二、“文革后期”的教材建设 255

三、恢复招生以来的教材建设 256

第三节 蒙文教材建设 256

一、蒙文教材建设概况 256

二、蒙文教材建设与管理 257

第四节 教材的印制与供应 258

第五章 教学管理与改革 262

第一节 教学管理 262

一、学籍管理 262

二、教育实习管理 267

三、其它规章制度 269

四、研究生管理 273

第二节 外籍教师管理 273

一、外籍教师概况 273

二、教学管理 274

第三节 教学改革 277

一、1958年的教学改革 277

二、《高教六十条》的贯彻执行 282

三、“文革”期间的教学改革 284

四、1985年的教学改革 284

五、1989年后的教学改革 289

第六章 成人教育 292

第一节 函授教育 292

第二节 夜(业余)大学 293

第三节 师资班 293

第四节 干部专修科 294

第五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5

一、主考专业 295

二、自学辅导 296

三、自学考试管理 296

第六节 进修生 297

一、插班进修 297

二、助教进修班 297

第七节 成人教育的管理 298

一、管理机构 298

二、成人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298

第四编 科学研究 300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300

第一节 科研机构 300

一、教育科学研究所(兼) 300

二、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 300

三、科学史研究所 301

四、配位化学研究所 301

五、蒙古史研究所(室) 301

六、高等教育研究室 301

七、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室 302

八、蒙古族民俗研究室 302

九、古蒙古语研究室 302

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 302

十一、中国地方史志研究室 303

十二、内蒙古地理研究室 303

十三、牧业经济研究室 303

十四、资源动物研究室 303

十五、物理化学研究室 303

十六、化学蒙语名词术语研究室 304

十七、数学研究室 304

第二节 科研队伍 304

一、专职科研人员 304

二、兼职科研人员 306

第三节 学术团体 306

一、校内学术团体 306

二、挂靠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术团体 309

第二章 科研成果 311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 312

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统计 312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统计 313

