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原型 中国人居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义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30499271
- 页数:429 页
第一章 中国人居理论研究述评 1
第一节 中国人居理论包含着科学成分 3
一、西方研究中国人居理论现状述评 3
(一)西方研究的三个阶段 3
(二)相关人物和观点介绍 3
1.美国著名规划师凯文·林奇1960年推出的《都市意象》 3
2.瑞典学者戈兰·艾吉莫1968年推出的《论中国东南的堪舆》 4
3.美国学者巴鲁克·博可斯1968年发现风水节约土地 4
4.美国人类学者尤金·安得森1973年出版的《相宅:理想与生态》 4
5.英国人类学家王斯福的《中国堪舆的人类学分析》 4
6.美国著名科技史家内森·席文的《东亚的科学与技术》 4
7.澳大利亚地理学者史蒂芬·斯肯尔的《堪舆的大地生活手册》 4
8.美国地理学者莎拉·罗斯巴赫的《图宅——地理位置选择与布局艺术》 5
9.美国生态建筑学者托德夫妇的《生态设计基础》 5
10.认为中国人居理论代表着“另一个哲学范式” 5
11.“中国文脉”说 5
12.中国人居理论追求“天人合一”说 5
13.兼议“阳宅”和“阴宅” 5
14.中国人居理论与中医医理“哲学同构”说 6
(三)实施“堪舆学”教育 6
二、日本、韩国等国研究中国人居理论现状述评 6
(一)韩裔尹弘基教授的堪舆研究 6
(二)日本 7
三、国内目前研究现状述评 7
(一)“王其亨课题组”的研究 7
(二)台湾学界 8
(三)国内建筑-景观-规划学界 8
1.俞孔坚 8
2.吴良镛 9
3.王贵祥 9
4.台湾学者潘朝阳 9
(四)大陆哲学界 10
第二节 借鉴钱学森、吴良镛的相关思路 12
一、目前中国人居理论研究主流:“意匠说”和“美学说” 12
(一)“意匠说” 12
1.要对中国自己的建筑设计原理进行探索 12
2.只从审美角度肯定中国古建筑原理 13
3.中国人居理论只是一种与艺术相连的象征主义 13
(二)“美学说” 15
1.“美学说”简况 15
2.应重视李泽厚和刘长林的研究结论 15
二、关于梁思成等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评价 16
(一)吴良镛的回顾 16
(二)曹汛的批评 17
(三)日本著名建筑学家矶崎新的评论 17
(四)王贵祥的深思 17
(五)梁思成的弟子王世仁论堪舆 18
三、西方对中国人居理论研究深化的新态势 18
(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发挥中国堪舆 19
(二)阿诺德·伯林特接近中国“天人合一” 19
四、吴良镛的人居科学的指导意义 19
(一)力求形成人居科学的“中国学派” 19
(二)中西方人居科学完全不同 19
(三)“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 20
(四)摆脱“欧洲中心论” 20
(五)重视对人居科学及其理论“范式”的研究 21
1.从认识论和构成要素两方面界定和研究“范式” 21
2.注意借鉴现代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者的成果 21
(六)倡言“原型说” 22
(七)在人居科学研究中引进钱学森系统科学 22
(八)借鉴发展中国家人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22
五、钱学森的相关启示 23
(一)提出“建筑科学”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23
1.号召寻找“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23
2.补救国内忽视中国传统建筑哲学和“真正的建筑学”之弊 24
3.发展我国独有而体现“诗意栖居”理念的园林学 24
4.深入于建筑科学和现代数字科技发展的交叉地带 24
5.郑重提出“山水城市”理论 25
(二)用所创现代系统科学研究中医、气功等的启示 26
1.对“人体巨系统效应”思路的移植 26
2.对“人体巨系统效应”实验结果的接受 27
(三)提出构建“数量地理学”的启示 27
六、中国目前研究的“游击型”队伍应转型 28
第三节 李约瑟研究中国人居科学的经验和教训 31
一、研究中持“广义科学观” 31
(一)对中国儒、道两家的独特评析 33
1.对儒家的评析 33
2.对道家的评析 33
(二)对“五行学说”科学内涵的揭示 34
(三)对中国“阴阳学说”科学内涵的通俗说明 35
(四)盛赞中国“关联式思维方式” 36
1.对中国“关联式思维方式”的睿智界定 36
2.以世界现代科技发展大趋势审评“关联式思维方式” 37
