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艾思奇全书  第5卷  1952-1955
艾思奇全书  第5卷  1952-1955

艾思奇全书 第5卷 1952-1955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艾思奇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10050155
  • 页数:861 页
图书介绍:艾思奇为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是“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的一生都在宣传、传播、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延安抗大、马列学院、陕北公学任哲学教员,到后来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述颇丰。《艾思奇全书》由“艾思奇全书编委会”收集、整理,基本上收录艾思奇一生的著述,其中既有大部分公开发表、出版过的著作、文章、译文、专论以及短论、杂文、文艺作品,包括影响很大的通俗哲学读物《大众哲学》和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发表、出版过讲义、讲解、辅导报告、讲学提纲和文稿,总字数达560万字,有近200万字是未公开发表过的著述,从中可以看到艾老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哲学事业、教育事业的,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艾思奇形象。
上一篇:嵇康评传下一篇:分析哲学
《艾思奇全书 第5卷 1952-1955》目录
标签:全书

学习《矛盾论》,学习具体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1952.4) 1

从《矛盾论》看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1952.6) 13

一、学习《矛盾论》的意义 13

二、辩证法的核心是关于对立的统一的学说 16

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18

四、正确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解决矛盾的主要关键 30

五、结论 34

关于《矛盾论》几个问题的解答(1952.9) 36

一、逻辑学研究什么? 47

逻辑学(1952.9) 47

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52

三、关于概念与定义 60

四、判断 63

五、逻辑的基本规律 70

六、推理 74

七、若干问题的解答 77

“机关青年应怎样对待工作和学习来适应国家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的讨论总结(1953.9) 94

一、引言 110

辩证法讲课提纲(1953) 110

二、辩证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 119

三、辩证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看事物 126

四、辩证法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发展是由量变进到根本的质变 134

五、辩证法的第四个基本特征:发展是事物内部对立面的斗争 141

西洋哲学史(1953.9) 154

第一次讲课 154

一、怎样学习西洋哲学史 154

二、古代哲学 163

第二次讲课 172

三、中世纪哲学 189

四、十七八世纪的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 192

第三次讲课 195

五、18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 209

六、德国古典哲学 214

辩证法引言(1953.10) 219

一、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者用来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历史的方法 219

二、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225

三、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 227

四、马、恩、列、斯如何规定辩证法的特点 234

五、学习辩证法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239

普遍联系的辩证法(1953.10) 246

一、辩证法特征的定义 248

二、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250

三、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 251

四、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观点的批判 263

五、学习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方法 266

运动发展的辩证法(1953.10) 273

一、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273

二、运动发展特征在自然科学上的表现 278

三、运动发展特征在社会历史上的应用 281

四、学习经典作家对运动发展原则的运用 295

五、学习方法应注意的要点 299

量变质变的辩证法(1953.10) 304

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的关系 305

二、量变质变特征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的结论 309

三、量变质变规律在社会科学上的应用 313

四、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 321

五、学习方法要注意的问题 327

对立统一的辩证法(1953.10) 331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 331

二、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法则的表现和运用 338

三、马克思主义如何把辩证法运用到社会中 344

四、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349

五、学习方法上的要点 353

关于辩证法学习小结的几个问题(1953.11) 359

一、学习方针的问题 359

二、学习方法的问题 363

三、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 368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1953.11) 378

第一次讲课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意义及其特点 378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意义及其特点 379

二、关于阶级的定义 384

三、阶级是如何产生的? 388

四、阶级与阶级斗争是怎样发展的? 396

一、无产阶级的特点 403

第二次讲课 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403

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形式 412

三、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组织 421

四、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最后目标 427

马克思列宁学院哲学教研室1953年下学期工作总结(1953底) 430

第一部分 二部七、八、九班教学总结 431

第二部分 二部六班的教学工作总结 442

一、两个专业班的学习和助教工作概况 451

第三部分 哲学专业第一、二两班的学习和助教工作概况与关于向苏联专家学习及如何做好助教工作的专题总结 451

二、如何向苏联专家学习及如何做好助教工作? 454

马克思列宁学院二部对党内中级干部进行哲学教学的经验(1953底) 463

一、参加学习的学员的基本情况 464

二、哲学教学的任务、方针、方法和步骤 467

三、哲学教学的收获和缺点 472

四、教学经验的几点主要的体会 475

学习斯大林的学说,为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纪念斯大林逝世一周年(1954.3) 479

不能忽视政治(1954.4) 488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引言报告(1954.9) 495

一、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者用以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497

二、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哲学就是要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力求用辩证法唯物论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理论、领会政策和处理工作 511

三、贯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教学方针,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和目的 517

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职能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1954.10) 521

学习历史唯物论,反对历史唯心论(1954.10) 533

一、历史唯物论的最根本的原理 533

二、反对历史唯心论 535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46

四、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 550

五、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552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1954.11) 559

哲学问题解答(1954.11) 564

一、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 564

二、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 576

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580

四、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 582

五、其他一些哲学问题 591

第一次讲课(1954.12.29) 597

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的讲授(1954.12、1955.1) 597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 602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 613

第二次讲课(1955.1.5) 627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 650

第三次讲课(1955.1.8) 655

四、若干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解答 674

胡适实用主义批判(1955.1) 685

一、实用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不相容的 685

二、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派 688

三、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699

四、抹煞真伪标准的真理观 709

五、实用主义的庸俗进化论 723

六、反科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论 737

胡适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革命性和反科学性(1955.1) 764

一、实用主义就是主观唯心论 765

二、主观唯心论的——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768

三、抹煞真伪标准的“真理”观 770

四、不是科学的进化论,是庸俗的进化论 773

五、不是科学方法,是主观唯心论者“应付环境”的方法 777

《胡适实用主义批判》一文的修改说明(1955.3) 783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历史形式(1955.2) 78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对象 788

二、古代唯物论形态 790

三、近代唯物论形态 799

什么是我们的远大前途(1955.2) 809

一、问题是这样的 809

二、前提和原因 813

三、什么是我们真正的远大前途? 817

四、个人的前途和社会的前途有矛盾吗? 826

五、把我们的一切献给最伟大的事业 837

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1955.4) 841

一、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和唯物论唯心论的两军对战 842

二、关于唯物论 846

三、关于唯心论 853

四、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为反对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和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而斗争 8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