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探索中医
探索中医

探索中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昔意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6735423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
《探索中医》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

一、阴阳学说的由来 2

二、阴阳学说的应用概况 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学说的由来 12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3

三、关于运气学说的应用 20

第三节 气化学说 24

一、中医学中气的含义 24

二、大气化生万物 25

三、气的功能 26

四、宗气的功能 27

五、气与阴阳的关系 27

七、气之升降维持着人体之平衡 28

六、气与火的关系和区别 28

八、关于“百病皆生于气”之说 29

第四节 脏象学说 30

一、脏象学说的由来 30

二、脏腑的涵义 31

三、奇恒之腑 32

四、脏象学说的发展概况 32

五、脏象学说的意义 33

二、近代对经络的认识 34

第五节 经络学说 34

一、古代对经络的认识 34

三、经络的组成 35

四、经络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6

第二章 病因概说 39

第一节 中医学关于常人的论述 39

一、阴阳调和 39

三、卫气调和 40

四、寒温调和 40

二、营血调和 40

五、经络运行调和 41

六、劳逸调和 41

七、志意调和 41

第二节 证的涵义 42

一、证的由来 42

二、证的类型 43

三、有关“证”的概念定义 44

四、证的特征 45

五、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46

第三节 病邪的涵义 48

一、邪气的分类 48

二、外邪致病规律的4种类型 50

第四节 正气的涵义 51

一、卫气的生成 52

二、卫气的功能 54

三、卫气抗邪的反应形式 54

四、卫气病变的病证类型 55

第五节 正气内虚与疾病的关系 56

一、正气内虚是疾病的先决条件 56

二、正气内虚感邪发病的特点 57

三、无正气内虚感邪发病的特点 58

四、历代医家对“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认识 59

五、避其邪毒可以防病 60

第六节 发病的相关因素 61

一、饮食失节常为发病之源 61

二、起居无常,可以导致发病 63

三、情志失调与疾病的关系 64

第三章 六淫病机 66

第一节 风邪致病 66

一、风邪为患之病机 66

二、风邪为患的特点 67

三、风邪为患的症状分类 69

四、风邪合并它邪伤人的类型 75

第二节 热邪致病 79

一、热邪为患的特征 79

二、古人对火邪的认识 82

三、温病学的发展梗概 83

四、热邪致病的临床分类 83

五、热邪致病发热的类型及其他热型鉴别 84

六、伏气温病 87

七、对温病相关事宜的认识 89

第三节 暑邪致病 101

一、暑邪致病的特点 101

二、暑邪为患的病机 102

三、暑邪致病的临床症状分类 103

第四节 湿邪致病 105

一、湿邪致病的特征 106

二、湿邪致病的临床症状分类 109

三、湿邪为患的治疗原则 113

第五节 燥邪致病 116

一、燥邪为患的病机 116

二、燥邪为患的临床表现 118

三、燥证的治疗原则 121

第六节 寒邪致病 122

一、寒邪为患的病机 122

二、寒邪致病的特点 122

三、寒邪致病的类型 125

第四章 脏腑的病变 138

第一节 脏腑生理功能的意义 138

第二节 肝与胆的病变 139

一、肝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139

二、肝病的临床分型及症状表现 145

三、胆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148

四、胆病症状表现 150

第三节 脾与胃的病变 153

一、脾胃学说的发展概况 153

二、中医脾脏似胰的考证 156

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157

四、脾病的症状分类 162

五、脾病的治疗原则 182

六、胃的病变 183

七、胃病症状分型 185

第四节 心与小肠的病变 194

一、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194

二、心病临床分型及症状表现 201

三、小肠的病变 203

第五节 肺与大肠病变 205

一、肺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05

二、肺病的临床分型及症状表现 209

四、大肠病的症状表现 222

三、大肠的病变机制 222

第六节 肾与膀胱病变 224

一、肾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24

二、肾病的发病机制 231

三、肾病的临床分型及症状表现 234

四、肾病的治疗原则 236

五、膀胱的病变机制 237

六、膀胱病的症状表现 238

一、精神的含义 240

第七节 精神的病变 240

二、精神病变的原因 241

三、精神病变在临床上的意义 242

四、五脏与神志的关系及病理变化 242

五、精神病变的病机及症状特征 245

六、精神病症分类 247

七、精神病变的治疗原则 251

第八节 《素问》病机十九条的重要意义 253

附:中医病机二十条 266

第五章 疾病的传变 267

第一节 疾病传变的因素 267

第二节 表里出入传变 272

第三节 邪正虚实传变 277

第四节 寒热进退传变 285

第五节 经络传变 295

第六节 伤寒六经传变 306

第七节 上下升降传变 3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