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6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6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6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致谱,农汉才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3549732
  • 页数:501 页
图书介绍:本套丛书选取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和《伤寒论讲义》,王和安的《伤寒论新》(1929年),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1931年),祝味菊的《伤寒新义》(1931年)、《伤寒方解》(1932年),张锡纯的《伤寒讲义》(19 33年),谭次仲的《伤寒评志》(1935年),阎德润的《伤寒论评释》(1936年),承淡安的《伤寒论新注》(1937年),余无言的《伤寒论新义》(1938年),祝味菊的《伤寒质难》(1944年),共10个医家的11本书,整合成7本,精装点校对出版。这些医家均是民国时期较为著名的医学家,当时医学界的风云人物,他们的伤寒学著作集中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正是中西医论争与中医抗争求存的高峰时期。与宋、清伤寒学研究高潮不同的是,此期《伤寒论》研究出现了独特的融贯中西的学术潮流,且已不再局限于《伤寒论》的原著,而是将《伤寒论》视为中医学的缩影,借鉴西医学和日本汉医学说,着力论证《伤寒论》的科学性,研究中医学的方法论与经方的应用,力争将中医学从传统学说的窠臼中挣脱出来,与更直观的实际联系,成为民国伤寒的新思潮。
《民国伤寒学精义集成 6》目录

阎德润伤寒论评释 2

自序 2

新版序 3

编辑例言 4

上篇 《伤寒论》症状明理论 5

第一章 绪言 5

第二章 六经之命名 7

第三章 《伤寒论》中之阴阳、寒热、传变 10

第一节 阴阳 10

第二节 寒热 11

第三节 传变 12

第四章 六经病之证候 14

第一节 太阳病 14

第二节 阳明病 16

第三节 少阳病 17

第四节 太阴病 18

第五节 少阴病 18

第六节 厥阴病 19

第七节 小结 21

第五章 六经病主证之新志 24

第一节 论热 24

一、伤寒之学说 24

二、伤寒时之发热 30

三、发热之利害关系 33

第二节 发汗 38

一、所谓发汗 38

二、发汗之机转 39

三、发汗之意义 40

第三节 头痛 41

一、头痛发生之原因 41

二、发生头痛之刺激种类 42

三、临床上头痛之种类 43

第四节 呕吐 44

一、呕吐之生理关系 44

二、呕吐之临床关系 45

第五节 便秘 46

一、大肠中各种原因所发生之便秘 46

二、大肠以外之消化管有变化时所发生之便秘 50

三、消化管以外之原因 50

第六节 下痢(利) 50

一、肠炎时所发生之下痢 51

二、过敏性自家中毒性及内分泌障碍时所发生之下痢 52

三、肠系膜腺之变性及肠淀粉样变性时所发生之下痢 54

四、神经性下痢 54

第七节 鼓胀(痞) 55

一、胃鼓胀 55

二、肠鼓胀 55

第八节 循环障碍(厥冷) 57

下篇 《伤寒论》治疗辨证论 60

第一章 桂枝汤类 61

第一节 桂枝汤主方(健胃、镇静) 61

第二节 桂枝汤变方 69

一、桂枝加附子汤(健胃、镇静、强心) 69

二、桂枝加桂汤(桂枝原方,加桂二两,即另立汤名)(健胃) 71

三、桂枝去芍药汤(健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健胃、强心) 72

四、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麻痹、健胃) 73

五、小建中汤(桂枝汤原方加胶饴)(滋养、健胃) 75

六、桂枝加芍药生姜新加汤(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镇静、健胃) 78

七、桂枝甘草汤(健胃) 80

八、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健胃、利尿) 81

九、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健胃) 82

十、桂枝二麻黄一汤(解热) 82

十一、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汤加麻黄石膏二味)(解热、强心) 83

十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健胃、镇静) 84

十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减低兴奋性、健胃) 86

十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镇静、健胃) 90

十五、桂枝加葛根汤(健胃、滋养) 90

十六、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原方芍药加一倍)(镇静、健胃) 91

十七、桂枝加大黄汤(缓下、健胃) 91

第二章 麻黄汤类 94

第一节 麻黄汤主方(发汗解热) 94

第二节 麻黄汤变方 96

一、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即越婢汤加杏仁也)(缓解治喘) 96

二、大青龙汤(此合麻黄、桂枝、越婢三方为一方,而无芍药)(发汗解热之重剂) 97

三、小青龙汤(发汗解热、镇呕、祛痰) 98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强心) 103

