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原人口
中原人口

中原人口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俊哲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3803173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中原人口》目录
标签:人口

数量篇 1

一、远古时代的中原人口 1

(一)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1

(二)古来“中州”人口稠密 6

二、古代社会的中原和河南人口数量 10

(一)封建社会前期的人口(两汉及晋的户口) 10

(二)封建社会中期的人口(隋唐宋元的户口) 20

(三)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明朝和清朝前期的户口) 29

三、近现代的河南人口变化 40

(一)清朝后期人口的相对稳定 40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起伏变化 42

1.较快增长时期 43

2.人口减少时期 44

3.1944年以后的恢复和发展 47

(三)近代河南人口分布的相对数 48

1.抗战前的人口密度 48

2.抗战后的人口分布 50

(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迅速发展 54

1.人口总量发展概述 54

2.人口普查时的数据 59

(五)现实各县市的人口数量 65

1.豫北区各市县 66

2.豫东区各市县 66

3.豫南区各市县 68

4.豫西南区各市县 71

5.豫西区各市县 72

6.郑州市及豫中区各县 74

四、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 76

(一)人口自然构成 76

1.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 77

2.性别构成和性比例 83

(二)人口社会构成 87

1.婚姻构成 87

2.家庭户构成 91

3.民族构成 93

(三)人口地域构成 96

1.地理分布 96

2.人口密度 97

3.市镇和乡村人口构成和城市化水平 101

五、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分析 104

(一)社会历史影响因素简述 104

1.自然灾害的影响 105

2.战乱的影响 110

(二)近现代的人口死亡和死亡水平 113

1.旧中国时的死亡水平 114

2.新中国成立后的死亡水平 115

3.婴儿死亡率和人口平均死亡年龄 118

(三)近现代的人口出生水平 122

1.1935年的出生水平 123

2.1949年后的出生水平 125

3.育龄妇女生育率变化 127

(四)影响人口出生率的诸因素 131

1.文化程度差别的影响 134

2.职业差别的影响 135

3.经济因素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135

4.传统观念和民间习俗的影响 139

5.婚姻状况和已婚妇女无孩状况 141

6.各社区总和生育率和城乡胎次生育差别 141

六、中原少数民族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 144

(一)较完整的少数民族生育率调查 144

1.1982年的少数民族年龄别生育率 144

2.少数民族生育率的进一步考察材料 147

(二)中原少数民族生育率低的原因 147

1.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程度高于汉族 147

2.初婚年龄高于汉族和其婚姻家庭因素 149

(三)制约出生水平的其它因素 153

七、人口总量发展预测 155

素质篇 160

一、对人口素质的基本认识 160

(一)提高人口素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60

(二)人口素质的质的规定 165

(三)影响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69

二、古来中原人的社会心理素质 172

(一)中原人较早地迈进了人类文明时代 172

(二)中原大地蕴育了华夏子孙和汉民族 175

(三)定居中原少数民族的族源及其素质 179

(四)历代名人荟萃中州大地 186

(五)中原人口心理素质的另一侧面 187

(一)人口身体素质的界定及体态变化 189

三、现实人口身体素质 189

1.婴幼儿体格的生长发育 190

2.青少年阶段的体态变化 192

3.成年人的体态指标及比较 193

4.城市老年人的体态材料 200

(二)表现身体素质变化的特殊人口指标 201

1.平均预期寿命和“百岁老人” 201

2.老年人口长寿水平 203

3.残疾人口状况 207

4.人口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 211

四、影响人口体态和健康素质的因素分析 217

(一)营养状况和消费水平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17

(二)开展卫生防疫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21

(三)医疗事业发展是提高健康水平的保证 224

(四)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26

(五)“百岁老人”及长寿因素探索 228

五、人口文化素质 234

