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学权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2030359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参考国内外关于证据法学和科技证据法学的大量论著和立法实例,详细阐述了科技证据的含义、属性、范围等理论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立法及案例,论述了有关科技证据的生成利用等理论问题。
《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目录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科技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可能 1

(二)刑事诉讼中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为科技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指明了方向 2

二、研究现状 4

(一)域外科技证据理论研究基本概况 5

(二)中国大陆科技证据理论研究述评 10

(一)立法借鉴意义:有助于实现科技证据运用的法制化 15

三、研究意义 15

(二)司法指导意义:有助于法律实务工作者树立科学的科技证据观 16

(三)理论创新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证据法学的理论研究 17

附录 17

第一章 科技证据与科技证据法概述 41

第一节 科技的含义 41

一、科学的含义 41

二、技术的含义 43

一、域外学者对科技证据含义的界定 44

第二节 科技证据的含义 44

三、本书对“科技”的理解 44

二、中国大陆学者关于科技证据含义的几种不同认识 46

三、科技证据含义之我见 47

第三节 科技证据的属性 52

一、科技性 52

二、真实性 53

三、权威性 54

四、开放性 55

五、多样性 57

第四节 科技证据的范围 58

一、理论界对法医学、法科学、刑事科学技术之范围的认识 58

二、本书对科技证据范围的概括 61

第五节 科技证据法的基本问题 70

一、科技证据法的含义及特征 70

二、抓紧制定和完善中国科技证据法的必要性 74

三、中国科技证据立法的基本原则 77

一、中国古代科技证据制度 81

第二章 科技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81

第一节 古代科技证据制度 81

二、外国古代科技证据制度 88

三、古代科技证据制度的特点与评析 91

第二节 近代科技证据制度 93

一、中国近代科技证据制度 93

二、外国近代科技证据制度 100

三、近代科技证据制度的特点与评析 105

一、现代科技证据制度之宏观考察 107

第三节 现代科技证据制度 107

二、现代几种具体科技证据的产生与发展 113

三、现代科技证据制度的特点与评析 120

第四节 科技证据的发展对证据制度之影响 122

一、科技证据的发展推动着证据制度的历史变迁 122

二、科技证据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证据的种类和范围 125

三、科技证据的发展使得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26

四、科技证据的发展将丰富和发展传统的证据规则之内涵 127

一、科学技术究竟有无价值 129

第三章 科技证据的诉讼价值 129

第一节 科技的价值属性 129

二、科学技术的价值倾向性究竟是什么 131

三、科学技术之消极价值的产生根源 133

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与人权的联姻 134

第二节 科技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积极价值 136

一、科技证据的运用有助于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促进实体公正 136

二、科技证据的运用有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 141

三、科技证据的运用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诉讼效率 145

第三节 科技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消极价值 147

一、科技证据的运用存在着潜在的错判风险 147

二、科技证据的运用可能导致严重地侵犯人权和违背伦理要求 150

三、科技证据的运用可能会加剧控辩平等关系的失衡 151

第四节 科技证据诉讼价值最大化之实现路径 153

一、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科技证据观 153

二、制定和完善科技证据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证据的理性运用 155

第一节 科学哲学中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158

第四章 科技证据的科学性之判断标准 158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确实可靠性标准 159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标准 159

三、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 160

四、库恩的“范式”标准 161

五、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 162

六、科学划界的消解或虚无标准 163

七、新实在论者的多元标准 164

八、结语 167

第二节 域外证据法关于科技证据之科学性的判断标准 168

一、美国证据法关于科技证据之科学性的判断标准 168

二、其他国家证据法关于科技证据之科学性的判断标准 178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证据法关于科技证据之科学性的判断标准 181

一、我国刑事证据法关于科技证据的科学性判断标准之现状 181

二、我国刑事证据法中确立科技证据之科学性判断标准的必要性 183

三、我国刑事证据法中确立科技证据之科学性判断标准的基本设想 185

一、科技证据的收集与人身自由权之冲突 190

第一节 科技证据的收集与实体性宪法权利之冲突 190

第五章 科技证据的收集与宪法权利之保障 190

二、科技证据的收集与身体权之冲突 192

三、科技证据的收集与隐私权之冲突 193

第二节 科技证据的收集与程序性宪法权利之冲突 197

一、刑事程序权利宪法化的基本问题 197

二、科技证据的收集与作为程序性宪法权利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之冲突 205

第三节 科技证据的收集与宪法权利保障之平衡:科技证据法制化的基本原则 208

一、法律保留原则及其在我国科技证据收集程序中的确立 208

二、比例原则及其在我国科技证据收集程序中的确立 210

三、令状原则及其在我国科技证据收集程序中的确立 212

第四节 科技证据的收集与宪法权利保障之平衡:科技证据法制化的具体内容 213

一、强制采样的法制化 213

二、法庭科学DNA数据库运用的法制化 224

三、监听之法制化 232

四、犯罪心理测试之法制化 245

第六章 科技证据的生成及平等利用制度 252

第一节 司法鉴定人与鉴定机构的资格准入制度 252

第二节 司法鉴定人与鉴定机构的中立制度 257

一、司法鉴定人与鉴定机构中立的必要性 258

二、我国司法鉴定人与鉴定机构中立的进一步改革 259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技术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 265

一、我国司法鉴定的技术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的现状 265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司法鉴定的技术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的意义 268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的几点建议 269

第四节 专家辅助人制度 271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72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建 274

第七章 科技证据之证据能力规则 278

第一节 科技证据之证据能力概述 278

一、证据能力的含义 278

二、影响科技证据之证据能力的基本因素 279

第二节 科技证据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81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281

二、科技证据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系 283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 288

第三节 科技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 288

二、科技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关系 290

第四节 科技证据与证人拒绝作证特权规则 295

一、证人拒绝作证特权规则的含义 295

二、科技证据与拒绝作证特权规则的关系 298

第五节 科技证据与最佳证据规则 301

一、最佳证据规则的基本含义 301

二、科技证据与最佳证据规则的关系 303

一、对证据的证明力自由评判是当代证据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07

第八章 科技证据之证明力规则 307

第一节 科技证据证明力自由评判规则 307

二、科技证据的运用对裁判者评价证据证明力的影响 311

三、科技证据证明力自由评判规则的基本内容 313

第二节 惟科技证据不得定罪规则 316

一、来自司法实践的报告:仅凭唯一的科技证据认定有罪 316

二、惟科技证据不得定罪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与适用 318

结语:迎接未来科技证据的挑战 323

主要参考文献 3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