3.具体揭示“关联式思维”的特征 38
4.批评对“关联式思维”的误解和相关省悟 39
5.揭示中国科技哲学史最主要的三个节点 40
6.指出中国“关联式思维”的缺点 42
二、《中国科学技术史》视中国人居理论仅为“美学”的偏颇 42
(一)对中国人居哲学和人居科学原理的否定 43
(二)偏重于对中国人居技术原理和工程技术的把握 44
(三)认为中国人居理论著作贫乏 45
(四)仍限于对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的思考 45
三、中国科技哲学“巨人”何成中国人居科学研究“矮人”? 46
(一)内心深处潜藏着“‘西方科技至高性’情结” 46
(二)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为否定《周易》哲学埋下伏笔 47
1.《周易》作为“原始社会理性”未可全否 48
2.《周易》并非全是虚假的“存案系统” 48
3.“丹青难写‘象情怀’” 49
4.《周易》并非虚构的象征体系 49
5.肯定朱熹有机哲学与否定《周易》不兼容 49
(三)《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对朱熹代表的宋明理学存有误会 50
(四)《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对中国人居哲学史轮廓尚未厘清 51
(五)《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在“美”与“真”哲学关系上的迷惘 52
第二章 中国人居理论“范式”的现代呈现 57
第一节 “气”范式是“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论的化身 59
一、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60
(一)中国哲学即“天人合一”哲学 60
1.熊十力的认同 61
2.李约瑟的认同 61
3.张岱年、罗国杰的发挥 61
(二)国内学界关于“天人合一”逻辑结构的研究 62
1.关于中国哲学一般范畴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 62
2.对“气”范畴研究的深化 62
二、“气”范式是“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论的化身 63
(一)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表现于人居理论的“三层结构” 63
(二)“气”范式即“天人感应论”的化身 63
1.孟子“居移气”论 63
2.庄子“‘内气’‘外气’天人感应论” 64
3.董仲舒“元气”论 64
4.张载“气本论” 64
5.二程论“气” 65
6.《礼记·礼运》说“人” 65
7.《周易·文言传》“大人”说 65
(三)目前中国学界的新理解和科学实验 65
1.刘长林新解“气”范畴 65
2.钱学森促动的气功“外气”检验 66
三、否定“气论”及“气”范式的思路并不可取 66
(一)中国哲学不是“天人合一”吗? 67
(二)如何把握和评价“气论”? 67
第二节 董仲舒和“天人感应论”的现代确立 70
一、董仲舒对“天人感应论”的力倡和论证再酌 70
(一)远古“医居一体”和“天人感应” 70
1.“医居一体”:中西方人居科学及其理论的重大区别 71
2.“天人感应论”源自周公和盛行于董仲舒新论 71
(二)董仲舒对“天人感应论”和“气”范畴的深化 72
(三)董仲舒对“天人感应论”的论证并不成功 72
(四)董仲舒的论证还包含着迷信因素 73
(五)思考董仲舒的思想要相对剥离其论点和论据 73
二、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若干相关前沿简说 74
(一)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及当代中国“量子大爆炸” 74
(二)现代宇宙学寻找“暗能量”“暗物质”等略述 75
(三)钱学森在系统科学研究上的新进展及其哲学启示 76
三、现代中外学界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评价回视 77
(一)侯外庐先生等著《中国思想通史》 77
(二)海外港台华裔学者对当年否定董仲舒观点的再否定 77
(三)国内学者的反思 78
1.金春峰的“非神论” 78
2.葛兆光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再评判 79
四、钱学森、李泽厚论证“天人感应论”及钱学森、李泽厚和潘雨廷合论 79
(一)钱学森从科学性上论证“天人感应论” 79
1.以所创“开放性超巨复杂系统理论”论证 79
2.以“量子认识论”论证 81
