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论》入门导读
《伤寒论》入门导读

《伤寒论》入门导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章信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7213431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学术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初入门者阅读一般很难摸到门径,本书解读既忠实原文,又不失实用性和趣味性,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初学中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养生保健者阅读。
《《伤寒论》入门导读》目录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总论 1

第一节 太阳病概念 3

一、太阳病之界定 3

二、太阳病分类 3

三、病传变与否 5

四、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6

五、辨太阳病欲解时 7

附其他五经欲解时汇录 7

第二节 太阳表证 9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 9

1.桂枝汤证 9

2.桂枝汤禁例 12

3.兼证七条 13

(1)桂枝加葛根汤证 13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14

(3)桂枝加附子汤证 15

(4)桂枝去芍药汤证 15

(5)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汤证 16

(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17

(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17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 18

1.麻黄汤证 18

2.麻黄汤禁例 21

3.兼证四条 23

(1)葛根汤证 23

(2)葛根加半夏汤证 24

(3)大青龙证 25

(4)小青龙汤证 26

三、太阳表郁轻证 28

1.表郁不解证 28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8

(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9

2.表郁内热证 30

第三节 太阳里证 31

一、蓄水证 31

二、蓄血证 33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35

一、概论 35

1.变证治则 35

2.辨虚证实证 36

3.辨真假寒热 37

二、热证 38

1.栀子豉汤类证 38

(1)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38

(2)栀子厚朴汤证 40

(3)栀子干姜汤证 41

(4)栀子汤禁例 41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42

3.白虎加人参汤证 42

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43

三、虚寒证 44

1.心阳虚证 44

(1)桂枝甘草汤证 44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44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45

2.心阳虚奔豚证 46

3.脾胃阳虚证 47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47

(2)茯苓甘草汤证 48

(3)小建中汤证 49

(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49

4.肾阳虚证 50

(1)干姜附子汤证 50

(2)茯苓四逆汤证 51

(3)真武汤证 51

四、阴阳两虚证及阴阳转化证 52

1.阴阳两虚证 52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52

2.炙甘草汤证 53

3.阴阳转化证 55

(1)甘草干姜汤 55

(2)芍药甘草汤 56

五、结胸证 56

1.结胸证辨 56

2.热实结胸 56

(1)大陷胸汤证 56

(2)大陷胸丸证 59

(3)小陷胸汤证 60

3.寒实结胸证 61

六、脏结证 61

七、痞证 62

1.痞证的形成 62

2.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63

3.附子泻心汤证 64

4.半夏泻心汤证 64

5.生姜泻心汤证 65

6.甘草泻心汤证 66

7.旋覆代赭汤证 67

8.痞证辨证 68

八、上热下寒证 69

九、火逆证 70

十、欲愈候 73

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 74

一、风湿证 74

(1)桂枝附子汤 74

(2)去桂加白术汤 74

二、十枣汤证 76

三、瓜蒂散证 77

第六节 辨表里治法及其先后缓急 78

(1)文蛤散 84

(2)三物白散 84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87

总论 87

第一节 阳明病概念 89

一、阳明病界定 89

二、阳明病外证 89

三、阳明病主脉 90

第二节 阳明病病因病机 90

第三节 阳明热证 93

一、栀子豉汤证 93

二、白虎汤证 94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95

四、猪苓汤证 96

第四节 阳明实证 97

一、承气汤证 97

1.调胃承气汤证 97

2.小承气汤证 99

3.大承气汤证 101

二、润导法 106

三、下法辨证 108

四、下法禁例 110

第五节 阳明病变证 112

一、发黄证 112

1.茵陈蒿汤证 112

2.栀子蘗皮汤证 114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115

4.寒湿发黄证 116

5.谷疸证 116

二、血热证 117

第六节 阳明辨证 119

一、中风中寒 119

二、虚证实证 122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9

总论 129

第一节 少阳病概念 130

第二节 少阳病证 131

一、小柴胡汤证 131

二、少阳病禁例 136

第三节 少阳病辨证 137

第四节 少阳病兼变证 138

一、变证治则 138

二、柴胡桂枝汤证 139

三、太阳少阳并病及刺法 139

四、大柴胡汤证 140

五、柴胡加芒硝汤证 142

六、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143

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44

八、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145

(1)黄芩汤 145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45

九、传变及预后 146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9

总论 149

第一节 太阴病概念 150

第二节 太阴病虚寒证 150

第三节 太阴证辨证 151

一、辨太阴病兼表证 151

二、辨太阴病腹痛证 152

(1)桂枝加芍药汤 152

(2)桂枝加大黄汤 152

三、辨太阴病转归 153

四、辨太阴病欲愈候 154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55

总论 155

第一节 少阴病之概念 156

第二节 少阴寒化证 157

一、少阴病(寒化证)主要脉证 157

二、四逆汤证 158

三、通脉四逆汤证 160

四、白通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161

五、真武汤证 162

六、附子汤证 163

七、吴茱萸汤证 164

八、桃花汤证 164

九、刺灸法 165

十、少阴病禁忌 166

十一、预后 167

第三节 少阴热化证 170

一、黄连阿胶汤证 170

二、猪苓汤证 171

第四节 少阴病兼变证 171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71

二、少阴三急下证 173

三、热移膀胱证 173

四、伤津动血证 174

第五节 咽痛证 175

一、猪肤汤证 175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175

(1)甘草汤 176

(2)桔梗汤 176

三、苦酒汤证 176

四、半夏散及汤证 177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79

总论 179

第一节 厥阴病概念 180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 180

一、乌梅丸证 180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182

三、麻黄升麻汤证 182

第三节 辨厥热胜复 184

第四节 辨厥 186

一、厥证的病机及证候特点 186

二、热厥 186

三、寒厥 188

四、其他厥证 190

五、厥证治禁 192

第五节 辨下利 192

第六节 辨呕哕 195

一、辨呕 195

二、辨哕 196

第七节 预后 197

一、厥阴寒证愈候辨 197

二、厥阴虚寒证死候辨 197

三、厥阴虚寒下利之转归 199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01

总论 201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07

总论 207

附录一 《伤寒论》113方索引 212

附录二 古今剂量折算表 215

跋 216

主要参考书目 2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