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延海,陈光军主编;富璇,李慧贞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107641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以及通信设备与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压缩、调制解调、同步技术、多路复用、数据传输信道以及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数据传输方式,包括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通信的设备及传输介质;数据通信网的基本知识;局域网和广域网;电力线载波技术、通信数据的DTMF编/解码技术、通信中的三态逻辑编/解码技术、红外遥控技术;串行芯片及微机通信实例等。每章均附有适量的习题。本书可以作为通信与信息系统、自动化、仪器仪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科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数据通信技术教程》目录

1.1 概述 1

第1章 绪论 1

1.2 数据通信系统 2

1.2.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2

1.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3

1.3 数据通信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 4

1.3.1 数据通信研究的主要内容 4

1.3.2 数据通信涉及的主要技术 4

1.4.2 部分数据通信标准制定机构 6

1.4 数据通信标准制定机构 6

1.4.1 制定数据通信标准意义 6

1.5 数据通信的应用 7

1.6 小结 9

1.7 习题 9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0

2.1 概述 10

2.2 消息、信息和信号 10

2.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2

2.3.1 模拟通信 13

2.3.2 数字通信 14

2.3.3 数据通信 14

2.4 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 15

2.4.1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15

2.4.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16

2.4.3 单工传输与双工传输 17

2.5.1 有效性 18

2.5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8

2.5.2 可靠性 19

2.6 小结 19

2.7 习题 20

第3章 数据通信信道 21

3.1 概述 21

3.2 信道特性 21

3.2.1 信道分类 21

3.2.2 信道特性 22

3.2.3 信道容量 24

3.3 有线信道 25

3.3.1 双绞线 25

3.3.2 同轴电缆 27

3.3.3 光纤 28

3.4 无线信道 31

3.4.1 微波信道 31

3.4.2 卫星信道 32

3.5 小结 33

3.6 习题 33

第4章 传输技术 35

4.1 概述 35

4.2 基带传输技术 35

4.2.1 基本概念 35

4.2.2 常用基带信号波形 37

4.2.3 常用基带信号码型 38

4.2.4 基带传输系统 40

4.3.1 基本概念 45

4.3 频带传输技术 45

4.3.2 二进制数字调制 47

4.3.3 多进制数字调制 53

4.4 小结 57

4.5 习题 57

第5章 调制解调技术 59

5.1 概述 59

5.2 调制解调器的结构 59

5.2.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59

5.2.2 调制解调器的结构 60

5.3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与通信过程 61

5.3.1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 61

5.3.2 调制解调器的通信过程 62

5.4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与标准 62

5.4.1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62

5.4.2 调制解调器的标准 65

5.5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择原则 66

5.5.1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66

5.5.2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66

5.6.1 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 67

5.6 调制解调新技术 67

5.6.2 其他新技术 72

5.7 小结 74

5.8 习题 74

第6章 多路复用技术 76

6.1 概述 76

6.2 频分多路复用 77

6.2.1 频分多路复用原理 77

6.2.2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 78

6.2.3 FDM应用系统 80

6.3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82

6.3.1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82

6.3.2 PCM基群帧结构 84

6.3.3 PCM高次群 86

6.3.4 时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的比较 87

6.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87

6.4.1 统计时分复用原理 87

6.4.2 同步时分复用与统计时分复用的比较 90

6.5 码分多路复用 91

6.6 密集波分复用 92

6.7 数字复接技术 93

6.8 小结 94

6.9 习题 95

第7章 同步技术 96

7.1 概述 96

7.1.1 不同功能的同步 96

7.2 载波同步 97

7.1.2 不同传输方式的同步 97

7.2.1 插入导频法 98

7.2.2 直接提取载波法 99

7.2.3 载波同步的性能指标 102

7.3 位同步 102

7.3.1 外同步法 102

7.3.2 自同步法 103

7.3.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105

7.4 群同步 106

7.4.2 连贯式插入法 107

7.4.1 起止式同步法 107

7.4.3 间歇式插入特殊码字同步法 112

7.5 网同步 114

7.5.1 网同步的基本概念 114

7.5.2 全网同步系统 114

7.5.3 准同步系统 115

7.6 小结 117

7.7 习题 117

8.2 电路交换技术 119

8.1 概述 119

第8章 交换技术 119

8.3 报文交换技术 123

8.4 分组交换技术 124

8.5 X.25分组交换技术 126

8.6 帧中继技术FR 127

8.6.1 帧中继概述 127

8.6.2 帧中继的帧格式 128

8.7.2 ATM协议参考模型 129

8.7.1 ATM概述 129

8.7 ATM交换技术 129

8.6.3 帧中继的应用 129

8.7.3 ATM的信元格式 132

8.7.4 ATM的工作方式 132

8.8 小结 134

8.9 习题 134

第9章 数据通信的接口与规程 135

9.1 概述 135

9.1.1 接口特性 136

9.2 RS-232C/V.24接口 138

9.1.2 接口标准 138

9.2.1 功能特性 139

9.2.2 过程特性 142

9.2.3 电气特性 143

9.2.4 机械特性 143

9.2.5 RS-232C的应用 144

9.3 X.21标准 146

9.3.1 功能特性 146

9.3.2 过程特性 147

9.3.3 电气特性 148

9.3.4 机械特性 149

9.3.5 X.21b建议 149

9.4 通用串行总线(USB) 149

9.4.1 USB规程 150

9.4.2 USB体系结构 151

9.5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 155