五、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强心) 104

第三章 葛根汤类 105

第一节 葛根汤主方(滋养、发汗、健胃) 105

第二节 葛根汤变方 107

一、葛根黄芩黄连汤(健胃、收敛) 107

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原方加半夏)(止呕、健胃、解热) 109

第四章 柴胡汤类 111

第一节 柴胡汤主方 111

一、小柴胡汤(解热、健胃) 111

二、大柴胡汤(缓下、解热、健胃) 117

第二节 柴胡汤变方 119

一、柴胡桂枝汤(此小柴胡与桂枝汤并为一方,乃少阳、太阳合病之方)(解热、健胃) 119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意杂糅) 120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解热、健胃) 122

四、柴胡加芒硝汤(解热、盐类缓下) 123

第五章 栀子汤类 126

一、栀子豉汤(消化健胃、除余热) 126

二、栀子甘草豉汤(消化剂)及栀子生姜豉汤(健胃剂) 129

三、栀子干姜汤(刺激兴奋、解热) 129

四、栀子厚朴(枳实)汤(麻痹、解热) 129

五、栀子檗皮汤(消炎杀菌、解热) 130

六、枳实栀子豉汤(消化剂、解热) 131

第六章 承气汤类 132

一、大承气汤(下剂:峻缓兼用) 132

二、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去芒硝,厚朴、枳实亦减)(峻下剂) 136

三、调胃承气汤(下剂:峻缓兼用) 137

四、桃核承气汤(泻下、镇静) 139

五、抵当汤(防血凝固、峻泻) 141

六、抵当丸 144

七、十枣汤(泻下剂) 145

八、大陷胸汤(下剂:峻缓兼用) 147

九、大陷胸丸(峻、缓下剂) 148

十、小陷胸汤(健胃、止呕) 149

十一、白散(峻下剂,溶痰) 149

十二、麻仁丸(麻子仁丸,即小承气汤加芍药二仁也)(润燥、泻下) 153

第七章 泻心汤类 155

第一节 泻心汤主方 155

一、生姜泻心汤(健胃剂) 155

二、甘草泻心汤(此方即半夏汤方内更加甘草一两;生姜泻心汤去人参、生姜,加甘草一两)(缓下、健胃) 156

三、半夏泻心汤(止呕、健胃) 156

四、大黄黄连泻心汤(健胃) 157

五、附子泻心汤(强心、健胃) 157

第二节 泻心汤变方 158

一、黄连汤(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健胃) 158

二、黄芩汤(健胃)及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止呕、健胃) 159

三、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健胃) 160

四、旋复代赭汤(健胃、收敛) 160

五、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健胃、止痛、止呕) 162

第八章 白虎汤类 163

一、白虎汤(健胃、消炎) 163

二、白虎加人参汤(健胃) 165

三、竹叶石膏汤(消炎、收敛) 166

第九章 五苓散类 169

一、五苓散(健胃、利尿、汗泄,调节盐类代谢障碍) 169

二、猪苓汤(保存水分、调节血质、利尿) 172

三、文蛤散(发挥体内胶质之作用,以免存水) 175

四、茯苓甘草汤(健胃) 176

第十章 四逆汤类 177

一、四逆汤(强心) 177

二、四逆加人参汤(强心、助消化) 178

三、通脉四逆汤(强心、调胃) 178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强心、助消化) 179

