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肝硬化循证诊疗
肝硬化循证诊疗

肝硬化循证诊疗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学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7907430
  • 页数:760 页
图书介绍:《肝硬化循证诊疗》此书的四个部分涵盖了肝硬化相关的主要临床问题:(1)基础篇,全面阐述了有关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高动力循环综合征及肝病预后评估的各种技术和方法;(2)病因篇,包括了HBV、HCV、NASH、ALD、AIH、PBC、PSC、BCS等相关肝硬化诊疗进展;并对相应的病因治疗做了详细介绍;(3)并发症篇,对肝硬化的20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防控对策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循证诊疗推荐意见;(4)外科篇,对外科相关的肝损伤,TIPS和肝移植技术进展作了全面综述。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循证”。作者参阅了4400多篇文献,以大量数据和图表深入浅出地阐释基本概念,在深度分析高质量证据的基础上介绍相关推荐意见。书内容不仅有助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年轻医生的循证医学理念。
《肝硬化循证诊疗》目录

基础篇 3

第一章 肝脏结构及其血液循环 3

第一节 肝脏解剖基础 3

第二节 肝脏血液循环 3

第三节 门静脉系统胚胎发生学 5

第四节 肝脏淋巴系统 7

第五节 肝脏神经分布 7

第六节 肝脏血液循环调节 7

第二章 肝纤维化 10

第一节 肝纤维化病因及发生机制 10

第二节 组织病理学 15

第三节 治疗 17

第三章 肝纤维化临床评估 24

第一节 肝活检 24

第二节 非侵入性技术评估肝纤维化 27

第三节 诊断肝纤维化技术综合比较及推荐意见 31

第四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38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分类及其病因 38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 3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路径 41

第四节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43

第五节 自然史 45

第六节 治疗 45

第五章 门静脉高压诊断技术 53

第一节 门静脉压力检测技术 53

第二节 血流量检测技术 59

第三节 曲张静脉压力检测技术 60

第四节 非侵入性技术评估门静脉高压 60

第六章 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综合征 68

第一节 肝硬化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68

第二节 HDC对重要器官血流动力学影响 75

第三节 自然史 77

第四节 临床特征 78

第五节 鉴别诊断 78

第六节 治疗 78

第七章 肝硬化肝储备功能及其预后评估 86

第一节 肝储备功能评估 86

第二节 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 88

第三节 优化评估LC预后趋势分析 92

第八章 肝硬化相关影像学技术进展 102

第一节 影像学技术鉴别肝硬化高危结节 102

第二节 影像学技术诊断弥漫性肝病进展 107

病因篇 123

第九章 肝硬化总论 123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23

第二节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123

第三节 病理学 127

第四节 肝硬化能否逆转 128

第五节 临床表现 129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 131

第七节 影像学检查 132

第八节 诊断 133

第九节 鉴别诊断 135

第十节 治疗 135

第十章 乙型肝炎肝硬化 142

第一节 HBV感染自然史 142

第二节 临床诊断和评估 144

第三节 抗病毒治疗 145

第四节 LT适应证及其结局 154

第五节 乙肝LC患者预后 155

第十一章 丙型肝炎肝硬化 160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60

第二节 HCV感染自然史 160

第三节 丙型肝炎危险因素 161

第四节 临床特征和诊断 163

第五节 抗病毒治疗 163

第六节 预后 172

第十二章 酒精性肝硬化 181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81

第二节 发病机制 181

第三节 临床特征 182

第四节 自然史 183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184

第六节 影像学检查 184

第七节 病理学检查 185

第八节 诊断 185

第九节 治疗 186

第十三章 NAFLD相关肝硬化 197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97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198

第三节 自然史 199

第四节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200

第五节 治疗 204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 219

第一节 流行病学 219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抗原 219

第三节 发病机制 221

第四节 病理学 222

第五节 临床表现 223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 225

第七节 诊断 226

第八节 鉴别诊断 228

第九节 自然史 231

第十节 治疗 232

第十五章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245

第一节 流行病学 245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245

第三节 肝活检和病理学 247

第四节 临床表现 247

第五节 辅助检查 248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249

第七节 自然史 251

第八节 治疗 252

第十六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264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264

第二节 病理学特征 26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65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267

第五节 治疗 269

第六节 预后 271

第十七章 肝静脉血流阻塞 280

第一节 解剖学分类 280

第二节 充血性肝病 281

第三节 布加综合征 283

第四节 肝窦阻塞综合征 291

第十八章 肝豆状核变性 3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 300

第二节 发病机制 301

第三节 病理学 302

第四节 临床表现 302

第五节 辅助检查 303

第六节 诊断 305

第七节 筛检 306

第八节 鉴别诊断 306

第九节 治疗 306

第十节 预后评估 310

第十九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316

第一节 流行病学 316

第二节 α1-AT分子生物学 316

第三节 α1-AT遗传学 317

第四节 肝病病理生理学 318

第五节 肝病病理解剖学 318

第六节 临床表现 318

第七节 自然史 320

第八节 诊断 320

第九节 治疗 321

第二十章 肝硬化与药物诱导肝损伤 325

第一节 药物诱导肝损伤 325

第二节 肝硬化相关药物诱导肝损伤 328

并发症篇 341

第二十一章 肝硬化腹水 341

第一节 病因学 341

第二节 腹水发生机制 343

第三节 诊断 347

第四节 鉴别诊断 350

第五节 常规治疗措施 353

第六节 肝硬化腹水分级处理策略 356

第七节 顽固型腹水治疗 361

第二十二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374

第一节 食管静脉曲张自然史 374

第二节 筛检食管静脉曲张 376

第三节 EVB的一级预防 377

第四节 EVB预测 382

第五节 EVB诊断 385

第六节 EVB治疗 386

第七节 EVB死亡风险评估 393

第八节 EVB的二级预防 393

第二十三章 胃及异位静脉曲张出血 408

第一节 胃静脉曲张出血 408

第二节 异位静脉曲张出血 414

第三节 门静脉血栓与GV/ECV出血 415

第二十四章 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 425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425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 429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性小肠病 432

