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尚书著
  • 出 版 社:郑州:大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4742145
  • 页数:448 页
图书介绍:宋代是历史上科举空前繁荣的时代,但学术界对之研究甚少。本书作者从大量文献中钩稽梳理,全面探讨了宋代科举沿革变迁的来龙去脉,以及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本书共收录论文22篇。傅璇琮先生在该书序言训高度评价道:“这部著作虽然看起来是论文集,实际上是全面考论宋代科举的专著,并且将两宋科举制度的变化沿革与文学、理学、文化风尚、士人生活,甚至举子用书之刻印、发行等,作广泛而具体的探讨,这种细致的考索与极有新意的拓展,是近二十年来宋代科举与文学、文化交结研究所未有的。”“读祝先生此书,确使人有俯览全局之感。”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目录

宋代科举发解制度考论 1

一、发解条制考 2

二、发解中的锁厅试、别头试条制考 13

三、发解中的“解额”问题 19

四、发解中的“寄应”问题 23

五、宋代发解制度得失论 27

宋代科举省试制度考论 31

一、举子赴省及其他 31

二、省试条制述略 36

三、省试机构、知举官及考试流程 40

四、省试奏名数额 53

五、省试录取不均及“五路法” 57

宋代科举类省试制度考论 64

一、兵戎中的权宜创制 64

二、四川类省试的制度变迁 69

三、四川类省试进士的待遇 75

四、四川类省试的历史评价 79

宋代科举殿试制度考论 84

一、由覆试引发的制度变革 84

二、殿试的程序 88

三、殿试中的“特奏名” 105

四、殿试的历史作用 108

附考:宋代的“宾贡” 110

宋代诸科制度考论 112

一、诸科置罢考 112

二、诸科的考试 115

三、“新科明法”考 118

四、论宋代诸科之弊 121

一、宋代制科置罢考 125

宋代制科制度考论 125

二、宋代制科的考试 136

三、也说书判拔萃、博学宏词科 144

四、陈彦古应贤良年代考 148

五、宋代制科制度的特色和失误 151

宋代词科制度考论 158

一、词科科名变迁考 158

二、词科程试格法考 161

三、词科盛衰考 165

四、宋季词科应试登科考 168

五、宋代词科制度平议 170

宋代科举糊名誊录制度考论 175

一、糊名誊录由来考 176

二、糊名誊录程序考 180

三、宋人对糊名誊录制的争议 182

四、糊名誊录制的利弊得失 186

宋代进士科考试的诗赋经义之争 190

一、由诗赋策论之争到诗赋经义之争 190

二、“诗赋优越论”与“经义优越论” 193

三、诗赋经义之争由对立到调和 198

四、诗赋经义之争平议 206

论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 210

一、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进程 210

二、诗赋的程式化 214

三、论的程式化 220

四、经义的程式化 225

五、宋代科举时文程式化的弊端与影响 229

北宋后期科举罢诗赋考 233

一、熙宁贡举罢诗赋考 233

二、元祐设经义兼诗赋进士时间考 236

三、元祐殿试未复诗赋考 238

四、徽宗时禁习诗赋考 238

宋代科举与理学——兼论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 242

一、绍兴中:理学开始介入科举 242

二、孝、光间:理学在科举中时占上风 246

三、庆元中:科举厉禁理学 249

四、宋末:理学占领科举阵地 253

五、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 256

宋代科举用书考论 261

一、科举用书的编刻与法规 262

二、类编类科举用书考 267

三、时文类科举用书考 270

四、评论类科举用书考 277

五、宋代科举用书利弊论 280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284

一、时文的全面程式化: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 284

二、诗赋格法:古文评点的参照模式 289

三、“江西派”诗文论:驾轻就熟的评论方法 294

四、南宋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297

宋代科场的作弊与革弊 302

一、“作弊”概念的界定 302

二、宋代科场的举子作弊 304

三、宋代科场的官吏作弊 309

四、宋朝廷的革弊斗争 313

宋代登第进士的恩例与庆典 318

一、皇帝恩例 318

二、期集庆典 326

三、赐官授职 333

四、恩例、庆典与科举公正性问题平议 337

论宋初的进士行卷与文学 340

一、史料文献中的宋人行卷 341

二、宋初进士行卷个案举隅 344

三、宋代进士行卷止息的原因 351

四、进士行卷与宋初文学 356

“科名前定”: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兼论对宋人志怪小说创作的影响 363

一、宋代科举制度下的士人命运 363

二、“科名前定论” 367

三、“科名前定”下的士子心态 374

四、“科名前定论”与宋人志怪小说 379

北宋“太学体”新论 383

一、由景祐“变体”到“太学体” 383

二、张方平反“太学体”的斗争 387

三、对“太学体”与反“太学体”的再认识 389

一、诗赋的由罢到禁:文化荒漠 393

论北宋科举改制的异变与南宋文学走向 393

二、禁赋而立宏词科:四六复兴 398

三、禁诗而出《宗派图》:江西诗派 401

四、王学促成理学勃兴:文学异化 406

“君子事业”与“举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412

一、问题的提出 412

二、有司:“文章取士,眷惟较艺” 414

三、举子:“待问条目,搜抉略尽” 419

四、“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 422

论乾淳“太学体” 430

一、陈傅良与乾淳“太学体” 431

二、从《止斋论祖》看乾淳“太学体” 434

三、乾淳“太学体”的影响 441

后记 4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