五、干姜附子汤(强心) 180

六、白通汤(强心、利尿) 180

七、白通加猪胆汁汤(强心、健胃、利尿) 181

八、茯苓四逆汤(强心、助消化) 182

九、四逆散(解热、镇静、助消化) 182

十、当归四逆汤(镇静、消化、利尿) 184

十一、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健胃、镇静) 186

第十一章 理中汤类 188

一、理中丸(健胃) 188

二、真武汤(强心、健胃) 188

三、附子汤(强心、健胃) 190

四、甘草附子汤(强心、健胃) 191

五、桂枝附子汤(麻痹止痛、健胃) 191

六、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健胃、麻痹止痛) 192

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健胃) 192

八、芍药甘草附子汤(强心、镇静) 193

九、桂枝人参汤(健胃、强壮) 193

第十二章 杂法方类 195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吸着、收敛) 195

二、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强壮、健胃) 196

三、甘草干姜汤(健胃) 199

四、芍药甘草汤(镇静) 199

五、茵陈蒿汤(利尿、泻下) 199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汗、利尿) 201

七、麻黄升麻汤(方意杂糅) 203

八、瓜蒂散(催吐) 205

九、吴茱萸汤(健胃) 206

十、黄连阿胶汤(健胃、强壮) 207

十一、桃花汤(吸着、收敛) 207

十二、半夏散及汤(镇呕、健胃) 207

十三、猪肤汤(减痛、滋养) 208

十四、甘草汤(缓下剂)及桔梗汤(祛痰剂) 209

十五、苦酒汤(烧灼法) 209

附:咽证用汤别 209

十六、乌梅丸(健胃、收敛) 210

十七、白头翁汤(收敛、健胃、杀菌) 211

十八、牡蛎泽泻散(利尿、强心) 213

十九、蜜煎导方及猪胆汁方(灌肠剂) 214

二十、烧裈散(治虚脱) 216

附录一 处方 218

第一章 桂枝汤类处方 218

一、桂枝汤方 218

二、桂枝加附子汤方 218

三、桂枝加桂汤方 218

四、桂枝去芍药汤方 219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219

六、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219

七、小建中汤方 219

八、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219

九、桂枝甘草汤方 219

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20

十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20

十二、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220

十三、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220

附 越婢方 220

十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220

十五、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221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221

十七、桂枝加葛根汤方 221

十八、桂枝加芍药汤方 221

十九、桂枝加大黄汤方 221

第二章 麻黄汤类处方 221

一、麻黄汤方 221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222

三、大青龙汤方 222

四、小青龙汤方 222

五、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222

六、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23

第三章 葛根汤类处方 223

一、葛根汤方 223

二、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223

三、葛根加半夏汤方 223

第四章 柴胡汤类处方 223

一、小柴胡汤方 223

二、大柴胡汤方 224

三、柴胡桂枝汤方 224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224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24

