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  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视域
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  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视域

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 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视域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文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7523234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科学哲学、学科学、科学学、教育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基本界定,其性质、特点、对象及功能,学科分类和结构体系,学科制度,发展与成果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总体具有哲学特质——是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反思、规范、批判及构建,兼有实证性和“形而上”的特色——前者体现为大量的文献、现状考察,后者体现为思辨性和理论的提升等方面。
《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 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视域》目录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展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引言 1

二、研究和实践现状概述 3

三、研究的意旨 6

(一)认识和理论方面 6

(二)应用和实践方面 7

第二节 研究的前设——关于学科的自我意识及研究方法 8

一、学科的自我意识——基于科学哲学等对体育社会科学的规定 8

二、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从体育社会科学定位到相关概念考察 12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及基本概念辨析 12

一、对象辖定:体育是什么? 12

二、位置纳入:科学视野和体系下的体育社会科学 13

(一)“科学”释义下的体育社会科学 14

(二)从科学分类(体系)到体育社会科学 20

(三)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参照到体育社会科学 24

三、从体育科学到体育社会科学 30

(一)基于体育科学概念的表述 30

(二)基于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 33

四、体育社会科学及相关概念辨析 36

(一)体育社会科学概念反思——主要基于“规律”的角度 36

(二)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主要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 40

(三)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42

(四)体育理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45

第二节 从学科、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48

一、从“学科”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48

(一)学科与科学、专业的关系 48

(二)对学科要素和构成的考察: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认识及重构的基点 50

二、从体育(科学)学科体系认识的问题、困境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53

(一)指向单一: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界定及应用所反映的问题 54

(二)理论借用的困境:母体性理论对“学科体系”界定的局限 56

(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阐明性认识 57

三、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及其构建的意蕴 58

第三章 体育社会科学的性质“科学”与“人文”的参照 60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的参照和关联:从自然科学到体育自然-人体科学 60

一、自然科学参照下的体育社会科学 61

(一)自然科学参照下体育社会科学的特征 61

(二)自然科学对体育社会科学的影响 64

二、体育自然—人体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关联:影响、作用和融合 66

(一)体育社会科学对体育自然—人体科学的影响和作用 67

(二)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人体科学的融合 71

第二节 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及困境 72

一、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 74

(一)人文科学介入体育的学科选择及其传承人文精神的普遍前设 74

(二)体育人文科学凸显的价值和意义 75

二、体育人文科学的当代困境 77

(一)重知识性轻价值-精神性 77

(二)“无用论”下的淡出和弱化 79

(三)附庸化 81

(四)政治化 83

(五)职业化与标准化 85

第三节 基于差异的反思: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分化、互动及互补 86

一、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 87

(一)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到把握方式 87

(二)研究方法方面 88

(三)研究成果方面 89

(四)价值、精神与事实、物质的参照 90

二、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分化 91

(一)基于困境:体育人文科学走出体育社会科学的必要 91

(二)基于“科学化”:体育社会科学从体育人文科学分化的意义 94

三、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互动 95

(一)体育人文科学对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影响 95

(二)体育社会科学对体育人文科学的作用和影响 97

四、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互补 99

第四章 体育社会科学的对象、特点与功能 101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基于概念定位、学科判断及特性的反思 101

一、基于误区和混乱: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位 102

(一)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 102

(二)作为具体研究的“研究对象” 109

二、研究对象与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 111

(一)研究对象作为学科意识的体现及学科(群)确立的参照 111

(二)学科确立的困境:现有各学科研究对象的非独立性 113

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及其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115

(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 115

(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118

第二节 体育社会科学特点——从学科差异到“问题意识” 119

一、差异性与阶梯性——基于具体学科的规定 119

二、应用性 120

(一)从一般社会科学在体育中“应用”的视角 120

(二)从体育社会科学应对社会实践的视角 122

三、综合性 123

第三节 体育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 126

一、体育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126

(一)作为科学理性的认识、说明和预测功能 126

(二)作为人文理性的价值导向和规范功能 134

(三)作为功利理性的社会服务功能 137

二、体育社会科学功能实现的特点 141

三、体育社会科学功能实现的条件 150

第五章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从价值和思维模式到具体应用 152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和思维模式:科学主义参照及体育社会科学的反动 152

