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纸刊至电刊的中国探求
纸刊至电刊的中国探求

纸刊至电刊的中国探求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革新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02186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为了回答中国当代期刊产业向何处去的问题,本书进行了绵密的纵向历史线索梳理,及扎实的横向价值链分析,且以文化技术的演进作为沟通相关梳理、分析的线索,在理论框架方面具有创新性。本书作者号着实物经济与信息经济交汇的时代脉搏,以较宽的阅历、沉稳的心态、良好的文笔,勾画出了中国当代“期刊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轨迹,并在概念谱系的厘清、讨论的引入、逻辑的贯通等方面,留下了有待开拓的诱人学术空间。
《纸刊至电刊的中国探求》目录
标签:探求

第一章 问题背景、纵向分析切口 1

一 纸刊与电刊之间,事关生死的努力亟待梳理 1

二 纵向分析切口:人类呈现可视世界的两格式三阶段 5

三 纸刊处近代“相片”阶段,电刊属现代“屏幕”阶段 10

第二章 电刊屏幕生存史 11

一 电视屏幕上的电刊主要属E-only消费类 11

二 电脑屏幕上的电刊主要是专业类纸刊“翻版” 15

三 互联网屏幕上的电刊消费、专业类兼具 17

四 移动互联网屏的电刊重新以消费类为主 22

五 成功电刊实践使期刊获新定义——具固定名称、深度内容、技术比较优势的定期传播物 30

第三章 三个“顶层”问题及横向分析框架说明 32

一 现代文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32

二 产业变迁:文化产业传统、新兴业态有不同趋向 45

三 本书横向分析框架说明 50

第四章 设计:差异化,追寻过渡时期的生存空间 56

一 传媒定位设计历程:依次为决策者、受众、广告主、信息受众量本位 56

二 纸刊的规避替代策略:做内容整体化的专业“领先者” 60

三 电刊从内容上成功定位:做信息受众量占优的搜索“领航者” 65

四 从技术演化理解期刊形式:纸刊作为“艺术”,电刊作为“玩具” 80

第五章 制作:从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 88

一 期刊及其制作作为“文化技术”的哲学历程 89

二 纸刊形式的精致化——从镜子到艺术的“补救” 101

三 电刊的多向尝试——从玩具到镜子的“补救” 107

第六章 行销:从渠道为王,到中介趋逝 112

一 如何在“数字复制”与全球文化产业阶段,令我国文化产业“蛙跳”? 113

二 纸刊的流程再造,及在产业结构中的负向变化 122

三 占据与不占据搜索“领航者”位置的电刊 125

第七章 消费:从突破时空限制,到融入创作生产 134

一 受众理论的一种轮廓:从客体,到主体,再到主体间性 135

二 选择:“一人受众”时代,受众不在乎什么?关注什么? 140

三 接受:自由得失·由冷到温·集于家庭·行为可溯 144

四 认同:自我、社团身份强化,而族群、国家身份相对弱化 150

第八章 管制:从主体、模式与原则变迁,到双向权力转型 154

一 主体变迁:从利益集团,到民族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及大公司 155

二 模式与原则:特许、预审、后惩、登记等制度及其背后原则 160

三 我国现况:呈现一模式、多主体、多原则现象 162

四 趋向:权力源由暴力至金钱、知识、共享的变迁 167

第九章 案例:中外通用的4个“路标”指向前方 171

一 延伸纸刊优势品牌资源做电商,靠含品牌附加值的商品(第三次售卖)营利,如《YOHO!潮流志》等 171

二 延伸纸刊内容核心特质至多媒体,靠赞助形态的广告(第二次售卖)营利,如VICE等 174

三 规模化汇聚纸刊内容成搜索“领航者”,靠出售下载文章或数据库(第一次售卖)营利,如中国知网等 178

四 调和“付费墙”与“点击共产主义”,政府介入探索“开放获取”有效路径,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183

参考文献 190

致谢 19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