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道路丛书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
中国道路丛书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

中国道路丛书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鞍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8671673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心。源于中国的迅速崛起,源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源于中国正在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就显得愈发重要。中国国情研究领军人、中国智库开拓者胡鞍钢洞悉规律,深根国情,从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改革中国和发展中国四个方面来阐释如何认识当代中国。本书凝聚了作者几十年的国情研究经验与现实观察基础,以大历史和独特的专业视角为当代中国的认识道路拨开迷雾,择取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探寻当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道路与路径。胡鞍钢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智库建设之路,深刻分析了智库的定位、原则、作用、如何参与国家战略以及智库的影响力、竞争力等问题,智库通过“外脑”形式给“内脑”(党中央、国务院)在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发展规划和关键发展政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进而引领中国学术界、引导中国社会主流,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中国,也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
《中国道路丛书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谈国情研究与智库建设》目录

第一部分 国情研究 3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3

“实事求是”是国情研究的精髓和法宝 10

国情研究要一以贯之 11

换位思维研究中国国情 12

中国迅速崛起的思想密钥 1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1

怎样看待毛泽东的历史遗产 23

怎样才能创新思想 25

中国创新来自哪里 27

用思想来引领社会 28

谁在影响当代中国 30

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32

国情研究的原创性、前沿性和权威性 35

国情研究既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门大科学 42

当代中国研究是一门大学问 44

国情研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45

研究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 46

我们是怎样研究国情的 47

感悟人生,研究中国,记录当代 51

国情研究是我的终身事业 53

《胡鞍钢记录》记录什么 54

在不在其位,都要谋其政 55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56

是碎片化的中国还是系统化的中国 70

当代中国研究如何走出去 72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78

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79

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 82

推进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84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85

人才培养: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本 87

第二部分 智库建设 91

创新力是中国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91

中国大学智库的定位和任务 92

中国大学智库的“三独立”原则 94

国家智库是国家战略的谋划者 95

国家发展规划的设计者 97

建设一流高校决策思想库,为科学决策做出知识贡献 99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103

再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112

如何创办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114

如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125

高端智库建设——以国情研究院为例 129

打造大学高端智库 138

定位·难点·前景——胡鞍钢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143

大学智库如何参与重大决策咨询:以“十三五,”规划为例 146

智库对中国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影响——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为例 148

第三部分 学术研究 177

我是如何读书的 177

“数字化阅读”时代的阅读与记忆 178

好思想是好文章的灵魂 183

怎样写好文章 184

如何写一部好书 189

以文会友、以书交友 190

谈“三写”:写文、写书、写册 191

“三书”之道:读书、写书、教书 192

我的“三书”之道 193

当代中国研究的“三通”:通识、通达、通变 194

人才是怎样成长的 196

刻苦自学是最好的 202

从100%到10%再到1% 203

人才价值是他创造的价值 205

他人评价优于自我评价 207

最大的挑战是挑战自己 208

没有尽头的知识马拉松 210

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 212

学习毛泽东的讲课方法 220

高水平的好教材 222

与中国青年网的问答 223

甘为人梯,甘做桥梁 230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 232

学术竞争与学术优势 233

学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 234

学术之争与主义之争 235

学术休假与学术收获之年 237

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 239

我的学术之路:读书、写书、教书 240

我的学术研究原则 247

我的学术之路 250

学术之路要“自信人生二百年” 252

学者是学问创作者,又是秀才式的专家 253

《胡鞍钢记录》编辑目的与方针 254

靠现场记录,不能靠后来记忆 255

记录历史与分析得失 257

《胡鞍钢记录》是个人资料馆 258

人的生命:有限与无限 259

如何计算和利用有限的人生 261

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264

做平常人,做不平常的事 266

我的一生只做两件事 268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69

后记 2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