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情况统计 317

第二节 蒙古学研究 318

一、蒙古学科研成果统计 318

二、蒙古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统计 319

三、蒙古学研究成果推广情况统计 324

第三节 地区性课题研究 325

一、地区性研究成果统计 325

二、地区性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统计 326

三、地区性研究成果推广情况统计 331

第四节 其它性课题研究 331

一、哲学社会科学 332

二、自然科学 342

三、科技史 349

第三章 学术交流 352

第一节 校内学术活动 353

一、学术报告会 353

二、聘请国内、国外专家学者讲学 354

第二节 国内学术交流 355

一、参加学术会议 355

二、主办(含联合主办)全区、全国性学术会议 356

三、担任全区、全国性学术团体领导职务情况统计 360

第三节 国际学术交流 376

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76

二、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377

三、参加国际性学术团体情况 378

第四节 学术刊物 379

一、《内蒙古师大学报》 379

二、《语言文学》 381

三、《语文学刊》 381

四、《数学函授》 382

五、《华北外语教学》 382

六、《学术之窗》 382

七、《高等教育学刊》 383

八、《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383

九、《数学史研究文集》 383

第四章 科研管理 384

第一节 组织与领导 38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85

一、学术委员会 385

二、科研处 385

第三节 管理制度 386

一、计划管理 386

二、经费管理 386

三、成果管理 387

四、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 387

五、科研档案管理 387

第四节 科研信息交流 388

一、情报信息工作 388

二、科研成果展览 388

三、历次科学报告会和科研工作会议 389

第五编 体育 军训 392

第一章 体育 392

第一节 教学与管理 392

一、教学大纲与计划 392

二、整体化目标管理 395

第二节 课外锻炼与体育竟赛 396

一、课外锻炼 396

二、体育竞赛 397

附:内蒙古师大历届田径运动会团体成绩表 398

第二章 军事训练 409

第一节 组织与训练 409

一、组织机构 409

二、教育方式 410

三、训练内容与方法 410

第二节 军事化管理 412

一、各种制度 412

二、考核评比 414

第六编 校舍 设备 经费 417

第一章 校舍建设 417

第一节 校园建设 417

一、教学区 417

二、家属区 418

第二节 校舍建设 418

一、教学用房 419

二、办公用房 419

三、生活用房 419

四、房产管理与维修 422

第二章 设备 425

第一节 教学实验设备 425

一、购置与配备 425

二、管理与维修 427

第二节 其它设备 430

一、一般设备 430

二、生活设备 430

三、医疗设备 432

四、通讯设备 433

五、交通运输设备 433

第三章 经费 437

第一节 经费来源 437

一、教育事业费拨款 437

二、专项经费 439

三、世界银行贷款 440

四、基建经费 441

五、学校预算外收入 441

第二节 经费支出 442

一、高等学校经费支出 442

二、教学业务费支出 443

三、专项经费支出 443

四、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支出 444

五、基建经费支出 444

六、预算外支出 445

附:1954年—1991年经费支出表 445

第三节 经费管理 446

一、管理机构 446

二、管理制度 446

第七编 图书资料 449

第一章 馆藏图书资料 449

第一节 图书馆 449

一、建置沿革 449

二、业务管理 451

第二节 文献种类与数量 456

一、汉文图书 457

二、蒙文图书 458

三、外文图书 459

四、特藏书刊 460

五、汉文报刊 461

六、蒙文报刊 462

七、外文报刊 462

八、声像资料 462

九、馆藏文献综述 462

第三节 采编与编目 463

一、采购 463

二、分类编目 465

第四节 文献服务 466

一、外借 466

二、阅览 468

三、情报服务 469

四、文献检索与利用课 470

五、其它服务 471

第二章 情报资料与档案 472

第一节 情报资料室 472

一、组织与管理 472

二、文献收藏与采编加工 473

三、情报资料服务 475

第二节 档案资料 476

一、机构设置 476

二、管理与利用 476

三、人事档案管理 477

第八编 教职员工 478

第一章 队伍建设 47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78

一、干部、教师队伍 478

二、职工队伍 481

三、教职工减员 481

第二节 蒙古语授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488

第三节 教职工培训 490

一、师资培训 490

二、其它人员培训 493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494

一、评聘情况 494

二、评审制度 495

附:历次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结果(中级以上) 499

第二章 教师待遇 503

第一节 政治待遇 503

一、参政议政 503

二、参与学校管理 505

第二节 其它待遇 506

一、经济待遇 506

二、其它待遇 510

第三节 表彰奖励 512

一、学校表彰 512

二、校级以上机关表彰 513

附一:受校级以上机关表彰人员名单 513

附二:受学校各类表彰人员名单 521

第九编 学生 527

第一章 来源与构成 527

第一节 学生来源 527

第二节 学生构成 529

一、性别构成 529

二、民族构成 530

三、政治面貌构成 531

第二章 组织与待遇 536

第一节 学生组织 536

一、机构设置 536

二、学生会职能和活动 537

三、学生代表大会 539

四、学生会的宣传工作及刊物 542

五、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 542

六、学生公寓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542

第二节 学生待遇 543

一、经济待遇 543

二、医疗保健 545

第三章 毕业与输送 549

第一节 毕业分配 549

一、组织机构 549

二、分配政策、原则 549

第二节 人材输送 557

附一:受自治区级以上部门表彰毕业生名单 557

附二:获中、小学特级教师称号毕业生名单 560

附三:获高级技术职称毕业生名单 561

附四:管理人才(副旗县、副处级以上) 585

第十编 附设机构 601

第一章 函授大学 601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 601

一 建置沿革 601

二 管理工作 602

第二节 教学工作 605

一 学制与教学计划 605

二 教学方针 609

三 教材 610

第三节 学生 611

一 招生 611

二 构成 611

三 毕业 611

第四节 经费、设备 613

一 经费 613

二 设备 614

第二章 分院 分校 615

第一节 包头分院 615

第二节 和林分校 618

第三章 附属中学 620

第一节 建置沿革 620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 623

一、教育内容、形式与方法 623

二、教育组织 625

第三节 教学工作 625

一、汉语授课班 625

二、城市蒙语授课班、城市加授蒙语班 627

三、牧区蒙语授课班 627

四、民族预科班 628

五、教学管理 628

六、教育实习管理与指导 628

第四节 体育、卫生 629

一、体育课教学 629

二、课外体育活动 629

三、传统体育项目 629

四、卫生保健 630

第五节 校舍、设备、经费 631

一、校舍 631

二、设备 631

三、经费 633

第六节 教师职工 634

一、队伍来源 634

二、队伍构成 634

三、管理与培训 634

四、教师待遇 635

第七节 学生 639

一、学生来源 639

二、学生构成 639

三、受表彰奖励 640

四、人才输送 646

第十一编 人物 649

第一章 人物传略 649

第一节 党政干部 649

左智 649

冀丕扬 652

敖特根 654

新思 655

李国贤 656

苗时雨 657

张继堂 659

桑杰扎布 660

托门 662

罗布仓 663

朱永邦 664

王履安 665

魏泽民 666

卢宾 667

韩记增 670

杨国荣 671

李钟哮 673

王璠 675

林广有 676

肇纳斯图 677

李寒威 678

王剑秋 679

郑才 680

李雨化 681

庞梦周 681

赵相国 683

第二节 教学人员 683

方兴国 683

邱石冥 684

温广义 685

李屏西 686

王之英 687

郑德林 689

马希哲 690

曹鳌 692

李维屏 693

白明德 693

达木丁 694

英秉钺 695

陈济仓 696

王瑞璞 697

丁复兴 698

刘恩绶 698

卓日格泰 700

杨瑾珣 郭玉麟 701

刘春 702

李明珠 703

伊德日胡 704

第二章 人物简历 706

第一节 现任校领导简历 706

呼格吉勒图 706

窦伯菊 707

曹世明 707

杨效春 708

德力格尔 708

陈山 709

乌汉格日勒 710

申建中 710

第二节 教授简历 711

张慕蕴 711

王继祯 712

金增 712

扎巴 713

关树文 714

马国凡 714

秦松岭 715

王志彬 716

王志民 716

余家骥 717

赛西雅拉图 718

哈·丹碧扎拉桑 718

色音巴雅尔 719

陈良璧 720

且大有 720

刘世铨 721

郝志模 722

格·孟和 722

图拉古尔 723

那木云 724

金峰 724

曹永年 725

娜琳 726

何其超 726

高宁哲 727

张兴禹 727

张乃俊 728

张立仁 729

斯力更 729

李凤鸣 730

包那 731

乌力吉巴塔尔 731

道诺日布 732

赵魁明 733

冯朝善 733

杨锡麟 734

凤凌飞 735

能乃扎布 735

音扎布 736

孙金铸 737

郝允充 738

石蕴琮 739

李博文 739

赵汝德 740

蔡天佐 741

妥木斯 741

马绍周 742

王棣 742

骆延祜 743

章顺山 743

屈正平 744

景士俊 745

陈志增 746

巴雅尔 746

乌·那仁巴图 747

李迪 748

罗见今 749

岳玉禄 749

陈锡增 750

第三章 人物表录 751

第一节 副教授表 751

第二节 具有三十年以上校龄的教职工名录 765

附录 767

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歌 767

二 陈奎元给建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贺电 768

三 修志始末 770

四 参加编纂工作人员名单 7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