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宗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8442210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黄土高原与黄河流域相结合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学术著作中尚属少见。结合黄河治理方针,利用黄河水资源,将把防洪与利用洪水做到有机统一, 同时对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治理、荒漠化治理与沙尘暴治理进行全面系统论述,并论证了为解决西北干旱区的脆弱生态进行增加水源的新途径。该书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能指导现实治理工作。 国土资源工作者,林业、农业、水利技术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师生等。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目录

前言 3

第一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 3

第一章 黄河因穿越黄土高原而得名 3

第二章 自然环境变迁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9

一、黄土与黄土高原的范围 9

二、地质年代的构造运动——周期性的土壤流失与植被兴衰 12

三、全新世的气候变迁与天然植被演化 14

四、黄河水系特征及对河口的影响 19

五、50年治黄历程的评价 22

参考文献 24

第三章 森林与治水保土 25

一、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空前提高 25

二、1991年长江洪水后的反思 27

三、森林的环境作用 28

四、要摆正治山与治水的关系 35

五、几项政策建议 37

一、山区发展战略的选择 39

第四章 山区的综合治理开发 39

二、重点发展领域 42

三、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 50

第五章 从采伐天然林到保护天然林的转变 57

、各国对多效林业的探索 57

二、实行分类经营森林,必须保护天然林 58

三、保护天然林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61

四、实施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支撑条件 63

第六章 实施天然林保护 68

一、从采伐天然林到保护天然林的进程 69

二、对天然林禁伐后如何解决木材需求问题 77

三、坡耕地退耕还林 83

四、缓解财政困境与再就业压力 90

五、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取得重大成绩 103

六、存在的问题 107

参考文献 108

第七章 晋西北“三北”防护林建设 109

一、建设“三北”防护林的宏伟蓝图 109

二、“三北”和晋西北森林的变迁 112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初步成就 115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20

五、新的林业生态工程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再造山川秀美提供契机 126

参考文献 128

第八章 绿化太行山 129

一、生态失调带来严重后果 130

二、正反面的经验教训 133

三、改变生态环境的优势 135

四、改变太行山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 136

五、几项经济政策探讨 144

六、太行山发展前景 145

七、实行“太行山绿化工程” 146

第九章 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 149

一、白龙江林区概况 150

二、不能按简单的逻辑推论 151

三、白龙江林区的经营措施 153

四、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 154

五、白龙江林区林业政策调整建议 156

六、甘肃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 158

七、结论 160

参考文献 161

第十章 西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62

一、贫困、水土流失与防护林建设 162

二、治理开发黄土高原有新突破 163

三、对治理开发中若干问题的探索 167

第十一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 176

一、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的保护 177

二、保存物种基因 179

三、自然保护区 180

四、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83

五、黄河流域的自然保护区 185

六、自然保护区与森林旅游业 188

参考文献 194

第二篇 黄河生态 197

第十二章 黄河治理方略回顾 197

一、巨大的成绩 沉重的代价 197

二、缺乏植被保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教训 199

三、汾河治理 201

四、中央提出的指导方针的贯彻情况 203

五、小浪底工程是打坝拦沙思想的延续 207

六、晋西黄土高原治理开发的启示 209

七、效益比较,治理方针的抉择 210

参考文献 212

第十三章 治黄方针面临新的抉择 213

一、50年治黄历程回顾 213

二、黄土高原环境治理曾采取不同方略 216

三、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已取得有效成果 218

四、因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 223

五、国家对防止水土流失作出的重大决策 227

六、重新审视治黄抗洪的方针 228

七、彻底改变黄土高原自然面貌的思路 231

参考文献 234

第十四章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235

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 235

二、加强河道整治防洪管理 237

三、要警惕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 238

四、水资源开源与节流 241

五、需要理顺一些体制上的关系 246

参考文献 248

第十五章 黄河水资源利用 249

一、黄河终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249

二、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54

三、黄河发展前景 262

参考文献 269

一、对“以水冲沙”方针的质疑 270

第十六章 黄河采取调水调沙并非最佳选择 270

二、黄河的洪水应得到利用 276

三、黄河上中游的水利设施可以控制全部径流 278

四、借鉴上海经验,鼓励沿黄城市蓄水 279

五、向渤海输送泥沙与污染物将造成严重后果 281

六、要进一步认识水的经济价值 283

七、要保证下游一定量的用水 286

八、几项战略性措施 286

参考文献 290

一、荒漠化问题开始引起国际社会注意 293

第三篇 荒漠化·沙尘暴·水 293

第十七章 全球荒漠化公约行动 293

二、近年来对荒漠化问题的争议 295

三、《荒漠化公约》进程坎坷 295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 299

五、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估计 300

参考文献 305

第十八章 西北地区干旱、沙漠化 306

一、治理沙漠化形势严峻 306

二、沙漠化变迁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307

三、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311

四、要充分利用自然力的作用恢复荒漠植被 312

五、治理的根本是节流与开源相结合,增加水资源 314

六、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量的初步研究 316

七、工作的思路 320

参考文献 321

第十九章 再造沙漠化土地的良性循环 322

一、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特点 322

二、沙漠化过程的生态及生态经济学机制 323

三、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沙漠化逆转 324

第二十章 荒漠化土地应实施统一治理 329

一、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土壤侵蚀、退化现象 330

二、借鉴国外经验,水蚀地应由林业部门统一治理 332

三、流域治理的林业科学体系 333

四、国际组织对荒漠化内涵的确认 333

第二十一章 沙尘暴: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 335

一、青藏高原隆起后,自然力量形成的沙尘暴一直没有停止过 337

二、近代沙尘暴发展趋势增剧并非全为自然现象 338

三、值得重视的“盐尘暴”问题 340

四、学术界对沙尘暴功过的新理论 346

五、有关问题的探索 349

参考文献 350

第二十二章 跨流域调水改造西北生态环境 352

一、调西南水改变西北干旱面貌 352

二、对“朔天运河”的批评否定 355

三、调水建议得到中央领导重视,讨论取得重要进展 358

参考文献 3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