六、柴胡加芒硝汤方 224

第五章 栀子汤类处方 225

一、栀子豉汤方 225

二、栀子甘草豉汤方 225

三、栀子生姜豉汤方 225

四、栀子干姜汤方 225

五、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225

六、栀子檗皮汤方 226

七、枳实栀子豉汤方 226

第六章 承气汤类处方 226

一、大承气汤方 226

二、小承气汤方 226

三、调胃承气汤方 226

四、桃核承气汤方 226

五、抵当汤方 227

六、抵当丸方 227

七、十枣汤方 227

八、大陷胸汤方 227

九、大陷胸丸方 227

十、小陷胸汤方 227

十一、白散方 228

十二、麻仁丸方 228

第七章 泻心汤类处方 228

一、生姜泻心汤方 228

二、甘草泻心汤 228

三、半夏泻心汤 228

四、大黄黄连泻心汤 229

五、附子泻心汤 229

六、黄连汤方 229

七、黄芩汤方 229

八、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229

九、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229

十、旋覆代赭石汤方 229

十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230

第八章 白虎汤类处方 230

一、白虎汤方 230

二、白虎加人参汤方 230

三、竹叶石膏汤方 230

第九章 五苓散类处方 230

一、五苓散方 230

二、猪苓汤方 231

三、文蛤散方 231

四、茯苓甘草汤方 231

第十章 四逆汤类处方 231

一、四逆汤方 231

二、四逆加人参汤方 231

三、通脉四逆汤方 231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232

五、干姜附子汤方 232

六、白通汤方 232

七、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232

八、茯苓四逆汤方 232

九、四逆散方 232

十、当归四逆汤方 233

十一、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233

第十一章 理中汤类处方 233

一、理中丸方 233

二、真武汤方 233

三、附子汤方 234

四、甘草附子汤方 234

五、桂枝附子汤方 234

六、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 234

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34

八、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234

九、桂枝人参汤方 235

第十二章 杂法方类处方 235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235

二、炙甘草汤方 235

三、甘草干姜汤方 235

四、芍药甘草汤方 235

五、茵陈蒿汤方 235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236

七、麻黄升麻汤方 236

八、瓜蒂散方 236

九、吴茱萸汤方 236

十、黄连阿胶汤方 236

十一、桃花汤方 236

十二、半夏散及汤方 237

十三、猪皮汤方 237

十四、甘草汤方 237

十五、桔梗汤方 237

十六、苦酒汤方 237

十七、乌梅丸方 237

十八、白头翁汤方 237

十九、牡蛎泽泻散方 238

二十、蜜煎导方 238

二十一、猪胆汁方 238

二十二、烧裈散方 238

附录二 古方权量之考证 239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241

余无言伤寒论新义 246

丁序 246

谢序 247

陈序 248

张题 249

自序 250

第五版自序 252

仲景原序 254

凡例 255

论六经 257

论阴阳 263

说细菌 266

附 复长沙杨先托同志书 268

卷首 六经总篇 270

伤寒总纲 270

寒热辨 270

愈期辨 270

传不传辨 272

不传证 272

不传脉 272

不传阴证 273

传阴证 273

卷一 太阳上篇 274

太阳病提纲(头项背脊病) 274

太阳病脉证 274

经尽自愈 277

烦汗自解 277

待期自愈 277

太阳病解时 278

中风及伤寒 278

中风证 278

伤寒证 278

温病及风温 280

温病证 280

风温证 280

太阳解肌法 281

桂枝汤证(一) 281

桂枝汤证(二) 283

桂枝汤证(三) 283

桂枝汤证(四) 283

桂枝汤证(五) 283

桂枝汤证(六) 284

桂枝汤证(七) 284

桂枝汤证(八) 285

桂枝汤证(九) 285

桂枝汤证(十) 286

桂枝汤证(十一) 286

桂枝汤证(十二) 286

桂枝系变证 287

桂枝增芍药生姜加人参汤证 287

桂枝加附子汤证 28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一) 28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二) 289

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89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 290

太阳发汗法 291

麻黄汤证(一) 291

麻黄汤证(二) 294

麻黄汤证(三) 294

麻黄汤证(四) 294

麻黄汤证(五) 295

麻黄系变证 296

大青龙汤证(一) 296

大青龙汤证(二) 297

小青龙汤证(一) 298

小青龙汤证(二) 299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300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01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301

辛温甘凉合用解表法 303

小葛根汤证 303

葛根汤证 303

太阳衄血证 304

衄血自解证(一) 304

衄血自解证(二) 305

麻黄汤证 305

桂枝汤证 306

卷二 太阳中篇 307

桂枝汤禁证 307

脉紧无汗禁 307

坏病禁 307

酒客禁 308

服汤吐者禁 308

麻黄汤禁证 309

咽喉干燥禁 309

淋家禁 309

疮家禁 309

衄家禁 310

亡血家禁 310

汗家禁 310

胃家寒禁 311

尺中脉迟禁 311

误下尺脉微禁 312

汗吐下变证 313

误治脾胃和自愈 313

误治小便利自愈 313

误治致冒自愈 313

误治战汗自愈 314

下汗振寒脉微证 314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315

调胃承气汤证 315

白虎加人参汤证(一) 315

白虎加人参汤证(二) 316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一) 316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二) 316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317

发汗阳虚冒心证 317

桂枝甘草汤证 318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31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319

