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修辞学发凡
修辞学发凡

修辞学发凡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望道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205425X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把存在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方向。在阐释和说明中,随处引用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子作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了解古典文学和练习现代文写作,都有一定的帮助。全书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到第九篇都是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到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篇述说语文的种种体式,特别详述了体性方面的体式。第十二篇结语,述说修辞学的变迁、发展,并指出研究修辞学应有的努力。初版是1932年,分上下两册,由大江书铺在上海先后印行。以后再版重印过多次,作者也不断地有所修改。这次重印,由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根据作者生前修订的一九六二年本和一九七五年本参照校订,并作了个别文字
《修辞学发凡》目录
标签:修辞学 修辞

第一篇 引言  1

一 修辞两字习惯用法的探讨  1

二 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  3

三 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  5

四 修辞同情境和题旨  8

五 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  11

六 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  14

七 修辞学的功用  16

第二篇 说语辞的梗概  19

一 修辞和语言  19

二 “态势语”  20

三 声音语  23

四 文字语  24

五 声音  27

六 形体  29

七 意义  30

八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31

九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  33

第三篇 修辞的两大分野  36

一 形式和内容  36

二 内容上的准备  38

三 两种表达的法式  39

四 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  41

五 两大分野的概观  43

六 两大分野的概观二  46

一 消极修辞纲领  49

第四篇 消极修辞  49

二 意义明确  50

三 伦次通顺  56

四 词句平匀  59

五 安排稳密  62

第五篇 积极修辞一  66

一 积极修辞纲领  66

二 辞格  67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  68

三 譬喻  68

四 借代  76

五 映衬  87

六 摹状  90

七 双关  91

八 引用  99

九 仿拟  104

十 拈连  109

十一 移就  110

第六篇 积极修辞二  112

乙类 意境上的辞格  112

一 比拟  112

二 讽喻  114

三 示现  118

四 呼告  121

五 夸张  122

六 倒反  127

七 婉转  129

八 避讳  131

九 设问  134

十 感叹  137

第七篇 积极修辞三  139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  139

一 析字  139

二 藏词  153

三 飞白  157

四 镶嵌  160

五 复叠  164

六 节缩  172

七 省略  178

八 警策  182

九 折绕  183

十 转类  186

十一 回文  189

第八篇 积极修辞四  195

丁类 章句上的辞格  195

一 反复  195

二 对偶  198

三 排比  199

四 层递  201

五 错综  203

六 顶真  212

七 倒装  215

八 跳脱  217

二 辞的意味  224

一 辞趣  224

第九篇 积极修辞五  224

三 辞的音调  229

四 辞的形貌  233

第十篇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  238

一 格局无定  238

二 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  239

三 修辞现象常有上落  242

四 修辞现象也常有生灭  244

五 适应更是形形色色  247

六 变化的统一  249

第十一篇 文体或辞体  251

一 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  251

二 简约繁丰  252

三 刚健柔婉  254

四 平淡绚烂  258

五 谨严疏放  264

六 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  268

第十二篇 结语  269

一 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  269

二 修辞文法混淆时期  270

三 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  272

四 结语  275

一九七五年重印前言  276

一九六二年重印前言  278

初版刘序  280

初版后记  2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