3.通过宇宙学“人择原理”论证 81
(二)李泽厚从现代哲学层面再论“天人感应论” 82
1.2 0世纪末《秦汉思想简议》 82
2.近年 83
3.从“孔颜乐处”境界确立“天人感应论” 83
(三)潘雨廷从宗教哲学层面回应“天人感应论” 85
1.支持钱学森研究“人天观”并提出超四维“人天观” 86
2.提出新异“时空观” 87
3.从其宗教哲学论述中国人居理论 87
(四)钱学森、李泽厚和潘雨廷“天人感应论”合论 88
1.时空观比较 88
2.哲学观比较 89
3.科学观比较 89
4.对中国思想和哲学评价的比较 91
第三节 钱学森重申“量子认识论” 96
一、钱学森的“人天观” 96
二、钱学森用“量子认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99
三、钱学森对“量子认识论”合理性的反复说明和宣传 100
(一)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曾长期批判“量子认识论” 100
(二)钱学森对“量子认识论”的反复说明和宣传 101
1.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发展传播中的教训 101
2.与持异议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102
3.反复宣传 102
4.揭发部分“左”的积习的机械唯物论本质 102
(三)“量子认识论”对中国人居理论研究的奠基作用 103
四、“实践认识论”与“量子认识论”互补 104
(一)认识中的“宏观-微观”悖论 104
(二)“宏观-微观”悖论和中国人居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105
第三章 从钱学森的“人体功能态”到“人居功能态” 107
第一节 钱学森创建人体科学简说 109
一、开创人体科学研究的缘起 109
二、中国人居理论研究可借用人体科学研究成果 110
(一)中医医理与中国人居理论“同构” 110
(二)中国古代中医师常兼职进行民间人居实践和理论著述 111
第二节 现代相关科学前沿若干推进回眸 114
一、“爱-哥之争”简说 114
(一)“测不准关系”呈现 114
1.哥本哈根学派从“测不准现象”导出“量子认识论” 115
2.玻尔通过“互补原理”把“量子认识论”表达为哲学 115
3.爱因斯坦坚持哲学唯物主义 116
(二)世界存在“隐秩序”吗? 116
1.鲍姆“隐变量”理论坚持唯物论兼容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学派双方 117
2.鲍姆“隐秩序”理论的重大理论贡献 117
3.鲍姆理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及其“转世灵童”的降生 118
二、现代系统科学在现代科学各学科中的萌芽 118
(一)一般系统论 118
(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118
(三)哈肯的“协同学” 119
(四)艾根的“超循环理论” 120
(五)斯佩里的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呼应艾根理论 120
1.人脑非线性“突变”功能即意识 121
2.意识的某种决定作用 121
3.强调“整体功能‘突现’”中人脑对客体的改造 121
4.意识控制着脑及身体各种过程 122
(六)宇宙学家霍金继续与“爱-哥之争”双方对话 122
三、钱学森对相关学科成果的取舍与综合 124
(一)以五层次人天观部分超越爱-哥之争双方 124
(二)鸟瞰现代科学各学科进展 125
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125
2.重评控制论 125
3.关于耗散结构理论 125
4.关于协同学 126
5.关于“超循环理论” 126
6.对斯佩里的称赞 126
(三)追求对传统自然科学难及的生命和人的精神状态的理解 127
第三节 钱学森初步搭建现代系统科学框架 130
一、国外最新成果无法面对中国的要求 130
(一)无法面对中国“三大谜题” 130
1.中医“经络之谜” 130
2.中国“气功之谜” 130
3.中国“人体潜能”之谜 130
(二)钱学森对既有自然科学“范式”的突破 131
(三)钱学森初步搭建“现代社会系统科学” 131
1.中国较早的“社会系统工程”实践 131
2.对国外最新成果也难以解决中国建设实际问题的察觉 131
二、对搭建“现代社会系统科学”及其工程技术体系的追求 132
(一)中国创建社会系统工程的著名案例 132
(二)初步形成“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 133
1.创建作为理论体系的“大成智慧学” 134