一、背景:科学主义参照下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 152

二、假设—验证是否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程式 154

三、价值无涉之反诘:价值理性对规律—事实—工具—功利性的补充和审视 158

(一)无法回避的价值判断 158

(二)工具—技术理性的独尊及忧思 160

四、“科学”外衣下数学模型和经验—量化相关的追问 162

(一)数学模型—数理逻辑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真实 162

(二)关于经验事实、量化相关与理论解释 164

五、对“普遍性”之诘问——个案研究的凸显 165

第二节 体育社会科学方法的特征和种类 167

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167

(一)相关研究现状 167

(二)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特征的把握 170

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 172

(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172

(二)体育社会科学各研究方法运用的现状 175

第三节 若干研究方法运用的反思 180

一、关于问卷调查的内在局限及操作问题 180

二、关于经验研究具体运用的实证—技术化取向 183

三、关于文献研究法的运用 185

第六章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和结构体系 187

第一节 关于科学及社会科学学科分类概述 188

一、科学(学科)分类的含义及历史简述 188

二、科学及社会科学分类的现状——基于管理和实践的维度 190

第二节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结构考察——兼及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纳入 193

一、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的实践向度 194

(一)《中图法》中“体育”的分类 194

(二)国家标准GB/T13745—92/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体育科学的分类 197

(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体育学 198

(四)体育学术期刊栏目分类 199

(五)体育学术会议学科(专题)分类 200

(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各分会设立所体现的学科分类 203

(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学科中体育学的分类 203

(八)小结 204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理论探讨:问题及反思 204

(一)基于体育科学“二分法”或“三分法”的参照 204

(二)关于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层次 207

(三)关于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兼容性及综合学科与分支学科的关系 210

(四)关于分类的标准 212

(五)关于基础学科的类目与位置 214

(六)其他问题 215

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类别的文献体现 218

三、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纳入 220

第三节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及结构建立 224

一、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原则与标准 224

(一)分类的原则 224

(二)分类的标准 227

二、基于不同学科和科学类型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构建 229

(一)提出的依据 229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基于不同学科和科学类型 231

(三)说明 233

第七章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及发展评价 236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的规定及计量考察 236

一、关于学科确立标准的各种观点 239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的若干规定 242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规定 242

(二)关于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规定 244

(三)关于学科组织和建制的规定——多学科共享平台的提出 247

(四)从理论构建到社会功能实现与问题意识——兼对学科划界的消解 248

(五)其他方面 250

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的若干计量考察 251

(一)各学科早期图书(含教材)考察——基于图书和教材所体现的学科自我意识 252

(二)(期刊)文献及其被引考察 257

(三)早期学位点和学术期刊考察 261

第二节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程度(阶段)评价 264

一、关于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265

二、基于文献计量评价的一般理论: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发展程度评价 270

(一)学科发展程度评价的文献考察维度 270

(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文献特征 273

三、基于若干现实指标的具体考察:作为多维构成的学科发展程度评价 276

(一)文献(期刊论文和图书)标识和核心作者 276

(二)学会等组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核心地位 283

(三)管理和实践领域的学科划分和设置 285

(四)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 288

(五)硕士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相关状况 294

(六)学术会议(主要为体育科学大会) 298

(七)社会和历史事件 317

(八)社科基地及其他 317

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阶段 318

(一)发育和形成期(“文革”后—1980年代中后期) 318

(二)过渡—壮大期(分化—壮大期,1980年代中后期—1995年) 322

(三)全面—快速—深度发展期(1996年至今) 324

第八章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构建 331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基本问题 331

一、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331

二、基于“大—小”学科的区分及各学科“共平台”现象 336

三、关于理论构建的向度与诘难 339

(一)向度:超前性与滞后性 339

(二)诘难:理论构建还是实践—问题指向 340

第二节 基于广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多维构成——兼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若干社会构成 343

一、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要素及构成 344

(一)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要素 344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 346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制—组织形式 348

(一)学科建制及其组织和机构形态 348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制(组织和机构的具体设置) 350

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体 352

(一)学科主体的多种规定性 353

(二)基于科学共同体的学科主体 354

(三)主体之间的认识和价值冲突 356

(四)关于学科特殊主体——学科(学术)权威 357

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文化 359

(一)学科文化的构成 359

(二)有关学科文化的冲突 360

第九章 展望 366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趋势 366

一、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 366

二、应用化和社会化趋势 368

三、本土—国家化和国际化趋势 369

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共存及人文价值的进一步凸显 371

五、其他方面 372

第二节 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增生 373

一、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增生的方式和途径 373

二、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增生的发生点和动力源 375

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增生的文献计量体现 377

附录 379

附录A 体育是什么?——关于体育界定的若干视角 379

一、对以往体育界定的考察 380

二、体育界定的若干维度 385

三、体育界定的操作原则 390

附录B 有关体育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文献汇录 392

一、国外体育科学的分类及结构体系 392

二、国内体育科学分类及结构体系 393

附录C 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状况考察 405

一、各学科早期图书(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05

二、各学科图书所体现的核心作者(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25

三、各学科图书数量按类别汇总(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28

四、各学科图书数量按年代汇总(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30

五、各学科早期文献(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34

六、各学科高被引(期刊)文献(总论及基本理论方面) 453

七、体育社会科学类高被引(期刊)文献主题词词频统计 463

参考文献 4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