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象理论专题研究](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83/s653d71a.jpg)
![脾脏象理论专题研究](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83/s653d71a.jpg)
脾脏象理论专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关林,王彩霞,秦微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7248167
- 页数:212 页
第一章 “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思维模式 2
第一节 象思维 2
一、“脏象”的实质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整体功能联系的内外相应、内外同构的“象系统” 2
二、中医以“象”为纽带构建脾脏象理论系统,故借助意象思维识别隐蔽的“象的网络”关系 3
三、基于象思维的脾脏象理论内涵 4
第二节 系统思维 9
一、脾外部关联的大系统体现了天地人、时空的合一性 10
二、脾内部的小系统体现了形与神、体与用的合一性 11
第三节 辩证思维 15
一、对立思维 15
二、动态思维 16
三、平衡思维 18
第二章 “脾脏”阴阳五行属性特征研究 21
第一节 脾性属土 21
一、五行“土(脾)”文化渊源 21
二、脾在五行中属“土”的内涵 23
第二节 脾喜燥恶湿 24
一、脾性湿土,生理上主湿不恶湿 24
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5
三、病理上脾湿喜平燥 26
第三节 脾为阴中之至阴 27
一、脏腑位置 27
二、季节 27
三、五行 27
第四节 脾与时令 28
一、五脏模式下的脾之应时说 28
二、非五脏模式下的脾之应时说 31
第三章 脾主运化概念阐释及理论演变 34
第一节 脾主运化概念阐释 34
一、运、化文字内涵 34
二、现代阐释 35
第二节 脾主运化理论演变 35
一、脾胃受纳和腐化水谷、输布水液,形成理论基本框架 35
二、以脾胃消磨水谷为核心,发展理论外延 37
三、胃受水谷,明确提出“脾主运化”,创立脾胃学说 40
四、脾统四脏,五脏之本,建立后天地位 42
五、从治未病维护健康战略高度开展脾主运化相关研究 44
第四章 脾主统血概念阙释及理论演变 48
第一节 脾主统血概念阐释 48
一、脾(主)统血 48
二、脾主裹血 50
第二节 脾主统血理论演变 51
一、提出脾虚、气虚可引起出血 52
二、以补脾之方药治疗出血 53
三、提出脾不统血的病机 55
四、明确提出“脾主统血” 57
五、理论广泛应用临床 59
第五章 “脾脏”系统结构研究 65
第一节 “脾脏”解剖实体认识的演变 65
一、脾的位置 65
二、脾的外观形态与重量 66
三、脾的色泽、质地 68
四、至今无人纠正的疑点——脾的大小与重量不匹配 68
五、脾病辨证定位诊断与解剖实体无关 68
六、超越解剖实体的功能脾脏 69
第二节 脾藏意与智、主思,为谏议之官 70
一、脾藏之意与脾主之思 70
二、脾藏智 74
三、脾为谏议之官 78
第三节 脾主四肢、肌肉 83
一、脾应肉之体 83
二、人身肌肉之丰盛可以反映脾胃之气 86
三、脾脏主四肢 86
四、治痿独取阳明 86
第四节 脾主升清 87
一、脾气主升的释义 87
二、脾气主升的机理 89
第五节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92
一、口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 92
二、脾气通于口,知五味 93
三、脾开窍于口和脾经的循行有关 94
四、口唇为脾之外候 95
第六节 脾在液为涎 97
一、脾化液为涎 97
二、涎为脾所摄 98
三、脾病则流涎 99
第六章 调脾胃养生防病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106
第一节 脾胃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106
一、脾胃为脏腑核心 106
二、五脏协调赖于脾胃斡旋气机 108
三、脾胃为“后天之本” 111
四、脾胃乃养生防病之基 118
第二节 调脾胃以养生防病应用研究 122
一、节饮食 122
二、适劳逸 126
三、慎起居 127
四、避思虑 128
五、防外邪 128
六、顺四时 129
七、保精气 129
八、调体质 130
九、省言语 130
十、谨服药 131
第七章 从脾论治常见病古代文献研究 135
第一节 从脾论治机理探讨 135
一、脾为气血之本 135
二、脾为气机之枢 135
三、脾为五脏之本 136
四、脾为后天之本 137
第二节 从脾论治泄泻 138
一、泄泻病因病机的演变 138
二、泄泻证候的演变 145
三、泄泻的治疗演变规律 147
第三节 从脾论治痞满 161
一、痞满病因病机的演变 161
二、痞满证候的演变 166
三、痞满的治疗演变规律 167
第四节 从脾论治胸痹心痛 172
一、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演变 172
二、胸痹心痛证候的演变 177
三、胸痹心痛的治疗演变规律 178
第五节 从脾论治血证 184
一、血证病因病机的演变 184
二、血证证候的演变 188
三、血证的治疗演变规律 189
第八章 从脾论治常见病近现代研究 198
第一节 近现代名老中医从脾论治集萃 198
一、孔伯华认为“脾伤则病遂乘之”,推出“实脾土” 198
二、蒲辅周将调护脾胃贯穿临证始终 198
三、董德懋创“调理脾胃十法”以养脾胃 199
四、邓铁涛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学说 200
五、李玉奇注重脾胃,提出“人百病,首脾胃” 200
六、路志正提出“养生之道,贵在后天” 201
七、李德新提出“调脾胃以安五脏”学术思想,从脾论治疾病 201
八、董建华擅用通降作为“保胃气”之法 202
第二节 从脾论治现代研究成果 203
一、从脾论治的实验研究 203
二、从脾论治临床研究 206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