2.创建作为工程技术体系的“大成智慧工程” 134
3.实践模式:“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135
4.“总体设计部”管理体制 135
(三)初步搭建现代系统科学“原型”的若干特点 136
1.它首先是科学“范式”突破的结果 136
2.科研中的“二愣子精神”应当发扬 137
3.对“度”的重视和反思 137
4.力求尽可能含纳现代科学前沿的所有成果 138
5.辩证处理“混沌”和“有序”的关系 138
6.冷静面对电子计算机固有的“形式化”局限 139
7.对搭建现代系统科学的学术目标始终要清醒 139
8.关于也应吸纳“减熵学派”成果的设计 139
9.对国人目前尚难完全接受的估计 139
三、致力于微观“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 140
(一)微观研究可以借鉴“社会巨系统”研究的既有成果 140
(二)微观研究不能完全套用“社会巨系统”研究的既有成果 141
第四节 钱学森在研究中对中国哲学优势的省察 143
一、当代科学发展大趋势对中国哲学优势的印证 143
(一)玻尔的印证 143
(二)李约瑟及其后继者的印证 144
(三)西方学者对“玻尔图式”的另一种理解 145
(四)普里高津的印证 146
(五)心理学家荣格的印证 146
(六)“后现代主义”科学观 146
1.“多元科学观” 147
2.“民族科学论” 147
3.科学的“社会建构论” 147
二、若干华裔学者比较中西科技哲学 148
(一)张光直 148
(二)许倬云 149
(三)李泽厚 149
(四)金观涛 150
(五)翁文灏著《预测学基础》 151
三、国内争论是否存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 151
(一)刘长林力主张存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 151
(二)蔡仲不认同“民族科学”说 153
1.在第三世界产生出对传统的盲目崇拜 154
2.科学具有世界性 154
3.西方“后殖民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权威” 154
4.科学不涉民族文化 154
(三)结语 155
四、钱学森的省察 155
(一)中西方科学哲学整体上不同 155
1.从“电脑”设置语言问题省察中西方科学哲学的不同 155
2.从中西医巨大差异省察两种科学哲学的巨大差异 156
3.从哲学史角度思考中西方科学哲学的不同 156
4.对中国哲学“阴阳”“五行”范畴的理解和发挥 156
(二)对中国“易理”的改造和发展 157
(三)吸取并超越“后现代主义”的“民族科学观” 157
第五节 钱学森的启示 161
一、人体科学研究成果可移植于中国人居理论研究 161
(一)人体科学是现代系统科学研究中医等的结晶 162
1.钱学森对中医的总体看法 162
2.人体科学的方法是“综合集成”中西方文化 163
(二)人体科学研究成果可移植于中国人居理论研究 170
二、从钱学森的“人体功能态”到“人居功能态” 170
(一)钱学森的“人体功能态”假定 171
1.用系统科学研究人体的“方法论出发点” 171
2.确认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171
3.人体科学重点研究“人体功能态” 172
4.人体科学尤其注重“人体功能态”的结构层次性和不可预测性 173
(二)钱学森论证意识实际是一种“人体功能态” 174
1.获诺贝尔奖的斯佩里脑研究的经验教训 174
2.生命科学的依据 175
3.坚持唯物史观认识论 175
4.明确提出基于人脑结构-功能层次不同的三种“思维类型” 176
(三)钱学森论证经络和气功也都是“人体功能态” 176
1.经络 176
2.气功 178
(四)首提“人体功能态”假设 179
1.打招呼“不急于找出什么机理机制” 179
2.用现代系统科学初步描绘出“精神现象学”研究路线图 180
3.科学研究“范式”完全中国化 181
4.站在现代科技发展最前沿 182
5.使中国“范式”与马克思主义融合 182
6.在百家争鸣中完善和进步 182
7.对其巨大价值有待深入认识 183
(五)“人居功能态”假设及其研究瞻望 184
1.“高楼病”警示世人 184
2.“人居功能态”假设的确立 185
3.孟子“居移气”新解 188
附录 国内外关于中医“经络现象”研究的新进展 193
第四章 关中和西安人居理论史初探 195
第一节 史前源头 197
一、考古学等揭示史前“亚美巫教底层” 197
二、史前“‘亚美巫教’底层”意识形态的特点 198
(一)八大特征 199
1.魔术的宇宙 199
2.三层世界 199
3.人类与动物平等 199
4.人类与动物互相“转型” 199
5.“万物有灵” 199
6.人类和动物的灵魂在骨骼里 199