真武汤证 319

茯苓四逆汤证 320

干姜附子汤证 320

汗后饮多喘证 321

汗后水药不入证 321

吐逆证 322

吐后小逆证 322

吐后内烦证 323

汗后胃冷吐证 323

极吐胸痛微烦证 324

火逆证 325

误火下利自解证 325

误火谵哕证 325

误火汗解证 326

误火清血证 326

误火吐血证 327

误火伤筋烦逆证 327

误火腰痹证 327

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汤证 328

桂枝加桂汤证 32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329

汗吐下坏证 330

误治心痞胸烦证 330

误治筋惕成痿证 331

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四逆汤证 331

误下发黄证 332

误治谵语证 333

麻黄升麻汤证 33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334

卷三 太阳下篇 335

余热虚烦证 335

栀子豉汤证(一)——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335

栀子豉汤证(二) 336

栀子豉汤证(三) 336

栀子厚朴汤证 336

栀子干姜汤证 337

栀子汤禁证 337

下利证 338

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338

桂枝人参汤证 339

四逆汤证 339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340

烦渴蓄水证 340

五苓散证(一) 340

五苓散证(二) 341

五苓散证(三)——茯苓甘草汤证 342

五苓散证(四) 342

文蛤散证——五苓散证(五) 342

饮多心悸里急证 343

热结蓄血证 344

桃仁承气证 344

抵当汤证(一) 345

抵当汤证(二) 346

抵当丸证 346

结胸证 347

结胸证病原 347

大陷胸汤证(一) 347

大陷胸汤证(二) 348

大陷胸汤证(三) 349

大陷胸汤证(四) 349

大陷胸丸证 350

小陷胸汤证 350

三物白散证 351

结胸禁下证 351

结胸死证 351

气痞证 352

气痞证病原 352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352

附子泻心汤证 353

半夏泻心汤证 353

生姜泻心汤证 354

甘草泻心汤证 355

解表攻痞先后辨 356

五苓散证 356

旋覆代赭石汤证 356

瓜蒂散证 357

十枣汤证 357

脏结证 359

脏结禁攻证 359

脏结死证 359

里虚证 361

小建中汤证 361

炙甘草汤证 361

结脉代脉辨 362

风湿证 363

桂枝附子汤证——白术附子汤证 363

甘草附子汤证 364

附 太阳篇删文评正 365

卷四 阳明上篇 367

阳明病提纲(胃肠系统病) 367

阳明病证 367

阳明病脉 369

转属阳明(一) 369

转属阳明(二) 370

转属阳明(三) 370

阳明病解时 370

阳明病下法 371

三承气证辨 371

调胃承气汤证(一) 371

调胃承气汤证(二) 372

调胃承气汤证(三) 372

调胃承气汤证(四) 373

小承气汤证(一) 373

小承气汤证(二) 373

大承气汤证(一) 374

大承气汤证(二) 375

大承气汤证(三) 375

大承气汤证(四) 376

大承气汤证(五) 376

大承气汤证(六) 377

大承气汤证(七) 377

大承气汤证(八) 378

大承气汤证(九) 378

阳明病审下法 379

表解未解辨 379

里虚不虚辨 380

过经未过辨 381

虚实试验法(一) 381

虚实试验法(二) 382

虚实试验法(三) 383

阳明病忌下证 384

呕多忌下 384

心下硬满忌下 384

面赤忌下 385

阳明中风忌下 385

阳明病清法 386

白虎汤证(一) 386

白虎汤证(二) 387

白虎加人参汤证(一) 387

白虎加人参汤证(二) 387

阳明病中寒证 388

阳明寒热辨 388

中寒固瘕证 388

四逆汤证 389

中寒忌攻证 390

吴茱萸汤证 391

卷五 阳明下篇 393

阳明病旁治法 393

桂枝汤证 393

麻黄汤证 393

小柴胡汤证(一) 393

小柴胡汤证(二) 394

栀子豉汤证 394

桂枝汤证——大承气汤证 395

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 395

栀豉汤证——白虎汤证——猪苓汤证 396

猪苓汤禁例 397

五苓散证 397

阳明病辨证法 398

潮热盗汗辨 398

咳及咽痛辨 399

咳呕厥头痛辨 399

口燥致衄辨 399

鼻燥致衄辨 400

皮痒久虚辨 400

发汗谵语生死辨 401

谵语郑声生死辨 401

大便小便问诊法 402

发狂汗出自解辨 403

阳明病润导法 403

麻仁丸证(一) 403

麻仁丸证(二) 404

麻仁丸证(三) 404

蜜煎导证——土瓜根法——猪胆汁法 406

阳明病发黄证 407

无汗发黄证 407

误火发黄证 408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408

茵陈蒿汤证(一) 409

茵陈蒿汤证(二) 410

栀子柏皮汤证 410

寒湿发黄证 411

强食谷疸证 411

阳明病蓄血证 413

