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新和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213207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我的言语人生路、语文学颠覆与重构、语文学源流与反思、语文学治学切磋等方面对20世纪初开创的现代语文教育的看法是为满足平民大众生存性言语应用之需,实现基本的文化救济,功不可没。但是忽视传统母语教育的人文传承、精神熏陶,忽视言语信仰、精神创造力培育,重“生存”轻“存在”,重“阅读”(为读而读)轻“写作”等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写作问题,在21世纪物质、精神文明与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以人的“存在”需求涵盖、超越“生存”需求,以“立言”之精神高标,涵盖日常生活之言语应用的今天,应该到了需要认识误区与修正的时候、到了需要重新再出发的时候。 那么写作如何表现与存在,且听语文教育改革呐喊与实践者潘新和教授之分解。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目录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的言语人生路 3

一、我的家与我的乡下小学 3

二、父亲写的书 7

三、“插队”:与写作、教师结缘 10

四、上大学、留校:言语人生幸运始 14

五、感恩师友与科研“第一桶金” 19

六、初悟古今、内外、中外贯通法 23

七、从“照着说”到“接着说” 28

八、语文教育转型的瓶颈 36

九、“知天命”而“尽人事” 40

表现与存在——语文学的颠覆与重构 47

一、语文本体论的迷失是根本的迷失——回归到“人”是培育言语动机的原点 47

二、语文的革命:言语生命论转向 52

三、语文之使命:言语生命的表现与存在 63

四、语文课程之宗旨:为培育“立言者”奠基 76

五、“表现—存在论”语文学纲要 91

六、存在本位:引领诗意的言语人生 100

七、诗教:温柔敦厚而不愚 108

八、诗意人生:超实用、功利,超现实、现世 117

九、动机素养:言语生命意识是第一生产力 129

十、为“立言”的知、情、意素养培育 135

十一、“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访谈录&王崧舟 140

历史与现实——语文学源流与反思 153

一、孔子:有德有言,述而不作——修德述旧的“学问”本位语文教育观 153

二、韩愈:言要其中,文济于用——“闳其中而肆其外”的复古主义语文教育观 167

三、曾国藩:不求理法,但求气昌——“行气为文章第一义”的主体性语文教育观 177

四、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我国古代写作教学方法举要 185

五、胡适:发表是吸收的利器,用活语言做活教法——不拘成见的理想主义语文教育观 194

六、夏丏尊:不能只靠规矩,还要努力锻炼——知行合一的实践主义语文教育观 204

七、朱自清:要有切近的目标,要有假想的读者——从实践体认教学机理的语文教育观 214

八、朱光潜:养成纯正的趣味,克服心理的懒怠——注重主体人格、趣味建构的语文教育观 224

九、叶圣陶:阅读本位,以读带写——重书面语、阅读、方法的语文智能教育观 234

自序与他评——语文学治学与切磋 247

一、承传与超越:整合的原创——治学摭议 247

二、颠覆·超越·互通——潘新和教授访谈录&张心科 258

三、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罕见的力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序&孙绍振 270

四、为重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而奋然前行——喜读潘新和教授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方智范 274

五、勇气与功力:语文研究的新高度——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评介&王荣生 278

六、语文教育:基于人,为了人……——读潘新和教授《语文:表现与存在》&林茶居 282

七、语文教育:表现之诗与存在之思——读潘新和先生《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张华 285

八、语文教学的“一声惊雷”——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何捷 293

九、语文:在言语活动中安身立命——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导读&张全民 298

十、解百年语文积弊 开言语生命新说——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刘中黎 302

十一、面对大师:理性对话——评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黄朝猛 307

十二、回望语文教育百年沧桑——读潘新和新著《语文:回望与沉思》&谢慧英 316

十三、先“照着说”,再“接着说”——读潘新和老师《语文:沉思与回望——走近大师》&胡亨康 324

十四、回望以利于行——读《语文:回望与沉思》&管建刚 328

十五、学理澄明 价值重建 目标转向——读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苏宁峰 331

十六、高中语文教学面对语文高考的应然和所以然——读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陈寿江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