7.“灵魂独立论” 200
8.灵魂的迷幻 200
(二)张光直转述之际的见解 200
1.八大特征全部适用于古代中国研究 200
2.巫教(或萨满教)在中国史前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 200
3.“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是中国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共同祖先 201
三、史前巫教是中国人居理念的源头 201
(一)四方神和动物神与中国人居理论模式扣合 202
(二)“万物有灵”与中国人居理论推崇“生气”扣合 205
四、对“巫教即中国人居理论源头”的几点推论 206
(一)关中黄帝族文化特质初窥 206
1.西安杨官寨遗址少玉对应着黄帝的宗教改革 208
2.杨官寨遗址“花图腾”和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 211
3.“花玉之争”:黄帝与蚩尤战争新解 214
(二)中国人居理论研究也要关注史前巫教研究 214
(三)中国人居理论研究要十分重视“周公型模” 214
第二节 从逻辑学和人类学看中国最早人居理论源自关中 219
一、文献对周人“相土”的记载 219
(一)《诗经·公刘》 220
1.创建“相土”术的主体是周人 220
2.“相土”术最早诞生于陇东和关中西府 221
3.“相土”术诞生于早周 221
(二)《尚书》中的“相宅” 221
(三)《周礼》载“‘相土’模式”含有环保内容 222
二、国外关于“相土”源自黄土高原的逻辑证明 222
(一)“‘相土’模式”产生发展的价值观三前提 222
1.某个地点比其他地点更有利于建造住宅 222
2.按照“‘相土’模式”选择“吉祥地点” 223
3.选出“吉祥地点”可带来吉祥 223
(二)“‘相土’模式”的三条人居原则 223
1.对地貌的要求 223
2.对临水的特别要求 223
3.对朝向南方的要求 223
(三)对“‘相土’模式”起源的逻辑推理 224
1.它由中国“西北人”创设 224
2.当时可满足“藏风”原则者只有周族 224
3.“‘相土’模式”最早诞生于寻找理想的窑洞选址 225
三、国内关于“‘相土’模式”源自关中的人类学证明 226
(一)关于“中国原始人类满意的栖息地模式” 226
(二)关于“中国农耕文化的盆地经验” 227
四、周人“‘相土’模式”学科性质试析 227
(一)作为中国最早的古典景观学原理及其哲学-美学理论体系 228
(二)作为中国最早的古典建筑学和规划学原理及其哲学-美学体系 229
(三)作为中国古典生态学“原型” 229
(四)作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 230
(五)“‘相土’模式”开创的中国人居形式作为中国人居民俗 230
第三节 “周”字最初即“‘相土’图式” 232
一、从中国“‘巫史传统’理性化”审视人居史 232
(一)张光直关于中国史前及文明初期巫教作用重要性的判定 232
(二)李泽厚“‘巫史传统’理性化说”及周公的重要性 233
(三)“相土”巫术理性化 235
二、若干预备知识 235
(一)应思考作为“‘相土’思想史事件”的“周”字 235
(二)“相土”图式化延续的合理性及其“巫味”源自 236
1.周人“感性”向“理性”的积淀及其形式化 237
2.周人从实用理性之“真”再向实用感性之“美”的升华 238
3.“‘相土’图式”的“巫味”再析 238
(三)周族以“‘相土’图式”取名的主事者应即周公 240
1.中国文明初创时文字创设-使用权集中于王室 240
2.以“‘相土’图式”为族名的决策者应是周公 240
三、中国“相土”发明权仅属周人 246
(一)殷人迁都只占卜而无“相宅”程序 247
(二)周人“相土”程序化和体制化及“图式”的出现 247
(三)《诗经》对“‘相土’图式”的生动记述 248
1.《公刘》 248
2.《绵》 249
3.从周人“‘相土’图式”的成熟看“相土”体制化 251
四、周原“王宫”遗址对“‘相土’图式”的印证 253
(一)许倬云的分析 253
(二)张洲的分析 254
五、作为“‘相土’图式”的“周”字的诞生 255
(一)商周“周”字字义及其历史简描 255
1.殷墟甲骨文“周”字字义 255
2.姬姓周人使用甲骨文“周”字略况 256
(二)周原原住民妘姓族徽及其性质 257
1.当时的姓氏制度及“族徽”使用简介 257
2.周原原住民妘姓周族族徽及其性质功能 258
(三)姬姓周人依妘姓族徽新创带“口”符“周”字 260
1.姬姓周人进入周原后建成“周邑” 261
2.从“周邑”的建成理解带“口”符“周”字的形成 261
3.带“口”符“周”字的定型应是周公亲为 264
(四)妘姓归顺姬姓周人后其族徽在西周依然使用 265
六、加“口”符“周”字是当时的“‘相土’图式” 266