抵当汤证(一) 413

抵当汤证(二) 414

热入血室证 414

附 阳明篇删文评正 415

卷六 少阳篇 418

少阳病提纲(胸肋膈膜病) 418

少阳病证 418

少阳欲解脉 419

少阳病解时 420

少阳病和解法 420

小柴胡汤证(一) 420

小柴胡汤证(二) 421

小柴胡汤证(三) 422

小柴胡汤证(四) 422

小柴胡汤证(五) 423

小柴胡汤证(六) 423

柴胡认证诀 423

少阳病禁例 424

吐下之禁 424

发汗之禁 425

少阳兼表证治法 425

柴胡桂枝汤证 42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426

少阳兼里证治法 427

柴胡加芒硝汤证 427

大柴胡汤证(一) 428

大柴胡汤证(二) 428

少阳类证治法 429

黄连汤证 429

热入血室证 430

刺期门法 430

小柴胡汤证 431

待期自愈证 431

合病并病证 432

葛根汤证 432

葛根加半夏汤证 432

小承气汤证 433

黄芩汤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433

结胸下利心烦证 434

大承气汤证 434

白虎汤证 435

脉浮大盗汗证 435

附 少阳篇删文评正 436

卷七 太阴篇 439

太阴病提纲(脾脏病) 439

太阴病证 439

太阴欲解脉证 440

太阴病解时 441

太阴病解法 441

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 441

脉弱便利减药法 442

桂枝汤证 443

太阴病温里法 443

四逆汤证 443

攻表之禁 444

温里攻表先后辨 444

太阴病转变例 445

暴烦下利证 445

卷八 少阴篇 446

少阴病提纲(心脏肾脏病) 446

少阴病脉证 446

少阴欲解脉证 448

少阴病解时 448

少阴病辨证法 448

下利脉紧证 448

下利烦渴证 449

脉紧汗出证 449

火劫谵语证 450

身热便血证 450

少阴病温法 450

麻黄附子细辛脉证 450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452

附子汤证(一) 452

附子汤证(二) 453

真武汤证 453

通脉四逆汤证 454

四逆汤证(一) 455

四逆汤证(二) 456

吴茱萸汤证 456

白通汤证 457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457

桃花汤证 458

少阴病清法 459

黄连阿胶汤证 459

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460

半夏散及汤证 461

苦酒汤证 461

猪苓汤证 462

少阴病下法 463

大承气汤证(一) 463

大承气汤证(二) 463

大承气汤证(三) 464

少阴病决生死法 465

利止手足温可治 465

时烦去衣被可治 465

吐利反发热不死 465

寒利逆冷不治 466

吐利躁烦四逆死 466

四逆脉绝不烦而躁死 466

利止头眩自冒死 467

六七日息高死 467

自利烦躁不得卧死 467

少阴病禁忌 467

脉细沉数禁汗证 467

脉微禁汗证、尺脉弱涩禁下证 468

厥逆无汗禁汗证 468

附 少阴篇删文评正 469

卷九 厥阴篇 472

厥阴病提纲(肝脏病) 472

厥阴病证 472

厥阴病欲解脉证 473

厥阴病解时 474

厥阴病热厥证 474

吐蛔下利证 474

热厥误汗变证 474

热厥相平自愈证 475

厥少热多证——热甚便脓血证 475

厥多热少证 476

厥热而利证 476

咽痛喉痹证——下利便脓血证 476

热少厥微证——胸烦便血证 477

厥之病原 477

厥阴病温法 478

乌梅丸证 478

当归四逆汤证 479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480

通脉四逆汤证 480

四逆汤证(一) 481

四逆汤证(二) 481

四逆汤证(三) 482

吴茱萸汤证 482

厥阴病清法 483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 483

白头翁汤证(一) 483

白头翁汤证(二) 484

厥阴病旁治法 484

栀子豉汤证 484

瓜蒂散证 484

茯苓甘草汤证 485

小承气汤证 485

小柴胡汤证 485

厥阴病辨证法 486

腹痛自利证 486

下利微热汗解证 486

微热而渴自愈证 487

微热汗出自愈证 487

渴饮自愈证 487

冷结膀胱证 488

误吐下汗哕证 488

哕而腹满证 488

下利渴热清脓血证 489

下利寸浮尺涩清脓血证 489

厥阴病决生死法 489

下利认脉决死生 489

下利脉实死证 490

热厥下利难治证 490

热利厥躁死证 490

下利厥不止死证 490

厥逆无脉微喘死证 490

脉绝厥冷认脉决死生 491

灸之厥不还死证 491

药误除中死证 491

厥阴病禁例 492

厥逆虚家禁下 492

虚厥亡血禁下 492

内痈呕家禁治呕 492

附 厥阳篇删文评正 493

卷十 瘥后复病篇 495

瘥后复病证 495

枳实栀子豉汤证 495

小柴胡汤证 496

牡蛎泽泻散证 496

理中丸证 497

竹叶石膏汤证 497

养后强谷微烦证 498

附 删文评正 498

阴阳易 498

编后小言 5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