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新编基础心理学
新编基础心理学

新编基础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小平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14211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全书包括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注意、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情绪、需要和动机、智力与智力开发、人格、学与教的心理、学校社会心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十三章。该书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情境相结合,并进一步充实了和师范教育有关的内容。比如,将注意和课堂教学、记忆和学习、情绪与健康、动机理论与学习动机、智力与智力开发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还有“学与教的心理”、“学校社会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等概论性的内容,从而一方面使得教材的内容更能满足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师范教育有关的课程做了准备。
上一篇:农民们 上下一篇:中外名区
《新编基础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2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二、心理学的性质  5

三、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6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8

一、心理学的源流  8

二、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0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4

四、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16

五、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8

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  20

一、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20

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22

第四节 心理学的应用  26

一、心理学应用的一般步骤  26

二、心理学在教育与教学中的应用  28

第二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32

第一节 心理的种系发生  33

一、心理的起源  33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34

三、人类心理的产生  39

第二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40

一、生物因素  41

二、社会环境因素  44

三、个体实践因素  49

一、意识、自我意识和无意识  52

第三节 意识  52

二、意识的功能  54

【附录】意识与心理  56

第三章 注意  60

第一节 注意概述  61

一、注意的概念  61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62

三、注意的功能  63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64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65

一、无意注意  65

二、有意注意  66

一、注意的广度  68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68

三、有意后注意  68

二、注意的紧张度  69

三、注意的稳定性  70

四、注意的分配  72

五、注意的转移  73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5

一、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75

二、利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76

三、利用有意后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77

四、注意品质在教学中的运用  77

五、各种注意的相互转化与课堂教学  78

【附录】注意的最佳状态  79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83

一、感知觉的概念  83

第四章 感知觉  83

二、感觉的种类  85

三、知觉的种类  87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变化  89

一、感受性及其测量  89

二、感受性的变化  91

第三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  93

一、知觉的选择性  93

二、知觉的组织性  94

三、知觉的理解性  96

四、知觉的恒常性  97

一、色盲与色弱  98

第四节 常见的感知现象  98

二、暗适应  100

三、错觉  102

四、听觉告警  103

【附录】视敏度  105

第五章 记忆  108

第一节 记忆概述  109

一、记忆的概念  109

二、记忆类型  111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113

第二节 感觉记忆  115

一、感觉记忆的概念  115

二、感觉记忆的发现  116

二、短时记忆的发现  117

一、短时记忆的概念  117

第三节 短时记忆  117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  117

三、短时记忆的特征  118

第四节 长时记忆  120

一、长时记忆的概念  120

二、长时记忆的习得  121

三、长时记忆的存储  123

四、长时记忆的提取  126

五、长时记忆的遗忘  128

第五节 记忆在学习中的应用  130

一、感觉记忆重在集中注意  130

二、短时记忆充分运用组块和复述  131

三、长时记忆的多种策略  131

【附录】记忆也会“说谎”  134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139

第一节 思维概述  140

一、思维的概念  140

二、思维的心智操作  142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44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144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46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49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53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153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54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55

第四节 想象  157

一、想象的概述  157

二、想象的种类  158

三、想象的品质及其培养  160

第七章 情绪  164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65

一、情绪的概念  165

二、情绪的变化  167

三、情绪的功能  167

四、情绪与文化  168

五、情绪与认知  170

第二节 情绪的种类  170

一、基本情绪  170

二、与他人有关的情绪  174

三、与自我有关的情绪  175

四、情绪状态  175

五、情绪与情感  178

一、情绪与身体健康  180

第三节 情绪与个体发展  180

二、情绪与人际交往  181

三、情绪与学习  183

第四节 常见情绪问题分析与健康情绪培养  184

一、常见情绪问题分析  184

二、健康情绪的培养——兼谈情商  188

第八章 需要和动机  192

第一节 需要  193

一、需要的概念  193

二、需要的种类  194

三、重要的需要理论  194

第二节 动机  199

一、动机的概念  199

二、动机与行为效率  200

三、动机的种类  201

四、成就动机  202

五、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204

第三节 学习动机  207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207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208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210

【附录】运用动机理论来改善教学和学习  213

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  217

第一节 智力概述  218

一、智力的概念  218

二、智力研究的新理论  220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224

一、智力测验概述  226

第二节 智力测验  226

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  229

第三节 智力开发  231

一、智力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1

二、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233

三、智力开发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235

第十章 人格  240

第一节 人格概述  241

一、人格的概念  241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41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243

一、气质  243

二、性格  247

三、人格、气质与性格  249

第三节 人格理论  250

一、人格特质理论  251

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253

三、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  258

第四节 人格评估  259

一、自陈量表法  259

二、投射测验  261

三、谈话法  263

四、自然实验法  263

【附录】“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263

第十一章 学与教的心理  267

第一节 学习心理  268

一、学习心理概述  268

二、学习的主要理论  269

三、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273

第二节 教学心理  276

一、教学心理概述  276

二、教学心理的主要理论  277

三、教学设计与策略  279

四、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  283

第三节 课堂管理心理  285

一、课堂气氛的创设  285

二、课堂纪律的维持  289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心理  296

第一节 人际交往  297

一、人际交往概述  297

二、师生交往  299

三、交往能力的培养与交往障碍分析  302

第二节 人际关系  305

一、人际关系概述  305

二、师生关系  308

第三节 学校群体心理  313

一、群体与群体规范  313

二、班集体的凝聚力  316

三、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  318

第十三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  322

第一节 青少年心理健康概述  323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323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25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27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表现  329

一、情绪障碍  330

二、行为障碍  331

三、人际交往障碍  332

四、人格障碍  333

五、学习障碍  334

六、心身疾病  336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教育  337

一、心理教育的目标  337

二、心理教育的形式  338

三、心理教育的内容  338

四、心理教育的方法  340

【附录】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中阶段心理教育主题  345

人名索引  349

术语索引  3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