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鹏岩,秦明周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501868
  • 页数:2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针对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村庄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村镇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需求。以村镇和土地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小尺度土地利用评价技术研究的不足,提出针对中原地区村镇自然地块的耕地质量评价和村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了土地利用评价数据库的标准和规范,研发了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信息系统,通过在示范点的技术应用,表明该集成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可以为基本农田的划定、调整以及村镇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目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 研究内容 4

1.2.1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4

1.2.2 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4

1.2.3 集成研究中原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系统 5

1.2.4 集成开发中原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 6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6

1.3.1 国外研究进展 6

1.3.2 国内研究进展 9

1.4 总体设计与技术路线 13

2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16

2.1 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的类型 16

2.2 土地利用能值评价 16

2.2.1 研究目标 16

2.2.2 研究综述 16

2.2.3 能值评价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22

2.2.4 常用指标 23

2.2.5 能值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25

2.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27

2.3.1 研究目标 27

2.3.2 研究综述 27

2.3.3 生态风险的特点和目标 32

2.3.4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过程 33

2.4 土地利用综合经济评价 39

2.4.1 研究目标 39

2.4.2 研究综述 39

2.4.3 评价指标与模型 44

2.4.4 评价的内容、方法 47

2.4.5 评价结果分析 49

2.5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49

2.5.1 研究目标 49

2.5.2 研究综述 49

2.5.3 生态足迹法评价的科学理论 51

2.5.4 生态足迹法评价的指标体系 52

2.5.5 评价结果分析 54

3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与规范研究 55

3.1 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设计要求 55

3.1.1 数据库基本定义 55

3.1.2 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任务 55

3.1.3 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要求 56

3.1.4 村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 57

3.2 土地利用评价因子数据库文档 60

3.2.1 范围 60

3.2.2 术语和定义 61

3.2.3 数据库内容 61

3.2.4 数据库结构定义 61

3.2.5 附录 74

3.3 土地利用元数据分类标准 78

4村镇土地利用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83

4.1 研究背景与技术方法 83

4.1.1 研究背景 83

4.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7

4.2 土地利用评价的类型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89

4.2.1 土地利用评价因子体系框架 89

4.2.2 土地利用评价的因子选择和模型建立方法 91

4.3 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的构建技术 95

4.3.1 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开发 95

4.3.2 通用可视化开发环境——VB6.0 96

4.3.3 MapGIS组件库MapGIS6.5SDK 98

4.4 土地利用评价系统设计 101

4.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01

4.4.2 系统设计原则 102

4.4.3 系统构成 102

4.4.4 数据库设计 102

4.4.5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103

4.4.6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104

4.4.7 系统界面设计 105

4.5 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的实现 106

4.5.1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106

4.5.2 评价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106

4.5.3 系统模块的编码实现 107

4.6 测试案例 111

4.6.1 试验区概况 112

4.6.2 数据准备 112

4.6.3 评价过程 112

4.6.4 试验结果 115

5示范区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116

5.1 新野县土地利用能值评价 116

5.1.1 选择新野县的理由 116

5.1.2 新野县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116

5.1.3 绘制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图 116

5.1.4 系统各投入产出要素的能值计算 118

5.1.5 乡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动态分析 119

5.1.6 能值产出结构动态分析 123

5.1.7 能值评价结果及其应用分析 126

5.2 内黄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133

5.2.1 选择内黄县的理由 133

5.2.2 评价步骤 134

5.2.3 应用结果分析 147

5.3 孟州市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 150

5.3.1 选择孟州市的理由 150

5.3.2 评价步骤 151

5.3.3 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159

5.3.4 评价结果应用分析 162

5.3.5 评价结果分析 162

5.4 永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167

5.4.1 选择永城市的理由 167

5.4.2 生态足迹计算的关键指标 168

5.4.3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选择 168

5.4.4 评价结果及分析 172

6村镇耕地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效果评价 178

6.1 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178

6.1.1 空间分布特征 178

6.1.2 耕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80

6.1.3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183

6.2 河南省村镇耕地利用存在的矛盾 187

6.2.1 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压力之间的矛盾 187

6.2.2 生态环境破坏与粮食安全生产矛盾 187

6.2.3 耕地利用低效益与非耕地利用高效益的矛盾 187

6.2.4 巨量土地整理投资与耕地低收益之间的矛盾 188

6.2.5 多部门投资与农村建设需求存在差距的矛盾 188

6.2.6 耕地利用物能投入与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 188

6.3 试点区影响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188

6.3.1 农民仅对基本农田保护有所了解,对可持续利用知之不多 188

6.3.2 农村企业散布、排放达标少;点源污染、超采地下水突出 189

6.3.3 土地整理巨额投资,实施过程的低效用 189

6.3.4 新技术推广有限,指导服务渠道有待改善 189

6.3.5 集成技术供给不足,缺少高新技术的整合 190

6.4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集成技术体系 190

6.4.1 基本的动态监测技术 190

6.4.2 基本农田可持续利用技术 191

6.4.3 基本农田利用管护集成技术 191

6.4.4 基本农田科学利用技术 191

6.5 技术集成体系在村镇示范效果分析 192

6.5.1 样点区67.5%的耕地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耕保成效显著 192

6.5.2 近几年的土地综合整治改善了土壤质量 194

6.5.3 土地评价结果分析说明,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整理项目布局基本合理 197

6.5.4 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稳定,但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应当重视 198

7村镇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199

7.1 问题 199

7.1.1 村镇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土地利用浪费程度加剧 199

7.1.2 农业耕地资源保护力度不足,资源利用程度低下 199

7.1.3 农用地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流失,土地撂荒严重 200

7.1.4 土地利用投入结构比失调,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200

7.1.5 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规划后土地实施效率低 201

7.1.6 农业劳动者素质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含量亟需提高 201

7.2 对策 202

7.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

7.2.2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实施耕地资源配比 202

7.2.3 提高农业经济补偿,形成农业优势吸引极 202

7.2.4 加强土地利用投入研究,积极探索多样性发展方式 203

7.2.5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 203

7.2.6 农业劳动者继续再教育,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4

8结论、主要创新与展望 205

8.1 结论 205

8.1.1 村镇土地利用理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205

8.1.2 村镇土地集成技术在小尺度地区应用取得的良好效果 205

8.1.3 村镇土地利用模式对全国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05

8.2 主要创新 205

8.2.1 小尺度耕地利用研究 205

8.2.2 引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206

8.2.3 耕地管理理论的创新方向 206

8.3 展望 206

8.3.1 合理制订耕地利用规划 206

8.3.2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206

8.3.3 严格耕地保护,确保粮食生产能力 206

参考文献 2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