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政府回应论
政府回应论

政府回应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伟权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454562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政府回应性理论来分析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回应性不足的问题,探讨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回应机制存在的制度性障碍的原因,分析政府回应机制内在机能与逻辑,解决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制度缺失制度以及政府回应性差的问题
《政府回应论》目录
标签:回应 政府

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三 研究目的和内容结构框架 25

四 研究分析方法 29

五 研究创新与局限 31

第二章 理论分析:概念、层次与研究视角 34

一 政府回应概念及其理论沿革 34

二 政府回应的层次表现与特点 60

三 回应型政府的研究视角:公共决策的参与回应 77

第三章 公众参与决策与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88

一 我国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府回应发展的阶段类型 88

二 历史沿革: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的控制与管理阶段 90

三 现实探索:参与和回应的制度创新和转型阶段 103

表3—1 政府部门回应民众需要的情况调查表 104

文中表格: 104

四 发展困境:公众参与不足与政府回应机制短缺的表现 119

表3—3 对我国政府模式看法的调查表 120

表3—2 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方式调查表 120

表3—4 群众影响政府决策途径情况调查表 123

表3—6 认为行政机关当前缺乏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机制的态度调查 126

表3—5 公众参与政府部门决策的次数调查 126

表3—7 “没有特殊情况,普通公众几乎不参与甚至是不知道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态度调查 127

表3—8 对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意识程度的态度调查 130

表3—9 政府人员对我国公民权利保障的认识态度分值表 131

表3—10 我国36个主要城市电子政府调查表 135

五 发展危机:公众参与不足与政府回应机制短缺的后果 136

表3—11 “当前许多政府部门存在脱离群众情况”认同调查表 142

表3—12 领导在部门决策中的地位调查表 145

表3—14 对“政府领导人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群众负责”看法调查表 146

表3—13 对现行体制下群众很难监督政府不当行为的看法调查表 146

一 政府决策参与和回应机制前提性反思与批判 151

第四章 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互动机制缺乏的原因分析 151

二 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短缺的体制因素分析 166

表4—1 不同职别的政府官员对政府模式的认同态度 167

表4—2 不同职别人员对政府与公众关系的看法调查 168

三 政府公共决策参与回应机制短缺的人文因素分析 183

表4—3 “在我国政府机关办事,最重要的还是靠关系”态度认同表 186

四 结论:政治权力强大与公民权利孱弱导致参与回应的封闭 191

表4—4 对“我国是一个权力性社会”问题的态度调查表 192

表4—5 职别与“我国是一个权力性社会”问题的态度关系调查表 192

表4—6 学历与“我国是一个权力性社会”问题的态度关系调查表 193

表4—7 对我国公民社会力量的基本看法调查表 194

一 打造回应平台: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制度路径依赖的基础 196

第五章 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回应机制建构 196

图5—1 欧洲“区域环境中心”参与的层级模型 209

文中图示: 209

表5—1 中国政府决策公众参与、政府回应层次和制度建设表 211

二 构建回应机制: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创新 214

三 公众参与的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支撑系统 229

表5—2 政府网络与公众之间互动认识调查表 235

表5—3 政府网络与公众参与决策机会调查表 236

图5—2 现代政府公共决策网络载体回应过程示意图 238

图5—3 现代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示意图 241

四 以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为主导的回应型政府建设 251

表5—4 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程度评估表 251

表5—5 改革与完善政府决策制度的提议可行性评估调查 267

表5—6 理想中的政府与公众关系调查表 277

表5—7 现实中的政府与公众关系调查表 278

表5—8 公民自由参与政府决策的预测表 286

表5—9 回应型政府实现的预测表 286

附录一:政府回应性调查问卷 288

附录二:城市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