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亚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1619607X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不仅来源于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更在于一种“东部主义”发展战略主导下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观。“东部主义”的发展思维和“西部话语”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主导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严重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部分重新审视“世界体系”理论,站在西部人的立场,基于西部人本土化的价值关怀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重新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和探讨西方社会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力问题。实证部分主要通过2010年抽样调查数据,探讨西部民众对东西部发展差距、资源诅咒等问题,通过本土化的研究建立起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方法和知识体系,为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实现理论自觉而贡献力量。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目录

西部社会学研究的缘起 3

被建构的西部:西部话语的建构性及其建构逻辑 3

一 西部问题的提出 3

二 关于西部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5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10

四 西部话语的变迁 14

五 西部话语的建构逻辑 34

六 西部话语与发展 40

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 44

一 西部问题:富饶的贫困和甜蜜的悲哀 45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策略的“辩证法” 55

三 东部主义:用空间置换时间的现代化 59

四 下一波的抉择:十字路口的中国 63

“东部主义”的形成缘由与知识特性 68

一 “东部主义”的概念和内涵 69

二 “东部主义”思维的产生缘由 71

三 “东部主义”思维的知识特性 74

四 结语 77

社会学东部主义与西部社会学的实践:基于反思性视角的分析 79

一 社会学的“反思性” 80

二 社会学东部主义 83

三 西部社会学的实践 86

四 小结 89

“东部主义”的话语方式及其发展实践 91

一 “东部主义”的话语方式及其表现 92

二 “东部主义”的话语实践 100

三 “东部主义”发展话语的社会后果 103

四 结论及讨论 106

西部社会学的方法论特点 111

西部社会学的价值取向与学术立场 111

一 西部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111

二 西部社会学研究的现实路径 114

三 西部社会学的学术立场与理论自觉 118

西部社会学:空间隐喻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路径 124

一 西部社会学关注的“西部问题” 124

二 对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现有理论的梳理 128

三 为西部社会学寻找理论根基 131

西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141

公共的张力:从拯救社会学到公共社会学 141

一 西方社会学的兴盛与危机 142

二 拯救社会学:面向市场还是走向公众 144

三 身份的困惑:市民还是专家 146

四 公共社会学:社会学的公共定向 148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151

一 西部社会转型 151

二 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困境 156

三 发展社会学范式的转换 159

东部主义的西部映射 165

中国三大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52—2008 165

一 关于地域差距的相关研究 165

二 研究的理论与模型 169

三 研究的数据与变量 173

四 研究的结果与发现 175

五 结论与讨论 182

愈落后愈抱怨?——西部民众对于收入不平等的感知 184

一 西部研究的相关理论 186

二 数据分析 194

三 西部问题的讨论 202

四 结语 205

“富饶的贫困”与“东部主义”——甘肃省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研究 207

一 导论 207

二 背景——中国西部资源与西部开发及其结果 209

三 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14

四 数据分析——资源型村庄与收入关系 220

五 结论与反思 224

西部民众对“资源诅咒”的认知 226

一 问题的提出 226

二 “资源诅咒”及其社会认知 228

三 中国的“资源诅咒”背景 231

四 理论假设 235

五 数据、变量和方法 237

六 分析结果 241

七 结论与讨论 244

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认知研究 249

一 导言 249

二 背景与文献 250

三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众对东西差距认知的可能因素 253

四 对不平等认知的假设 257

五 数据、变量和方法 260

六 研究结果 263

七 讨论和结论 267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