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新福,邓华军,周永明,曹会芹,方凯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3229634
  • 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通过概述、隧道地质勘察、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控制、隧道通风竖井施工、长大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治理、隧道地质灾害防治和隧道工程施工管理7章,全面系统地对“变质片岩大变形防治”、“长大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治理”、“隧道超深竖井节能快速成井技术”开展了专题研究。本书共有插图150余幅,数据表格50多个,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结构严谨,提出了变质片岩长大隧道施工中围岩大变形分级方法,形成了针对不良地质安全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的较为完善的体系。
《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变质片岩的分布及特性 1

一、变质片岩的分布 1

二、变质片岩的特性 3

第二节 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的工程特点及研究现状 3

一、变质片岩长大隧道的工程特点 3

二、研究现状 4

第三节 依托工程概况 7

一、工程地质概况 8

二、水文地质概况 8

三、工程主要特点 9

四、施工方案 10

第二章 隧道地质勘察 11

第一节 隧道初期地质勘察 11

一、初期地质勘察工作 11

二、通省隧道区域地质特征 11

第二节 加深地质勘察 11

一、加深勘察的主要内容 11

二、大变形基本特征与机理分析 13

三、大变形观测技术 13

四、超前地质预报 14

第三章 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控制 16

第一节 隧道预设计与修正设计 16

一、隧道结构预设计 16

二、隧道结构修正设计 19

第二节 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分类技术 31

一、通省隧道围岩变形概况 31

二、大变形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 35

三、通省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大变形分级标准 46

四、小结 49

第三节 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预报监测预警技术 49

一、变质岩区围岩大变形专项地质预报方法 50

二、变质岩区围岩大变形监控量测预警系统 55

三、小结 56

第四节 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 57

一、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开挖方法 57

二、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段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58

三、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不规则段抛物线形锚杆支护法 61

四、变质片岩隧道大变形局部加强控制技术 67

五、小结 68

第四章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 69

第一节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技术国内外现状 69

第二节 竖井节能快速施工技术 71

一、竖井概况 71

二、施工方案的比选 72

三、反井钻机成孔工艺 74

四、竖井开挖配套技术 86

五、隧道竖井开挖、衬砌同步往复式施工方案 90

第三节 大坡度变截面联络风道施工 101

一、联络风道概况 101

二、施工方案 103

第四节 小结 111

第五章 长大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治理 113

第一节 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分析 113

第二节 超长距离通风方案 114

一、通风设计 115

二、通风风量计算 115

三、通风方案 117

四、通风辅助装置 120

五、实施效果对比 122

第三节 隧道喷射混凝土减尘方案 124

一、采用湿喷工艺代替干喷和潮喷 124

二、XPM外加剂新材料应用 124

第四节 小结 127

第六章 隧道地质灾害防治 129

第一节 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29

一、通省隧道变形塌方、突泥涌水情况统计 129

二、典型塌方、突泥涌水处治过程 132

第二节 地质灾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49

一、塌方原因分析 149

二、涌水突泥原因分析 150

三、灾害防治对策 151

第七章 隧道工程施工管理 157

第一节 施工管理组织框架 157

一、施工管理组织框架 157

二、架子队的建设 159

三、项目部与架子队管理模式的关系 162

第二节 隧道科学管理的程序 163

第三节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164

一、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64

二、围岩监控变形 166

三、混凝土品质控制 171

第四节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179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79

二、安全管理制度 181

三、安全施工教育 181

第五节 隧道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85

一、隧道坍塌冒顶事故的应急预案 185

二、隧道突水涌泥事故的应急预案 189

三、隧道岩爆事故的应急预案 197

四、隧道软岩变形事故的应急预案 198

第六节 科学技术支撑 199

一、技术咨询 199

二、科研攻关 204

三、主要科技成果 204

第七节 工程技术人员培育 205

一、科研任务 205

二、人才培养 206

三、工作室的成效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