(一)人口文化素质的意义、界定内容和考查指标 234

(二)河南人口历史人口文化素质简述 237

(三)建国以后人口文化程度的变化 242

(四)现实居民文化程度及其特点 244

1.有文化人口状况 244

2.文盲、半文盲人口 253

3.残疾人的文化程度 259

(五)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和行业人口 261

1.在业人口文化和技术水平 262

2.“第三产业”行业构成变化 263

3.女职工行业分布 265

4.1990年普查时的在业人口 267

5.残疾人的劳动就业 270

(六)科学技术人员的状况 271

1.解放前的专业人员和知识分子 271

2.1960年的专业队伍 272

3.1978年的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调查 273

4.1982年的普查和1987年的调查 275

5.“七五”期间的增长变化 276

六、影响河南人口文化素质的因素分析 278

(一)学前教育使儿童们智力得到开发 278

1.不断发展的小学教育 279

(二)正规学校教育对人口文化程度的影响 279

2.突飞发展的中等教育 281

3.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 282

(三)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活动的影响 285

(四)文化事业和文化?施对居民文化素质的影响 289

(五)制约人口文化素质的经济因素 291

七、对各县“人口素质”的“量化”评估 295

迁移篇 307

一、迁移是重要的人口社会现象 307

二、远古时代中原部族和人口的迁徙 310

(一)最早的中原居民及其迁徙 310

(二)由中原南迁的“越人”(及夷蛮) 315

1.概述 316

三、古代社会中原人口迁移大势和特点 316

2.“客家人”与中原人南迁 321

3.华侨与中原人的外迁 324

4.山西(洪洞)移民与今日的河南人 328

四、近现代社会的中原人口迁移和流动 333

(一)旧中国的人口迁移形式和特点 333

1.乡村间的迁移 334

2.移民边疆的发展 335

3.人口转向城市和工矿区 336

4.华人出洋的迁移 338

5.游民阶层流动 339

(二)新中国的河南人口迁移活动 340

1.由政府组织边疆移民迁出 341

2.修建水库形成的移民 343

3.新建企业而形成的省际人口迁入 345

4.省内的迁移和流动 346

(三)现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离土不离乡” 347

1.问题提出 347

2.九个小城(集)镇的劳力 348

转移调查 348

3.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分析 353

4.农村劳力转移的启示 356

5.试论“离土不离乡” 357

(四)目前农村人口外出情况的调查研究 363

1.外出的规模和构成 363

2.外出的时间、频次和流向 364

3.外出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收入 366

4.农村外出人员的苦衷 368

(五)流动人口的分类和状况 369

1.人口流动和城镇流动人口表现形式 369

2.河南城镇流动人口概况 374

3.郑州车站流动人口 379

4.城镇里的“劳务输入”队伍 381

(六)城镇“散住”和“自流”人口分析 382

1.解放初期的“自流”人口 383

2.六十年代的“盲流”和现实的自流人口 385

(七)流动人口对大城市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388

1.特点和成因 388

2.对城市的影响 390

3.治理对策的思考 394

(八)论城镇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397

五、对郑州等五城镇人口迁移的调查研究 401

(一)调查设计过程和各调查点的背景 401

1.设计和调查过程 401

2.各调查点的背景 402

3.调查结果 413

(二)五城镇迁入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414

1.基本情况 414

2.迁入人口的来源 415

3.迁入人口年龄构成 416

4.迁入人口的婚姻 416

5.迁入时的文化构成 418

6.迁入时的职业构成 419

7.不同时期的迁入数量 420

8.迁入的主要原因 421

(三)由农村迁入城镇的人口规模和特征 423

1.来自农村的流量和比重 423

2.不同时期的年均迁入速度 424

3.不同时期的婚姻状况及变动趋势 427

4.职业转换 431

5.主要迁入原因分析 433

(四)不同功能社区“集体户”对迁入人口的选择 439

1.“集体户”迁入人口的一般状况 440

2.对迁入人口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选择 441

3.对迁入地的选择 442

4.迁入的时态分布 444

5.不同功能社区的不同选择 445

6.进一步的分析 447

(五)城镇迁出人口的社会特征 450

1.人口迁出总印象 450

2.迁出者多是户主子女和未婚者 452

3.迁出人口以中等文化程度为主体 455

4.迁出原因分析 456

5.迁出的时态分布 457

6.省内迁移和“平行移动” 459

7.迁出人口的其它特征 461

(六)城镇家庭户中暂住人口的分析 462

(七)城镇人口的外出活动 465

六、迁移、城市化及其发展 470

后记 4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