9.5.1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功能 155

9.6.1 基本特征 156

9.5.2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的过程 156

9.6 面向字符型传输控制规程 156

9.6.2 传输控制字符 157

9.6.3 报文格式 158

9.6.4 工作过程 160

9.7 面向比特型传输控制规程 162

9.7.1 基本特征 162

9.7.2 HDLC概述 163

9.7.3 HDLC的帧结构 165

9.7.4 HDLC帧类型和功能 167

9.7.5 HDLC操作规程 169

9.7.6 规程应用举例 170

9.7.7 HDLC的子集与相关协议 173

9.8 小结 174

9.9 习题 174

10.2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177

10.2.1 差错的来源及降低误码率的途径 177

10.1 概述 177

第10章 差错控制技术 177

10.2.2 差错控制技术 178

10.2.3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178

10.3 差错控制编码 180

10.3.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180

10.3.2 差错控制编码的特性 180

10.3.3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181

10.4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182

10.4.1 奇偶校验码 182

10.4.3 正反码 183

10.4.2 行列监督码 183

10.4.4 恒比码 184

10.4.5 群计数码 185

10.5 线性分组码 185

10.5.1 基本概念 185

10.5.2 汉明码 190

10.5.3 循环码 190

10.6 卷积码 195

10.6.1 卷积码编码 195

10.6.2 卷积码的译码 196

10.7 Turbo码 197

10.7.1 Turbo码编码器 198

10.7.2 Turbo码译码器 198

10.8 小结 199

10.9 习题 199

第11章 数据通信网 201

11.1 概述 201

11.2.2 局域网的组成 202

11.2.1 局域网的定义 202

11.2 计算机局域网 202

11.2.3 局域网的基本技术 203

11.2.4 局域网标准 206

11.2.5 常见的局域网 206

11.3 分组交换数据网 207

11.3.1 分组交换网的现状 207

11.3.2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207

11.3.3 分组交换网的协议 211

11.3.4 路由选择及流量控制技术 212

11.3.5 分组交换网的特点及业务功能 215

11.3.6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 216

11.4 数字数据网(DDN) 217

11.4.1 数字数据网的组成 218

11.4.2 数字数据网的结构 220

11.4.3 DDN的接入方式及特点 220

11.4.4 DDN的业务功能及应用 221

11.4.5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221

11.5.1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与现状 222

11.5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222

11.5.2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简称ISDN) 223

11.5.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232

11.6 宽带IP网 234

11.6.1 IP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234

11.6.2 宽带IP网络协议(IPv6) 235

11.6.3 宽带IP传输 239

11.6.4 宽带IP交换 243

11.7 接入网 245

11.7.1 接入网概述 246

11.7.2 有线接入网技术 248

11.7.3 无线接入网技术 252

11.8 小结 255

11.9 习题 256

第12章 数据通信组网设备 259

12.1 概述 259

12.2 数据终端设备 259

12.2.1 数据终端设备的组成及分类 259

12.2.2 常见数据终端设备 260

12.3 线路终接设备 263

12.3.1 调制解调器 263

12.3.2 声耦合器 265

12.4 传输控制设备 266

12.4.1 多路复用器 266

12.4.2 集中器 268

12.4.3 前置处理机 270

12.5.2 通信控制设备的功能及类型 272

12.5.1 通信控制设备的地位及作用 272

12.5 通信控制设备 272

12.5.3 通信控制设备组成及工作过程 273

12.6 其他设备 277

12.6.1 自动辅助设备 277

12.6.2 专用设备 279

12.7 小结 284

12.8 习题 285

13.2.1 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 286

13.2 多媒体通信的基础知识 286

第13章 多媒体数据通信 286

13.1 概述 286

13.2.2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 289

13.2.3 多媒体通信的标准 290

13.3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291

13.3.1 音频信息处理技术 291

13.3.2 视频(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295

13.3.3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300

13.4.1 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 301

13.4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301

13.4.2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撑情况 302

13.4.3 多媒体实时通信协议 305

13.4.4 多媒体通信的用户接入技术 310

13.4.5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310

13.5 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 311

13.5.1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组成及特点 311

13.5.2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 312

13.5.3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相关标准 312

13.5.4 基于特定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314

13.6 多媒体通信同步技术 318

13.6.1 同步的概念 318

13.5.5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发展趋势 318

13.6.2 同步的类型 319

13.6.3 同步的分级 319

13.6.4 同步的模型 320

13.7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321

13.7.1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类型 321

13.6.5 同步的实现 321

13.7.2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应用 323

13.7.2 多媒体通信应用举例 324

13.8 小结 327

13.9 习题 328

附录 329

附录Ⅰ ITU-T V系列建议(电话网上数据通信的标准) 329

附录Ⅱ ITU-T X系列建议(公共数据网数据通信标准) 331

附录Ⅲ ISO数据通信标准 336

参考文献 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