七、海德格尔“两论”和对“周”字的建筑哲学解读 267
(一)海德格尔的“两论” 267
(二)海德格尔的“两论”与“‘相土’图式”契合 268
1.张杰 269
2.潘朝阳 269
(三)海德格尔理论与追求“人居功能态”优化的契合 270
1.“周”字标志的中国“‘相土’图式”与海德格尔“两论”的契合 270
2.“周”字所求境界对“人居功能态”的显露 270
第四节 西安折射出的中国人居理论诞生和成长期 277
一、西安“黄帝都邑”人居巫术及其理念存痕 277
二、西周沣、镐折射出的人居理论 279
(一)简况 279
(二)沣、镐与“圣都”周邑“‘相土’图式”的比较 281
(三)《周礼·考工记》再思 282
(四)《周礼》“九宫格”作为城规“原型”的价值 282
1.“九宫格”简介 282
2.作为中国古典城规“原型”的“九宫格” 283
(五)周邑四合院的诗意抒情曲 284
1.凤雏四合院 285
2.中国古代家庭庭院里的温情诗意 286
(六)《诗经》中的其他“‘相土’图式”颂歌 291
1.《诗经·周风·鄘风·定之方中》 291
2.《诗经·小雅·斯干》 292
(七)“‘相土’图式”和“木建筑”之源 294
1.中国木建筑的文化根源 294
2.“木德”和“木建筑”的正宗地位 295
(八)再论“‘相土’图式”的科学特质 295
(九)作为审美的“‘相土’图式”的“非美”表象 296
三、秦始皇和中国人居理论的“审美化质变” 297
(一)秦文化的起源 298
(二)秦都屡迁 299
1.秦都屡迁和秦人逐渐接受周文化 299
2.秦入关中后的长期都城雍城 300
(三)秦代首都咸阳扩建的“总设计师”是秦始皇 302
(四)咸阳扩建设计的“象天”原则 303
1.“象天”的文化渊源 304
2.秦始皇“象天”与周人“‘相土’图式”的区别 305
3.秦始皇“象天”的两次大实践 306
4.对秦始皇“象天”的人居科学解读 307
5.作为一种全新艺术表达方式的秦始皇的“象天”设计 309
6.从美学看作为“壮美”风格的秦始皇的“象天”设计 310
(五)咸阳扩建设计的“王气”原则 311
1.人居“气论”首次登场及其两重性 311
2.以“气论”为基的“王气”原则的首倡者是秦始皇 312
3.秦始皇“望气”的审美实质及其政治化 313
4.中国人居理论主体从此转向审美 313
(六)咸阳扩建设计的“南北对应”原则 314
(七)咸阳扩建设计的“超越丰镐”原则 316
(八)近人对咸阳扩建设计的评价简述 317
(九)咸阳考古 317
(十)“秦皇阴宅模式”及其“首创”效应 317
1.秦始皇陵“前身”已打破周制 317
2.秦始皇陵园概况 318
(十一)秦始皇陵奠基的中国“阴宅”模式在民间迅速发酵 322
1.秦国王室成员樗里子“阴宅”故事再思 322
2.秦“日书”析 322
(十二)秦始皇对中国人居理论发展具有某种决定性影响 323
四、西汉长安轴向调整和隋唐长安城设计理念 324
(一)西汉长安轴向“由东改南”和中国人居理论著作初次面世 324
1.西汉长安城初建的“坐西朝东”轴线 325
2.解读西汉长安轴向的改变 327
3.西汉长安城的“尚方”吊诡 327
4.长安主要单体建筑朝南与整体朝东的辩证处理 328
(二)中国人居理论著作在西汉初现 328
1.《山海经》表征的“九州大势类” 330
2.《国朝》表征的“邦国城邑”人居理论类 330
3.《宫宅地形》表征的单体建筑人居理论类 330
五、隋唐长安城和大明宫设计体现出的人居理论 331
(一)宇文恺在长安设计中的“卦爻模式” 331
1.结合成熟的模数制与“卦爻模式” 331
2.设计的人居地理和哲理背景 333
3.“卦爻模式”的要点 334
4.“卦爻模式”细释 334
5.“卦爻模式”也说明中国人居理论汇集了各族智慧 337
6.设计的科学性和审美特征 338
(二)画家兼建筑学家阎氏兄弟参与设计唐大明宫 339
1.绘画和人居理论集成的中国“山水人居文化” 339
2.阎氏兄弟“家学”与其均参与大明宫设计 340
3.大明宫设计简况 340
4.大明宫艺术设计的巅峰成就 343
(三)唐代“阴宅”理论在“尊周”中分化 343
六、若干推论 346
(一)“‘相土’图式”是中国古典人居科学“原型” 346
(二)中国人居理论与中国文明主流先“合”后“离” 347
(三)中国人居理论兼具科学和审美两重性 347
(四)人居“气论”的科学-审美二重性 349
1.人居“气论”的审美侧度 349
2.人居“气论”的科学侧度 353
(五)中国人居理论以“生气论”为主体及其现代转型 354
(六)《葬书》是秦后民间化“阴阳宅互补”的奠基之作 355
(七)唐后中国部分主要人居理论著述鸟瞰 356
1.唐代《黄帝宅经》提出中国“人居科学原理” 357
2.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人居言行简评 358
3.宋徽宗的“艮岳”和《园冶》 361
第五章 现代人居设计中的中国人居理论 369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居文化和中国人居理论的地位 371
