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毕生发展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丽珠,刘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205963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全书内容在借鉴国外最先进的理论和作者20多年苦心钻研的基础上架构而成,内容新颖实用,体系完备,贯穿了人类从婴儿到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本书不仅可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教育系学前教育的专业教材,还可供社会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本书主编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一级特聘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儿童心理学纲要》等13部学术著作。曾获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毕生发展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2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4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4

第二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6

一、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6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转变 10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12

第三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在中国 15

一、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萌芽期 15

二、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奠基期: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18

三、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期: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20

四、中国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未来 22

第二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26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27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27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31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5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5

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述评 38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0

第三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现 45

一、皮亚杰生平 45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5

三、关于皮亚杰理论的几点看法 48

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49

一、维果斯基简介 49

二、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学主要观点 50

一、蒙台梭利简介 51

第五节 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51

二、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52

三、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5

第六节 现代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 56

一、社会生态学的心理发展观 56

二、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 59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63

第三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9

第一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 70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70

二、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70

三、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72

第二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75

一、横向设计 75

二、纵向设计 75

三、群组序列设计 76

四、微观发生设计 78

第三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80

一、准备阶段——设计研究方案 80

二、执行阶段——收集资料 87

三、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88

第四节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90

一、观察法 90

二、访谈法 92

三、实验法 97

四、临床法 98

五、问卷法 98

六、测验法 100

第四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03

第一节 关于心理发展动因的讨论 103

一、一因素说 103

三、相互作用说 104

二、二因素说 104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动因 105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 105

二、环境与教育动因 110

三、活动动因 127

四、心理内部矛盾动因 128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131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 131

二、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131

三、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32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32

第五章 乳儿心理的发展 135

第一节 出生前的发展 135

一、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 135

二、胚胎的发育 138

三、胎儿的发展与教育 140

第二节 新生儿的发展 145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分离与依附 146

二、生理发展特征 146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148

四、条件反射的出现 149

五、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 150

第三节 乳儿的发展 153

一、生理的发展 153

二、动作的发展 155

三、言语的发生 158

四、心理过程的发展 159

五、乳儿的社会性发展 162

六、乳儿的教养 167

第一节 婴儿生理的发展 170

一、身体发育 170

第六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170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71

第二节 婴儿动作、活动的发展 173

一、动作的发展 173

二、活动的发展 178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180

一、言语的形成过程 180

二、言语的获得理论 185

三、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 187

第四节 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89

一、感知觉的发展 189

二、注意的发展 192

三、记忆的发展 192

四、直觉行动思维的出现 193

五、情绪情感的发展 195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 197

第五节 婴儿个性的萌芽 197

六、意志活动的萌芽 197

二、独立性的发展 199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201

四、依恋及其发展 202

五、个性特征的差异 203

第七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上) 206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概述 206

一、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 206

二、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208

三、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209

四、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209

第二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210

一、身体的发育 210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214

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216

一、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216

二、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 220

三、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222

四、游戏的发展 223

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228

一、语音的发展 228

二、词汇的发展 230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句子的发展 232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34

五、内部言语的产生 234

第八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下) 238

第一节 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238

一、感知觉的发展 238

二、注意的发展 240

三、记忆的发展 244

四、思维的发展 245

五、“心理理论”的发展 250

六、情绪情感的发展 252

第二节 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254

一、气质的发展 255

二、幼儿个性结构 259

三、自我的发展 260

四、需要倾向性的发展 265

五、好奇心的发展 267

六、同伴交往的发展 268

七、幼儿个性教育 271

第九章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274

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生理的发展 274

一、身体的发育 274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275

第二节 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 276

一、学习的特点 276

二、学习活动的发展 277

一、在入学学习的条件下儿童言语的发展 283

第三节 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283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284

三、内部言语的发展 286

第四节 童年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286

一、注意的发展 286

二、记忆的发展 289

三、思维的发展 292

四、智力结构及其发展 297

五、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304

第五节 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08

一、个性结构与发展 308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310

三、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发展 313

四、人际交往的发展 314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318

第十章 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318

第一节 少年期生理的发展 318

二、内部机能的变化 319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320

四、不合时宜的成熟 321

第二节 少年期认知的发展 322

一、少年期学习活动的特点 322

二、少年期记忆的特点 323

三、少年期思维的特点 324

第三节 少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327

一、少年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327

二、少年期的消极心境和情绪调节 327

三、少年期道德感的发展 330

第四节 少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32

一、少年期自我的发展 332

二、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336

第五节 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338

一、少年期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38

二、少年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341

第十一章 青年期心理的发展 344

第一节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344

一、青年期心理的基本特征 344

二、青年心理学主要研究课题 346

第二节 青年期认知的发展 347

一、青年期思维的预见性 347

二、青年期思维的适应性 348

三、青年期思维的辩证性 350

第三节 青年期社会性的发展 351

一、青年期自我的发展 351

二、青年期性意识的发展 358

三、青年期价值观的确立 360

四、青年期的理想 363

第四节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364

一、青年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364

二、青年期的适应 366

第十二章 中年期心理的发展 369

第一节 中年期生理的变化 369

一、身体变化 369

二、更年期 371

三、中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 372

第二节 中年期认知的发展 373

一、感知觉的发展 373

二、记忆的发展 374

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 374

四、创造力的发展 375

五、智力的发展 376

一、个性的发展 384

第三节 中年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384

二、职业的发展 391

三、人际关系的发展 392

四、中年人的家庭生活 393

第四节 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396

一、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396

二、中年人主要的心理问题 397

三、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399

四、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400

第十三章 老年期心理的发展 405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期心理 405

一、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意义 405

二、对老年心理变化的不同看法 406

第二节 老年期认知的发展 408

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 409

二、高级心理过程的变化 414

第三节 老年期情绪、情感的发展 417

一、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417

二、老年人更需要情感交流 418

三、老年期易见的消极情绪情感 418

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419

第四节 老年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421

一、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421

二、老年期个性发展过程概况 425

三、老年人个性类型 426

第五节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427

一、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 427

二、我国古代养生观 427

三、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429

四、长寿老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430

五、现代老龄观: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431

参考文献 4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