第二十五章 肝硬化相关免疫功能障碍 437

第一节 肝脏免疫功能 437

第二节 肝硬化免疫功能缺陷机制 439

第三节 肝硬化诱导全身炎症机制 442

第四节 肝硬化并发CAID临床意义 444

第二十六章 肝硬化并发感染 451

第一节 感染危险因素及常见感染类型 451

第二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451

第三节 肝硬化并发SBP外其他部位细菌感染 460

第四节 肝硬化并发病毒和真菌感染 463

第五节 肝硬化患者发热和感染征兆 464

第二十七章 肝肾综合征 473

第一节 促发因素 473

第二节 发病机制 47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74

第四节 肾功能评估 475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476

第六节 预防策略 478

第七节 治疗 479

第二十八章 肝性脑病 487

第一节 肝性脑病分类 487

第二节 病因学和诱发因素 488

第三节 发病机制 489

第四节 神经病理学 492

第五节 临床表现 493

第六节 辅助检查 494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495

第八节 治疗 495

第二十九章 肝肺综合征 507

第一节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50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509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509

第四节 评估和筛检 511

第五节 自然史 512

第六节 治疗 513

第三十章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520

第一节 流行病学 520

第二节 发病机制 520

第三节 组织病理学 521

第四节 临床表现 521

第五节 诊断 522

第六节 鉴别诊断 523

第七节 病程和预后 524

第八节 筛检 525

第九节 治疗 525

第三十一章 肝性胸腔积液 533

第一节 发病机制 53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533

第三节 并发症 534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535

第五节 治疗 536

第三十二章 肝硬化相关肝衰竭 541

第一节 定义及临床特征 541

第二节 鉴别诊断 542

第三节 预后评估 543

第四节 治疗 545

第三十三章 肝硬化性心肌病 552

第一节 CCM研究历史回眸 552

第二节 发病机制 552

第三节 组织学变化 553

第四节 临床表现 554

第五节 辅助检查 555

第六节 诊断 557

第七节 治疗 557

第三十四章 肝硬化内分泌功能障碍 562

第一节 肝源性糖尿病 562

第二节 肝硬化生长素代谢紊乱 566

第三节 肝硬化甲状腺素代谢紊乱 567

第四节 LC氢化可的松代谢异常 567

第五节 肝硬化性功能障碍 568

第三十五章 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 573

第一节 血小板减少及其功能障碍 573

第二节 凝血因子异常 574

第三节 抗凝血系统异常 575

第四节 促凝血和抗凝血动态平衡变化 576

第五节 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征 578

第六节 凝血功能障碍实验室评估 579

第七节 凝血功能障碍预防 580

第八节 凝血功能障碍治疗 580

第三十六章 肝硬化低钠血症 587

第一节 发病机制 58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588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588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589

第五节 治疗 589

第六节 预后 593

第三十七章 肝硬化代谢异常 597

第一节 肝硬化代谢特征 597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597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异常 598

第四节 脂代谢异常 599

第五节 肝脏在营养代谢中的作用 600

第六节 微营养代谢异常及其对策 601

第三十八章 肝硬化营养不良 607

第一节 流行病学 607

第二节 病因及发生机制 608

第三节 营养不良标志 610

第四节 营养状态评估 613

第五节 临床特征及预后 616

第六节 治疗 618

第三十九章 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 633

第一节 肝硬化脾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633

第二节 发病机制 63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635

第四节 鉴别诊断 636

第五节 治疗 636

第六节 预后 641

第四十章 肝硬化骨营养障碍 645

第一节 骨代谢生理及影响因素 645

第二节 骨营养障碍流行病学 646

第三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647

第四节 临床表现 648

第五节 诊断 649

第六节 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 650

第七节 治疗 650

外科篇 659

第四十一章 肝硬化外科风险及对策 659

第一节 手术相关肝损伤病理生理学 659

第二节 术前肝病筛检及风险评估 660

第三节 手术时间选择和择期手术禁忌证 660

第四节 外科手术风险预测模型 662

第五节 不同类型手术风险及防范措施 665

第六节 围手术期风险及其对策 668

第四十二章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进展 680

第一节 TIPS术前评估 680

第二节 TIPS技术操作 681

第三节 TIPS相关血流动力学变化 682

第四节 TIPS疗效评价 682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689

第四十三章 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进展 698

第一节 肝移植适应证及优化评估 698

第二节 肝移植围术期技术要点 699

第三节 肝移植存活率及影响因素 701

第四节 活体肝移植发展趋势 709

第五节 儿童和青少年肝移植特点 710

第六节 二次肝移植 711

第四十四章 肝移植后原肝病复发及其对策 718

第一节 HBV相关慢性肝病 718

第二节 HCV相关慢性肝病 727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732

第四节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733

第五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734

第六节 酒精性肝病 735

第七节 NAFLD相关肝硬化 736

第八节 血色病 737

附录 7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