一、德国海德格尔的“人居哲学”产生 371
(一)海德格尔及其哲学简介 371
(二)以异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方式追问“此在” 372
(三)反对西方“人类中心论”哲学 373
(四)海德格尔《筑·居·思》提出独特的人居哲学 374
1.极端重视人居哲学 374
2.把人居活动升格为“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 374
3.提出了“四位一体”论 375
4.提出新的空间理论——“场所论” 376
5.提出“诗意栖居说” 377
6.海德格尔的人居哲学面对现实 378
二、从希腊“人类聚居学”到中国吴良镛搭建现代人居科学框架 378
(一)道萨迪亚斯创建“人类聚居学” 379
1.对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准确预见 379
2.建立综合性的人类聚居学 380
3.对“目前人类聚居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保护环境”的问题预见不足 384
(二)吴良镛搭建现代人居科学框架 385
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386
(一)现代主义建筑学被批判的主要原因 386
1.现代主义建筑学受制于资本主义体制 386
2.现代主义建筑学缺乏哲学思考 387
(二)“后现代主义”批判思潮简说 387
四、现代人居理论中的“文脉”理论揽胜 389
(一)“文脉”概念界说 389
(二)后现代主义“文脉”理论的出场 390
1.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91
2.斯坦恩凸显“文化记忆” 391
3.“文脉”理论在意大利的深化 392
4.后现代主义建筑学凸显装饰的“文脉性” 392
5.“文脉”理论突出地域主义 393
五、意大利“文脉”理论中的建筑类型学和建筑符号学 393
(一)罗西的建筑类型学 393
1.引入“集体潜意识”理论 394
2.把“人居类型”锁定在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上 394
(二)艾柯的建筑符号学 395
1.符号学简介 395
2.建筑符号学简介 395
六、找回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文脉”和“人情” 397
(一)后现代主义规划学中的“文脉主义” 398
(二)后现代主义规划学中的“新都市主义” 399
七、美国当代著名规划学家关注中国古典人居理论 399
八、“互联网+”中的“数字城市”和当代全球人居文化巨变 400
(一)E生存·“数字城市”·现代人居科学 400
(二)“流空间”和“场所” 402
第二节 中国民间“形法”的数字化探索 405
一、目前我国相关“大数据条件”发展状况 406
二、国内外相关软件研究研制现状述评 406
(一)国外 407
(二)国内 407
三、相关研究研制的价值及理论说明 408
(一)相关研究研制的价值 408
(二)相关图式“三化”特征的合理性和可利用性 408
(三)相关“图式”利用中的技术困难及其解决思路 409
(四)相关软件结构-功能的设计 410
四、相关研究研制实施的思路及技术路径 410
(一)主要“技术瓶颈”是数字化处理大量“图式” 410
(二)突破主要“瓶颈”的技术路径 410
五、相关软件和现代化“倒杖法”的配合使用 411
(一)现代“倒杖法”简介 411
(二)“点穴”软件需和现代“倒杖法”配合使用 412
附录 中国县域“中小景区‘形法’景观资源开发评价软件”研制招标要点 414
一、研制项目最终成果形式 414
二、成果使用者 414
三、对成果必须具备的技术-功能的要求(具体细节面谈) 414
人名索引 417
名词索引 421
跋 425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守四方》贺贵成著 2019
- 《教师怎样说理才有效》李进成著 2019
- 《网络成瘾心理学》胡耿丹,许全成著 2019
- 《风生水起》张品成著 2019
- 《大厨请到家 拉花咖啡 1》都基成著 2017
- 《高情商交际法则》郎树成著 2019
- 《碳排放转移》孙立成著 2019
- 《图的匹配多项式及其应用》马海成著 2019
- 《理性化之路 商业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宋程成著 2019
- 《国法与社会惯行 明清时代社会经济史研究》(韩)吴金成著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